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
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究,引導中年段學子走自主合作方式新路,從字源分析、結構分析、筆畫書寫、難寫易錯字、詞語歸類,字詞遷移,字詞比較類推等著手,讓中年段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掌握生字詞。
一、茅塞頓開——柳暗花明見一村
漢語言的學習,從上小學起,到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印象當中都是教師一字一字語地教,學生一字一字語地學。不論難易程度,學生學習力強弱,教學的格調總是一致,教學的流程總是一樣。潛移默化,作為教師的我自然地傳承此類教學模式,盡管面對學生參差不齊的現狀,我沉默中尋找自我心理救贖:五跟手指,都有著兩短三長,更何況是中年段的小學生?
2016年秋天,我走進深圳特區(qū),深入到行知小學、福田小學等教學課堂,我的語文教學思想才發(fā)生了實質性的轉變。深圳的學校是語文教學探究走在全國的最前沿,行知學校的單元整體整合教學,園嶺小學李祖文老師帶領我們認識“群文閱讀”,福田小學的走班制教學和單元整體教學策略,這都給予我很大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禮。40分鐘內,要課堂教學質量,做到形式靈活,簡潔高效,深入淺出,不妨嘗試做“生字單元整體教學“方面的研究?
二、膽大心細---摸著石頭過河
(一)理論學習,夯實基礎,明確航標
跟隨桂也金名師工作室的單元整體教學研究定位和方向,懷著誠惶誠恐,但又冒險嘗試的心態(tài),于是探究相關的理論和案例,如群文閱讀、小學語文單元主題閱讀等,我努力做到潛心研究,努力探索,在別人成功教育教法的基礎上,結合中年段學生實際情況,生字詞整個單元連續(xù)性學習開始嘗試,以單元主題為單位上生字課。
從字源分析、結構對稱、筆畫書寫、難寫易錯字、詞語理解、詞語歸類,字詞遷移,字詞橫向比較類推、多音字積累等著手,讓中年段學生在有限的時間空間內,高效掌握生字詞。
(二)生字自主預習,事半功倍
我們要在一課時講兩課、甚至三課的內容,這能成為現實?那么多的生字詞怎么把握?這迫在眉睫的問題,探究摸索中, 我總結的自主學習預習要求:(1)標注生字拼音,組詞。(2)朗讀課文至少三遍,深入淺出,結合語境理解生字。(3)結合寫字教材《鋼筆字》。(4)查閱字典。(5)利用多媒體多樣性“視覺”教學。(6)因材施教,對號入座,設計單元生字“整體認知”導學“預習表”。
(三)小組合作當“老師”,走上講臺寫粉筆字
小組該如何合作?如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并樂在其中,真正做到“參與·合作”。我制定出“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分工—成員代表展示”,既能凸顯小組集體的思想,又不泯滅學生個體才智。小組成員先思考易錯字、難寫字,再拿到小組內商討,接著小組選派代表成員上講臺,書寫粉筆字,隨后,教師點評和范寫,將患有“疑難雜癥”的生字逐一診療,進而師生理順整個單元生字詞。
小組合作當“老師”,走上講臺寫粉筆字,此最大的亮點是以生為本,讓學生自己發(fā)現漢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并挖掘出來其中易錯字和難寫字,課堂師生的教與學的目標更明確了。
三、漸思且行——天生我材必有用
1、巧用遷移法,順水推舟,集中突破。突破傳統(tǒng)的逐課逐篇逐字教學,容易導致知識的割裂,單元整體教學則不然,不同生字間的學習可以相互遷移,且集中大量訓練多次應用,進而鞏固了學生學習的效果。通過每一個單元集中多音字學習,先預習準備多音字,到查缺補漏添加多音字,再到多樣化朗讀加深印象,層層深入遷移,類比遞進。
2、突破重難點,書寫勇闖三關。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圍繞一篇課文,一篇生字逐一教學,實屬穩(wěn)妥。教育的革新更需要勇闖冒險,突破以往的固定教學模式牢籠,采取以單元生字為單位,集中突破生字詞中的重難點,啃下書寫的硬骨頭。
3、多線并行,螺旋式單元識字模式。
第一,每單元固定一至二節(jié)為《鋼筆字》書寫課,利用書寫教材的優(yōu)勢,集中書寫漢字,書寫過程重在強調三個一:“手握筆是一寸,身體離書桌是一拳,眼睛離桌面是一尺”,旨在培養(yǎng)中年段學生漢字書寫的“雙姿”習慣,確保學生書寫的工整性和美觀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家聽和堂聽生字雙結合。采用家校合作模式,形成教育合力,放眼整體,逐層螺旋式推進教學,集中大量識字。通過在家里使用“預習表”課前自主預習,學生初步整個單元的生字詞,基本消除“難字、生字”攔路虎,再加上師生在課堂上互動解決與提升,以生為本,教學相長,進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第三,教師巧妙做到“利用小組,鞏固識字方法,提高識記能力,實現學習方法遷移,學會有效識記,積累品悟語言,感受團隊學習快樂”,實施“激情導入,整體感知,小組合作;逐課檢測,梳理重點;強化識記,重點詞語;分層運用,分析字形;指導書寫,歸納總結,布置作業(yè)”六個環(huán)節(jié),進而達到了集中高效識字、認字的目標。
四、迎難而上——風雨過后是彩虹
一言以蔽之,小學中年段單元整體教學探究,走自主合作學習方式的新路,這是迎難而上的課改,但我們堅信風雨過后是彩虹。我們做到整體把握與突破重難點相融合。轉變教育觀念,加強理論研究和教學策略掌握運用。學校教育資源與家庭教育形成“5+2>7”的合力。挖掘和開發(fā)家庭教育的能量,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力。字不離詞,詞不離句。以單元生字“預習表”為切入點認讀生字,通過“生字寶寶”回家,詞語書寫“勇闖三關”的等方式,并進行讀寫結合和詞性分類,掌握本單元的重點生字、詞語,開拓學生視野,為后面學習“以文帶文”、“單元主題閱讀”激發(fā)興趣和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珠海市香洲區(qū)第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