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過東南亞旅行的達人們,對于“海娜”紋身一定不陌生。
海娜紋身(Henna Tattoo)起源于印度,也稱為“曼海蒂”(mehndi),是一種可以短時間保存的人體繪畫,也是一種古老的身體裝飾藝術。據(jù)考察,這種手繪藝術已經(jīng)有5000多年歷史,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盛行于東南亞、中東、北非等地區(qū)。
海娜紋身和我們平時熟悉的紋身不太一樣,它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讓你感到疼痛。兩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人體藝術,前者的方式是手繪,而后者是針刺。海娜紋身在身上的留存時間短(大概幾周后就會消失),而紋身則會留下永久性的痕跡。
在早期的時候,海娜紋身主要是在結婚儀式前給新娘作裝飾用。按照印度的傳統(tǒng)習俗,每位女子在出嫁的時候必須畫上海娜紋身。新娘必須著艷裝、戴金銀珠寶,象征今后的高貴和富足;在身體、手腳畫滿圖案,向真主、神祈求幸福。
我們熟悉的紋身是用帶有顏色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海娜紋身則是用手繪將顏料畫在皮膚表層,繪制完畢后等顏料干透后刮掉再沖洗干凈,之前畫好的圖案就會顯現(xiàn)出來,留下紅棕色的印記。
海娜紋身所用的顏料是一種叫“henna”(音譯為海娜或者漢娜)的植物。用這種灌木植物的葉子和嫩芽,磨成極其精細的糊狀物,就成了手繪師繪制海娜紋身重要的手繪原料。
在印度,新娘海娜紋身的圖案有很多講究。許多花朵都代表了對新娘“多子多?!钡淖8?,孔雀和荷花是印度的國鳥和國花,象征著美麗、富貴,揚起鼻子的大象則代表家庭繁榮和好運。
但是現(xiàn)在很多其他地區(qū)的海娜紋身師,會根據(jù)自己的設計風格,將其他圖案也融入到海娜紋身當中。除了印度的花鳥、大象外,海娜紋身還可以是其他樣子。
“海娜”有風險 紋身需謹慎
原來,傳統(tǒng)的海娜手繪所用的海娜顏料更接近棕紅色,本身天然無害。但是,由于很多人更青睞于像真正的紋身顏色的顏料,于是有人研制出了黑色的海娜顏料。
黑色的海娜顏料加入了一種叫對苯二胺(PPD)的化學添加劑,這種物質經(jīng)常也用在染發(fā)劑中,但通常劑量會小很多,這種化學物質很容易引起兒童過敏。
據(jù)專業(yè)人士表示,PPD在染發(fā)劑中是安全并合法使用的,其中的量有明確的規(guī)定,最高劑量受法律約束。但是,黑色海娜紋身顏料經(jīng)常合有高水劑量的PPD,用以迅速地染上深色。任何黑色的臨時紋身都應該謹慎對待。當黑色海娜紋身繪在皮膚上時,PPD可能會引起化學灼傷并導致過敏反應。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單獨的PPD對人體可能引起的危害還沒那么大,但如果是對PPD過敏的人,接觸過海娜紋身后,再去接觸合有PPD的染發(fā)劑,結果可能就更糟糕了。
如何辨別海娜顏料:
1.通過顏色判斷。黑色海娜通常顏色像墨水一樣黑。正規(guī)的海娜顏料顏色為橙色、紅色或者棕色。
2.顏色特別黑的臨時紋身都應該視為可疑的,并且應該謹慎對待。建議做海娜紋身或者其他臨時紋身之前,都應該詢問顏料的成分列表中包含什么。如果對方無法提供成分列表,那就不要去做。
3.黑色海娜紋身不一定會導致化學灼傷。如果會的話,一般跡象會表現(xiàn)為紋身的部分感到不舒服,然后有灼燒感和刺痛,最終引發(fā)腫脹、發(fā)紅和起水泡。
4.在很多情況下,如果導致了化學灼傷,患者一般會在繪制紋身的部位留下永久性的瘢痕。
那么,有沒有相對安全的紋身方式呢?
在所有的紋身方式當中,臨時性紋身相對安全,如彩繪(非海娜)、貼紙、刮繪和噴繪紋身,但也僅是相對而言。這4種紋身方式雖然不會直接與皮膚角蛋層結合而改變膚色,但都是使用了粘結劑將染料分子固定在皮膚上,而粘結劑中醛類、苯類、合氯烷烴類等都是潛在的風險源。此外,染料中混有的重金屬、有機染料大都存在安全問題,必須小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