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孩子溺水很多時候是站在水里安靜地死去,沒有掙扎,沒有呼叫,也沒有平躺,很多時候大人就在身邊卻渾然不知。夏天去海邊,去泳池,如果能及時發(fā)現(xiàn)有孩子有溺水跡象,可以及時將其救出,但我們只有30秒的時間,必須分秒必爭。
別以為孩子只是站在水里,其實他正在死去
孩子溺水沒有掙扎、呼叫,也沒有平躺
近日,一對8歲雙胞胎姐妹在青島溺水,令無數(shù)人扼腕痛心。溺水死亡,一直占我國0-14歲青少年兒童意外死亡的最大比重。據(jù)我國衛(wèi)生部統(tǒng)計,全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于溺水。而每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shù)占總溺水死亡人數(shù)的56.04%。
兒童溺水每年都會發(fā)生,很多時候,孩子溺水,身邊的大人卻沒有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幾個月前,咸陽的肖女士和朋友約好了帶孩子去游泳池游泳,孩子們在水里嬉戲,大人們在岸邊聊天,眼光時不時瞟一眼水里的孩子。
忽然間,肖女士眼光異樣盯著泳池中央,沖著自己的孩大喊:“你還好嗎?”
孩子站在泳池里,頭在水面外卻不回應。幾個媽媽同時站起來走到泳池邊上,才看清楚,這個孩子的眼睛是睜開的,身體是垂直的,頭在水外,很清醒的樣子。
另外一位媽媽見此景二話不說跳入水里,把孩子抱出水面。孩子猛地吐了一大口水,好像打嗝一樣那么響亮,然后就開始大哭了。眾人才知道孩子剛才溺水了。
泳池里實際上有好多人,一個爸爸走到她們身邊道歉說,“對不起,我是離她最近的,但我真的不知道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我背對著她,沒有聽到任何呼救聲”。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都會以為溺水的人會大喊大叫、驚慌失措,實際上,孩子溺水時很多時候是站在水里安靜地死去,很多時候大人就在身邊卻渾然不知。因為人溺水后沒有掙扎,沒有呼叫,也沒有平躺,很多時候是站立的樣子,或者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頭大多數(shù)在水面上,嘴巴有時候在水外,有時候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在冒泡。
溺水者大致有八大跡象:
1.溺水者不會呼救。他們必須先能呼吸,才能說話。一個人溺水時,嘴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間沒有時間呼氣、吸氣,無法呼救。
2.溺水者也無法揮手求救。溺水者會本能地將雙臂伸到兩側,向下壓,好讓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則可能會將手臂前伸。總之,他們無法劃水朝救援者移動,或把手伸向救援設備。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沒有踢腿的動作,他們只能掙扎20-30秒,之后就會下沉。
4.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頭發(fā)可能蓋在額頭或眼睛上。
6.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頭在水面上且后仰,嘴巴張開,小孩的頭則可能前傾。
7.溺水最重要的跡象就是看起來不像溺水,他們看起來可能只是抬頭在看天空、岸際、泳池邊或碼頭。這個時候你要問:“你還好嗎?”如果他們能回答,大概就沒事。如果眼神渙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鐘的時間能夠救他們一命。
8.小孩在戲水時會發(fā)出很多聲音,當發(fā)現(xiàn)孩子安靜無聲時,就該去看看怎么回事,很有可能已經(jīng)溺水。
兒童溺水高危地點
兒童溺水一般會發(fā)生在哪些地方,又有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就上述提到的8歲雙胞胎姐妹在青島溺水,有人提到可能是遇到了離岸流。離岸流流速大多在每秒0.3-1米,最快可達每秒3米,其長度可達30-100米甚至更長,流向幾乎與岸線垂直,可將強壯的游泳者迅速拖拽入深水,引起溺水。
