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lie Zhou
以“羽絨服”為熱銷單品的Moncler,一向以“產品為中心,功能為核心”,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羽絨服在Moncler能成為“IT”單品。在品牌創(chuàng)立第66年之際,品牌主席兼CEORemo Ruffini先生開肩了“Moncler Genius”項目,并邀請8位創(chuàng)作者進行服裝創(chuàng)作,Moncler Genius這一座容納了8個不同單元的“大樓”中,每一個單元表達著獨特的主題,都在為Moncler的個性產品增添全新的可能。通過這8位創(chuàng)作者,靠他們的設計理念與審美取向,共同建立了Moncler Genius。
與8位創(chuàng)作者創(chuàng)作出不同的服裝系列,簡單意義上理解,你可以說這是時尚圈中司空見慣的“跨界合作”,但Ruffini卻著手于更大規(guī)模的跨界合作,因而在Moncler Genius的“花名冊”中有著從Pier Paolo Piceiolo、Craig Green到藤原浩的8位設計師,他們將于每個月推出不同的合作系列。這也是Ruffini應對如今市場中不斷變化的購買模式進行的一次嘗試。隨著社交媒體的影響與潮流品牌的“大起大落”,培養(yǎng)了新一代購物者難以捉摸的消費習慣,Monceler Genius則正是對著這股不安分的市場做出不同的嘗試。
到達Moncler Genius的第七層,迎面而來的則是由藤原浩一手打造的以“酷亞文化”為主題的系列。出生于1964年的“潮流教父”藤原浩,如今已經54歲了,從90年代到如今,時裝設計師、DJ、制作人、模特,如今的他也是品牌Fragment的主理人,玩限量,與不同品牌合作,帶貨,在藤原浩這里,似乎一切都十分得心應手。
藤原浩這次與Moncler Genius項目玩出了怎樣的花樣?不用說,一定與街頭文化有關,這一次,藤原浩通過日本街頭文化重新詮釋了Grunge Fashion:法蘭絨襯衫搭配馬海毛毛衣,在羽絨服上印上Slogan標語,以及印有Backstage的長風衣,無論是年輕化或是街頭化風格,他使用獨特的手法將作品巧妙地轉變。正巧于系列在6月發(fā)布之際,《智族GQ》也與藤原浩聊了聊關于這次系列的感受。
GQ人們經常將你稱之為“潮流教父”,我們知道你是從英國留學后歸來,將嘻哈文化傳入到了日本,甚至是亞洲,你當時所處時代的嘻哈文化是怎樣的?
H當時的時代是對潮流文化“覺知”的時代,一切看起來都是新穎并充滿活力的。而在朋克搖滾的熱潮過去之后,很多人開始轉向嘻哈文化,我也是他們的其中一位。
GQ除了音樂,當DJ以外,滑板也是你的興趣之一?
H是的,我曾經非常喜愛玩滑板,但我現(xiàn)在不怎么玩了,只是偶爾回去看看一些與滑板有關的電影。
GQ當時我們所認為的“小眾文化”,就像是滑板、嘻哈音樂,如今已經成為主流趨勢,你對于這種文化流向逐漸走向大眾有何看法?
H嘻哈文化、滑板文化曾經屬于十分小眾并獨立的狀態(tài)中,反而在90年代,這些文化將小圈子的人聚集在一起,造成了如今比較“大眾”的影響。
GQ如今大家都喜歡追在“IT”產品后購買,街頭品牌的商業(yè)價值也不可估量,街頭文化是否會成為極具商業(yè)化的一種賣法?
H我不這么覺得,這是好的現(xiàn)象,你當然可以花幾千人民幣來購買一件T恤,花幾百人民幣去買一雙運動鞋,現(xiàn)在的選擇比之前更多了,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把不同款式混搭著穿。
GQ不過如今有更多的年輕人對街頭風格越來越感興趣了。
H如今知道街頭風格的人越來越多了,有些人看起來特別棒,有些人看起來也挺好笑的。
GQ作為設計師的這個身份,你如何將品牌的價值告知于大眾?
H讓品牌“保值”,就要不斷地證明你可以做到什么。有時候消費者會比品牌知道外面發(fā)生了什么。
GQ你認為街頭風格將來的走向會是怎樣的?
H這個我真的不清楚,可是如今的街頭卻與當代的時裝風格十分相像…--有些太像了。
GQ這一次Moncler與Fragment的合作系列中,你的靈感來源是什么?
H我看到的,我聽到的?,F(xiàn)在我試著將我的態(tài)度放進來。
GQMoncler最有名的一個產品就是羽絨服了,在這一次的合作中你是如何將其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
H設計的時候在想我會穿什么樣的羽絨服,根據(jù)這個思路而得出的單品。
GQ這次合作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件單品?
H羽絨服,無論你與Vintage的服裝或是新的服裝都可以進行混搭。
GQ你與Moncler的這次合作中有什么比較值得分享的故事嗎?
HMoncler辦公室的每個人都工作得十分認真,感覺他們沒有停歇的時候,這也讓我更加了一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