李振杰
梁鄒小學作為一所新建學校,在辦學七年的時間里以“本真教育”為發(fā)展主線,秉承“學會賞識,愛滿天下”的辦學理念,以“活動課”為載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課。
一、“特長活動課”——才藝培養(yǎng)的舞臺
“活動課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學生自由選擇、自主參與,符合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特點
為了將“特長活動課”常態(tài)化,學校將活動作為綜合活動實踐課納入了校本課程,每周二下午兩節(jié)、周四下午一節(jié)。活動由學生根據(jù)興趣愛好自主選擇,一學年選一次,開學一周之內(nèi)可以調(diào)整。為了推陳出新,每學期的活動內(nèi)容都有所調(diào)整。京劇、茶藝、古箏、油畫、國畫、十字繡、繩結(jié)、絹花等一系列固定的活動都已經(jīng)開發(fā)編成了校本教材。為配合活動的開展,學校還斥資改建了天籟樓、丹青樓、貝爾實驗樓三大功能用樓,新建了舞蹈房、跆拳道館、森林音樂教室等現(xiàn)代化設施,為“特長活動課”提供最優(yōu)質(zhì)的場地。
作為校本課程,“特長活動課”已形成了完整的考評制度,實行階段性驗收和綜合考核。表演隊每月有兩到三次評委打分,加上元旦、六一等演出,得出學期總分;手工隊則是每月交一次作品,由老師給出等級,每月的等級合起來就是期末等級。學校還專門設立了“特長展示節(jié)”,給孩子們提供展現(xiàn)才華的舞臺,每次“展示節(jié)”,所有的家長都會到場,一半以上的同學都有上臺表演的機會,真正實現(xiàn)了“人無全才,人人有才”的目標。為了讓各個層面的孩子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二、“科技活動課”——靈動思維的源泉
《教育規(guī)劃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都明確指出,素質(zhì)教育的重點是提高學生勇于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我們的“特長活動課”偏重于藝術,而“科技活動課”更偏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有研究指出,我國的小學教育培養(yǎng)了大部分優(yōu)秀的女同學,卻忽視了對優(yōu)秀男同學的培養(yǎng),“科技活動課”可以吸引更多男同學的興趣。于是2008年又開辦了“科技活動課”,并也納入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翱萍蓟顒诱n”主要以 “小課題研究”和“科技節(jié)”的方式展開。科技活動課里有植物百科園、趣味化學、車模、航模、船模、機器人搭建、機器人編程、工程挑戰(zhàn)機器人等近20個活動隊。除了豐富的“小課題研究”,每年的“科技節(jié)”更是孩子們最期盼的節(jié)日,氣象萬千的活動讓孩子們?nèi)绨V如醉,許多孩子爭相展示自己的作品,收獲滿滿的自信心與成就感。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技活動課”和“特長活動課”一樣,課程設置、場地、輔導老師、評價等一切規(guī)范有序?!翱萍蓟顒诱n”的碩果也頗為豐富,學生的電腦作品多次獲全省一等獎;航模和機器人代表隊多次站到了全國和全省的領獎臺。
三、“機器人教育”——科技活動課中的奇葩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教育局信息技術部主任苗逢春說過:“中小學機器人教學是最具持續(xù)發(fā)展?jié)摿Φ闹行W信息技術領域之一?!蔽覀兏鶕?jù)上級有關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文件精神及學校的師資、設施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分別在二年級和四年級開設機器人課。二年級開設初級機器人課程——機器人搭建。在這里通過帶領學生完成搭建各種各樣的房子、健身器、獨輪車、簡單電路、投石器、創(chuàng)意小車、機械寵物等項目任務,引導學生認識科技,初步感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進而激發(fā)學生的科技創(chuàng)新欲望,引導他們的科技創(chuàng)新興趣,使得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法,養(yǎng)成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同時,通過一年的學習,他們還將學會一些基礎的科技創(chuàng)新知識和技能,并能利用這些技能來影響周圍的生活。在四年級開設中級機器人課程——機器人編程。這里學生可以給自己搭建的機器人安裝上動力,通過控制器和電腦相連,并通過編程讓機器人動起來,達到自己想讓機器人做到的動作。通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對科技知識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科技創(chuàng)新激發(fā)有更多的積累,學會用創(chuàng)新技法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二年級和四年級的機器人課程每周一課時,通過定目標、定計劃、定科室、定輔導老師、定驗收等措施,讓機器人課和語文、數(shù)學一樣走進課堂,走近每一個學生。在二年級和四年級開設機器人課程的基礎上,我們的“科技活動課”中的機器人活動小組則為機器人課程深入實施提供了課外延伸和有力補充,也是我們機器人課程的高級階段?,F(xiàn)在我們的機器人活動隊有FLL工程挑戰(zhàn)、場地任務挑戰(zhàn)、太陽能機器人、創(chuàng)意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等項目。在普及機器人教育的基礎上,這些項目則是由興趣濃厚、操作和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精英學生參與,活動之余參加各級各類比賽,達到學以致用、學有所成的目的?;顒有〗M和“科技活動課”活動隊一樣,每周三節(jié)課,有固定的輔導老師和專門的活動場地。
為保證課程實施效果,我們爭取社會資金10萬元,裝備了用于低年級機器人搭建教學和中高年級機器人編程教學的兩口機器人創(chuàng)新教室。后又陸續(xù)投資20多萬元購進筆記本電腦12臺,樂高機器人6套等器材用于機器人活動隊。為了培養(yǎng)足夠的優(yōu)秀教師,學校每學期都要派出教師多次參加山東省中小學機器人課程培訓,目前老師們的理論水平和機器人操作水平都有了全面的提升。為激勵、督促機器人課程的有效實施,我們也采取了制度加評價的方式加以管理和引導。作為二、四年級開設的機器人課程,和語數(shù)英等學科一樣,納入學校正常的學科評價體系中。通過階段驗收和期末驗收,一是評價輔導老師,給予等級評定,納入期末綜合考評,并評優(yōu)表彰。二是評價活動隊的學生,對于學生來說,每年的“科技節(jié)”更是他們展示自我、大顯身手的機會。
通過對機器人課程的有效管理和實施,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機器人教學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新奇的活動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培養(yǎng)了他們的探索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學生有一門喜歡的學科、有一個喜歡的領域,由此產(chǎn)生的情感體驗、積累的學習方式、獲得的精神滿足是成長的動力和源泉。這些能力也慢慢遷移到了語文、數(shù)學、科學等文化課之中,帶動了所有素質(zhì)的提升,達到了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