如何判斷離岸流呢?1.離岸流通常從岸邊高處更加容易判斷,多為有白色泡沫或渾濁泥沙等集中漂離岸邊并流向深水的相對平靜水域;2.低潮、大浪、夏季時更容易產生離岸流;3.淺灘沙槽、海岬、礁石或結構物附近也是離岸流高發(fā)區(qū)域。
一些看似安全的海灘、平靜的海面,卻隱藏著可怕的“死亡陷阱”。除了離岸流,海灘上的危險還包括埋沙坑、恐怖“萌物”等。
2014年,一個叫伊莎貝爾的女孩當時9歲,一天她和兄弟姐妹在海灘上玩耍,每個孩子都在沙灘上挖個沙坑,然后站進去玩。突然,伊莎貝爾的沙坑塌了。沙子瞬間吞噬了她,并且坑周圍的沙子還在源源不斷地灌進來。家人及游客試圖將她從坑中拉出來,但沙子卻不停地流進坑中,最后被救出時,她已經(jīng)沒了呼吸。
為什么海灘上的沙子會殺人呢?本來,沙子在沒有水的情況下,它們之間是存有空氣的,沙子是松散的,可以相互滑動,人在沙子里比較容易脫離。沙子一旦進了水,情況就馬上不一樣,水會把沙子之間的空隙填滿,沙子沒有松散的空間,就會把埋在沙子里的人“吸”住。來自梅奧診所的一組數(shù)據(jù):干沙子每平方米488公斤,濕沙子有586公斤。一個人壓在你身上都受不了,何況是半噸沙子?比起沙子嗆入引起的窒息,更可怕的是,沙子的重量壓住你的胸腔,令你無法呼吸。
至于恐怖“萌物”,就不得不提僧帽水母了。這種看起來美麗的東西,卻是全球十大最毒的毒物之一。其細小的觸手可達25米之長,平均也有10米長。僧帽水母的毒性非常暴烈,任何被蜇傷者的身上都會出現(xiàn)恐怖的、類似于“鞭笞”的傷痕,經(jīng)久不退。
那么,就兒童溺水最易發(fā)生的地方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一些地方:
野外:池塘、水庫、小河以及較深的積水坑;
外出游玩:泳池、戶外噴泉、公園游湖、海邊、嬉水區(qū);
家庭周邊:小區(qū)內水塘、噴泉;
家庭室內:洗衣機、浴缸、浴盆、水桶。
照顧兒童“疏忽”能否入罪
兒童溺水,很多時候也是家長沒有監(jiān)護到位。比如那對8歲雙胞胎姐妹事發(fā)時,孩子的媽媽就在距離幾米遠的地方看手機,她拍照發(fā)朋友圈的功夫再抬頭,孩子就不見了蹤影。那么,對于類似照顧兒童“疏忽”的能否定罪?
作為妨害婚姻、家庭罪的一種,我國刑法第260條分設有“虐待罪”及“虐待被監(jiān)護、看護人罪”。其中,虐待罪是指針對虐待家庭成員且情節(jié)惡劣的罪行。而“虐待被監(jiān)護、看護人罪”則主要規(guī)制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jiān)護、看護職責的主體。專家建議,或者單設“兒童疏忽罪”;或者在刑法第260條下增設“兒童疏忽罪”作為第三款。
兒童出現(xiàn)意外,父母、其他監(jiān)護人難辭其咎,監(jiān)管部門也有責任。對于管理者來說,絕不容許想不到。既已預見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后果,就應該讓安全管理更人性化、更到位、更細化一點,不能認為只要掛出幾塊安全警示牌就萬事大吉了。有個很經(jīng)典的故事,說的是某車間因工作需要放置了一部活動梯子,不用時就靠在墻上。為防止梯子倒下砸人,管理人員在梯子旁貼了一張“注意梯子砸人”的紙條,但仍有人不小心被砸。后有人提議在不用時將梯子橫放在地上,就不會倒下來砸人了,這比貼一百張警示的效果更好。
因此,防止溺水等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管理部門需要對所有隱患存在的地方實行全覆蓋,不疏漏一處。如在隱患水域周圍拉起警戒線,并安排管理人員加強巡視、勸阻,同時還要加強宣傳和教育,利用各種渠道對市民進行廣泛教育,從根本上促使市民增強安全觀念,提高防范意識。
搶救溺水者,我們如何分秒必爭
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每小時大約會有40 多人死于溺水。在這部分溺亡者中,如果意外發(fā)生時能正確自救或被救,有相當一部分人本可以避免悲劇發(fā)生。據(jù)了解,從事發(fā)我們只有30秒的時間把孩子救出水中,對于大人黃金搶救時間也就幾分鐘而已,所以,要搶救溺水者,我們必須分秒必爭。
如何預防兒童溺水
不想讓悲劇發(fā)生,我們最需要的是有效的預防措施:
時刻有效看護 兒童溺水預防的首要行動是時刻有效看護。當你的孩子在水中時,無論是在泳池中、澡盆里,還是在開放性的水域中,不要自己看書或玩手機,因為孩子隨時可能發(fā)生溺水。
