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曉
2017年11月3日,尼泊爾境內(nèi)的喜馬拉雅山脈,莊重肅穆地俯視著人間。9點20分,山中的寧靜被直升機的轟鳴聲打破,飛機中的于音望向窗外,漸漸看到由山脈、樹木、飛鳥組成的千里江山圖。
飛機升至23000英尺的高空,她打開艙門,遼闊的土地盡入眼中。此刻,于音身著翼裝服,將要從高空跳下,完成世界上第一次在喜馬拉雅翼裝飛行的挑戰(zhàn)。
翼裝飛行,是指運動員身著帶雙翼的飛行服裝和降落傘,從高處一躍而下,借助空氣一路滑翔,在接近極限開傘距離時,打開降落傘從而平穩(wěn)著陸的運動。這項運動可以滿足人類在空中獨立飛翔的夢想,但在極限運動中死亡率高居榜首,全球僅有幾千名敢于進行翼裝飛行的運動員,于音是中國第一位翼裝女飛行員。
站在艙門口的于音,深吸口氣,縱身跳了下去,隨即她張開了自己的翅膀,如一只飛鳥般盤旋在世界之巔上空。那一刻的感覺,她后來說:“以為會死掉,以為會很激動,結(jié)果是一種敬畏和平靜?!?/p>
在離地3800英尺處,于音從容地開傘,落地。這一刻,世界紀錄被這個長著一張娃娃臉的東北姑娘刷新。
9歲時,于音第一次看到有人乘坐降落傘從天而降后,想要跳傘的念頭也就此出現(xiàn)。后來她孤身前往美國留學,偶然接觸到了跳傘。
剛學時,沒人跟她說話,也沒人愿意教她。跳了20多跳后,她忘記了一項重要規(guī)定,降落時重重砸在地上,當場斷了三根手指。
美國物理學家費曼,曾對一個喜歡物理但又怕學不好的孩子說:“如果你喜歡一個事,那就把整個人都投入進去,就像一把刀直扎下去只剩刀柄一樣,不要問為什么,也不管會碰到什么。”于音正是如此,以“一插至柄”的方式,與跳傘死磕下去。后來,她從一個跳傘菜鳥,變成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華人世界級裁判AFF教練。
媽媽第一次去美國去看她時,她興奮地拿著跳傘頭盔要媽媽在上面簽名。結(jié)果媽媽神情凝重,一筆一畫地寫下了“一路平安”。媽媽的動作時常在于音心里回放,和每一次跳傘時的激動感受交織在一起,“人生走到一定時刻,你會本能地開始思考,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意義,什么對于自己是最重要的,最不能辜負的。”
她發(fā)現(xiàn),對于跳傘,她還想要挑戰(zhàn)更多,比如飛行喜馬拉雅?!笆澜缟蠜]有任何一個人,一個女性做過這個事。在各大運動項目里,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在制定規(guī)則和探索人的認知體驗邊界,我想證明,我們一樣能玩到頂尖?!?/p>
2017年8月9號,距離飛行喜馬拉雅還有86天。她說,“86是中國的國際區(qū)號,這個數(shù)字成了我和祖國、和家唯一的紐帶,是我漂泊的歸處。”過完30歲生日的于音,從尼泊爾境內(nèi)喜馬拉雅山麓徒步爬到4000多米。一個月后,她成功飛行了喜馬拉雅,讓中國紀錄載入了世界跳傘史。
外界在為她歡呼,而她卻平靜地回到自己在美國開的唯一一家華人跳傘學校。同時,繼續(xù)指導中國國家跳傘隊的訓練比賽。她堅持只招收中國學生,“我想用畢生精力來教中國人學跳傘,讓世界知道,中國跳傘不光有一個于音?!?/p>
這世上有許多人本能地在世俗之外探索夢想,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到底為了什么呢?對此,于音說:“人生是為了找尋自我,知道我自己到底是誰,同時活在自己最自在的地方。那個地方應該是用身體感受到的,腳步丈量出的,心靈召喚來的?!?/p>
(青芒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