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丹
“抄底逃頂”是大多數投資者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在現(xiàn)實投資中卻是可遇不可求,就連投資大師巴菲特也喊出“要模糊的準確、不要精確的錯誤”,其中固然有其操作資金規(guī)模巨大、船大難掉頭的因素,但更多的則是市場隨機波動的不可測。連投資大師都難以估算市場真正的底部點位,普通的散戶投資者更難以真正確定底部的點位。即使事先預判到了,在低位市場一片低氣壓的氛圍中,能否堅持初心,勇于抄底還是未知數。而過于執(zhí)著具體點位的高低,也很容易陷入鉆牛角尖的死胡同中,即使抄底成功,未來勢必陷入試圖精準逃頂的誤區(qū)中,好運很難一而再、再而三地青睞某個人。因此,我們做投資,要做的是大概率的事情,而不是盲目追求100%的精確。
回到目前的A股市場,估值處于全球洼地,對外開放程度不斷加深,外資具備主觀和客觀買入A股的條件,因此無懼于市場的調整,持續(xù)涌入。隨著市場跌出價值,一些長線資金也開始在低位進入。典型如本周某公募基金的專戶產品發(fā)行,雖然有長達三年的封閉期,認購門坎高達300萬元,但卻受到投資者的熱捧。雖然其中不乏基金管理人的品牌效應,但也從側面說明開始有一部分資金看好三年內股市的表現(xiàn),愿意鎖定三年進行長線投資。結束低估值的狀態(tài)需要真金白銀進入抄底,目前長線資金逐步回溫,底部逐步清晰起來。即使后市仍有不可測因素可能帶來波動,但從“模糊的準確”這一角度來看,已經到了逐步布局加大倉位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磨底”或許還需要較長時間,但如果沒有在底部區(qū)域先主動買入部分籌碼,則很有可能在未來的行情中踏空錯失良機。歷史上看,A股的牛市啟動往往在不經意間到來,等到行情確立再去追高,已經喪失了成本優(yōu)勢,更不用說長期脫離市場,交易的敏銳度大幅下降。因此,“底部漸明、底倉先行”,通過提前布局底倉來鎖定低位籌碼,是目前比較可行的方式。
如果以三年為投資周期的話,目前拿出20%-30%的比例來布局底倉是比較合適的,剩下的資金可以根據個人的操作習慣、風險偏好等進行安排。筆者提出以下三種“底倉加”策略供各位投資者參考。
一、底倉基金加定投。在目前低估值的狀態(tài)下,先用一部分資金買入基金作為底倉,再分批定投買入,建倉時間半年至一年。這一方式可以有效應對市場波動的不確定性,如果股指繼續(xù)下行拖累基金表現(xiàn),定投可以不斷攤低成本,直至迎來新一輪牛市的曙光;如果股指就此見底回升,有相當比例的底倉也可保證不踏空行情,有利于讓持倉成本保持在較低位置,以免陷入全盤被動。作為底倉的基金,可以考慮估值較低的指數型或指數增強型基金,如300ETF、興全300、MSCI易基、紅利ETF、嘉實50A等;也可以關注目前處于封閉期,在2-4年內到期,目前存在較大折價的基金,未來折價修復可望給投資者增加又一層收益,如中歐恒利、東證睿澤、南方瑞合、九泰銳益等。
二、底倉股票加波段操作。對于一些投資者有深度研究,確認其股價相對基本面存在低估的品種,可適當布局底倉,再根據市場走勢進行適度的高拋低吸。這一策略除了可以保證底部籌碼不丟失之外,還可以將底倉作為新股申購的配售市值,參加打新“抽獎”。而新股一旦中簽,帶來的收益也會比較可觀。但這一策略對投資者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的要求較高,如果不慎買入問題股,可能會面臨較大的風險。筆者建議,如果沒有特別深入研究,具備長期持有定力的話,投資者可選擇低估值、高分紅的品種布局底倉,如銀行板塊、高速公路板塊等。
三、底倉可轉債加波段操作。去年年底以來可轉債大量上市,加上今年以來股市的持續(xù)調整,許多可轉債暫時失去轉股價值只剩下債券價值,因此出現(xiàn)了大面積破發(fā)。但由于可轉債保底的特性,以及上市公司天然有促進轉股的動力,因此可轉債在下跌到一定階段之后,便很難再進一步下行,反而可能因為下調轉股價、回售條款的因素而出現(xiàn)上漲。因此,將大幅跌破面值或具備轉股價值的可轉債作為底倉,從長線看是比較安全的。其余資金除了做轉債的高拋低吸之外,也可適度關注一些股價破凈的正股的修復機會,如眾興菌業(yè)、吉林敖東、林洋能源、湖北廣電等。
有底倉才能心不慌,選擇長線風險較低的品種作為底倉,再輔助適度的波段操作或逐步增倉的策略,可實現(xiàn)攻守兼?zhèn)涞男Ч?,從容面對市場漲跌,真正做到“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為走出市場底部,分享未來行情的果實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