家中和家周圍溺水預防 家中的水盆、水缸用完后立即清空;同時,在家長用水時,讓幼兒遠離。給幼兒洗澡后,立即清空水缸/澡盆中的水。家中的馬桶要蓋好,家中/家周圍的水缸/水井等蓄水容器要加蓋。保證浴室、洗衣房門關閉,避免兒童進入。
游泳池溺水預防 確保帶你的孩子去正規(guī)的游泳池。在下水前,確保你的孩子已經(jīng)掌握關于水中安全的技能,并確保你的孩子已做好熱身運動。如果你與孩子一起在水中游泳,那么,必須讓你的孩子待在你一臂以內的范圍里。如果孩子自己下水游泳,那么,你需要時刻有效看護。
開放水域溺水預防 如果你帶著孩子去海灘玩水或游泳,你要做到時刻看護。若多人一起到海邊游泳,必須指派人員輪流看管孩子。若在海中游泳,一定要讓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適合孩子體型大小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的扣帶。告訴孩子在泳池游泳和在開放水域游泳的差異,如在開放水域會遇到不均勻的海浪、離岸流、沙坑等。
倒立控水很危險
孩子一旦溺水,首先,要把孩子救上來,如果溺水是發(fā)生在水塘、水渠、江河、海邊這樣的危險地帶,就要格外注意。一是可以采取外部救援。即把周圍任何可以用的漂浮物(如救生圈、長桿或長繩子的一端)遞(拋)給落水的人,拉上岸。
另外一種是水中救援,可以從被救者后方靠近,再從后面或側面托住其腋窩或下巴,使頭露出水面,然后仰泳前進,帶上岸;也可以從被救者的后方靠近,一只手從他的腋窩穿過,抱住胸部,使頭露出水面,然后側泳前進。不論什么情況下的溺水,都要謹記一點,溺水的人被救上岸之后,事情并沒有結束。把他們救上岸后,要立刻判斷其生命體征,同時保持呼吸順暢,清除口鼻里的污水、淤泥、雜草等。
謹記不要浪費時間控水。有的家長在把溺水的孩子救上來后,想著先把水倒出來。于是,會把孩子倒立過來,不停拍打,試圖把孩子肺里的水倒出來。其實,這樣的操作是很危險的。浙大兒童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室副主任葉盛解釋說,溺水者溺水后聲門痙攣,空氣無法進入,出現(xiàn)缺氧窒息,所以才會昏迷、呼吸停止,“其實,進入肺部的水并不多,對患者呼吸循環(huán)的影響并不大。倒出來的水,大部分都是來自胃里”。
一般來說,呼吸心跳停止4分鐘以上,就會對大腦等臟器產生不可逆的損害。如果花費大量時間“倒水”,不僅會延誤有效的救治,在這個過程中溺水者還可能把胃里的水誤吸到呼吸道,增加風險。
葉盛強調,如果溺水者呼吸停止,那心肺復蘇就是最佳的搶救手段,“溺水后10分鐘內有沒有進行心肺復蘇,到達急診室時是否再心肺復蘇,心肺復蘇的時間有沒有超過25分鐘,這些都是影響患者最后救治效果的重要指標”。
溺水時有哪些自救技巧
當然,不只是孩子會溺水,大人也會溺水。所以,不管你去不去游泳、喜不喜歡到海邊玩水,都有必要掌握一些溺水發(fā)生時的自救技巧。
如果你不會游泳,自救時要確保能換氣,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把頭間斷性露出水面,進行換氣。
但有些人本身不會游泳,萬一溺水了,怎么自救?
別慌,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盡可能讓身體浮在水面上,等著別人施救;如果周圍有可以抓、拉、扶的東西,迅速抓住,借力浮出水面;如果沒有可以抓的東西,就要靠一定的技巧自行浮起來;換氣時,呼氣要淺,吸氣要深;有人來救援時,一定要聽救援者的指揮,不要猛拽救援的人。
如果在下沉過程中碰到水底像石頭一類的東西,用力蹬,讓自己重新回到淺水區(qū)或浮出水面。
那么,會游泳的人溺水了,怎么自救?同樣要盡可能讓自己冷靜下來。
如果是腿抽筋了,在可以堅持的情況下,盡快游到岸邊,或者抓住附近的漂浮物。要是已經(jīng)沒有辦法繼續(xù)游了,深吸一口氣,潛到水下,努力把腳掰直,腳再努力往外踹出去,盡量讓腿蹬直,一直用力,直到抽筋慢慢緩解。如果是手臂抽筋了,馬上手握成拳,反復抓握,然后用力張開,直到不再抽筋。此時可以選擇仰面漂在水上。
如果被水草等纏住了,不要拼命掙扎、亂踢亂蹬,這樣可能只會讓水草纏得更緊??纯粗車袥]有可以抓的東西,如果有,抓住它,讓身體能浮出水面。在附近有人的情況下,盡早求助。如果沒有人,那就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解開纏在腿腳上的水草,然后趕緊出來。
(《科技日報》2018.8.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