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顯豪
智力障礙也就是智力存在殘疾,而智力障礙兒童主要指的是兒童智力低于一般人水平,在社會群體當中也屬于較為特殊的群體,而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智力障礙兒童的發(fā)展,本文也就智力障礙兒童父母教育現狀以及問題進行了研究。
智力障礙兒童大多數會進行較為特殊的家庭教育,相比較于普通的教育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而家庭早期教育本身對于智力障礙兒童今后發(fā)展就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嚴重點講智力障礙兒童父母教育情況會直接影響孩子今后的命運,如果父母教育情況較為良好的話,智力障礙兒童也會有一個十分美好的明天。為此,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智力障礙兒童父母教育效果和質量,本文也就智力障礙兒童父母教育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提出了具體的教育措施。
1 智力障礙兒童父母教育現狀分析
就目前智力障礙兒童父母教育現狀來看,其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家庭條件限制。很多智力障礙兒童父母擔負著整個家庭,根本沒有任何的時間去對孩子進行教育,再加上家長對于這一方面也沒有經驗、能力有限,這也就直接影響了教育的效果。(2)父母教育觀念存在問題。智力障礙兒童父母對于孩子所存在的缺陷沒有準確的認識,他們抱以愧疚之心,認為是自己的原因,所以在教育過程中也就不夠嚴謹,過分溺愛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智力障礙兒童不僅沒有起到教育的效果,還讓其在無形當中養(yǎng)成了驕縱的性格,不利于兒童今后發(fā)展。(3)教育耐心不夠。智力障礙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時候,很多父母也都會在旁進行督促,可是因為孩子本身智力存在問題,經常會出現各種不會的現象,長時間下去,一些耐心不好的父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耐心,覺得是在做無用功,進而也對智力障礙兒童今后發(fā)展造成了不良影響。
2 智力障礙兒童父母教育建議
2.1 對孩子有個準確的認識
智力障礙兒童教育工作開展離不開父母,所以說,父母首先一定要對孩子有一個準確的認識,以健康的心態(tài)來面對自己的孩子,真正做到面對現實,不能只是一昧的難過傷心,亦或者是過分溺愛遷就孩子。所以說,智力障礙兒童父母一定要做到準確認識這一點,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樹立較為良好的自信心,通過科學且樂觀的態(tài)度來對孩子進行教育,不任其發(fā)展也不悲觀失望,通過良好的耐心以及教育來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可塑之才,進而就能有效的改善智力障礙兒童父母教育問題。
2.2 要熱愛關心孩子
智力障礙兒童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除了要對孩子有一個較為準確的認識之外,還需要熱愛關心孩子,給予智力障礙兒童更多的耐心與溫暖,在生活過程中主動親近、尊重孩子,并且讓其適當的參與到家庭交流以及溝通當中,比如說,可以和孩子一起對家庭事務進行分析,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交流談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為孩子構建出一個較為良好且和諧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這對于智力障礙兒童健康成長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教育方法要恰當
智力障礙兒童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除了上述兩點之外,還需要確保教育方式的恰當性。智力障礙兒童本身就較為特殊,腦部以及各功能都存在一定的障礙,所以說如果普通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而特殊的教育方式則需要遵守以下幾點:首先,父母在進行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具有針對性,按照孩子本身所存在的問題以及障礙問題來進行針對性教育,比如說,在孩子剛入學的時候要讓其養(yǎng)成較為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其能夠按時起床、上學、穿衣等等,通過這樣的指導教育來讓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于孩子今后成長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父母在進行教育的時候還需要從實際出發(fā),按照孩子本身接受能力以及智力殘疾程度來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而且最好是借助于較為形象且直觀的教育方式來進行教育。比如說,在教育過程中可以借助于游戲、兒童、圖片以及故事等方式來進行教育,這樣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出孩子的興趣以及潛能,讓其在活動當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進而也就能夠在無形當中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另外,在教育過程中父母還應該要多加進行鼓勵,因為智力障礙兒童本身記憶較差,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所以說在教育過程中父母一定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多家對孩子進行鼓勵,同時在鼓勵過程中強化對孩子的訓練,這樣就能讓其更好地克服自身的缺陷。最后,父母在教育過程中還應該要為還孩子樹立起榜樣的作用,在實際生活過程中做到舉止文明、禮貌待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孩子懂得這些品質的重要性,讓孩子在無形當中養(yǎng)成較為良好的品質和習慣,最終就能真正實現對智力障礙兒童的教育。
3 結語
綜上所述,智力障礙兒童父母對于孩子今后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智力障礙兒童處在較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當中,其也會在無形當中養(yǎng)成自立自強的行為習慣,進而也就能夠讓其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作者單位:韓國大邱大學特殊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