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夢萌
幼兒散文是專為幼兒創(chuàng)作的散文,傳達幼兒的生活情趣及心理感受。幼兒散文語言簡煉,意境優(yōu)美,能讓讀者從有限的篇幅里體味出言盡意遠,耐人尋味的文學魅力; 能給幼兒以強烈的審美享受和情感啟迪。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豐富想象和審美情感上,幼兒散文有著重要的作用。
幼兒文學作品是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并為他們所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幼兒文學作品獨特的藝術個性和審美價值的語言藝術,能幫助幼兒培養(yǎng)文學審美情趣,初步形成文學作品的審美標準。因此,在幼兒成長的早期階段,教師應該盡可能為他們選擇多樣的文學作品,不僅能豐富幼兒的閱讀材料,而且能讓幼兒感受到不同體裁、題材、表現(xiàn)形式的文學作品所傳遞的語言特色與風格。篇幅短小、節(jié)奏鮮明、音樂和諧的兒歌;構思巧妙、語言優(yōu)美、充滿想象的散文;人物鮮明、情節(jié)有趣、內(nèi)容完整的故事,每一種體裁都有自身的語言風格和外在形式。不論是哪種體裁,都能夠讓幼兒從多元的角度來欣賞文學作品,感知不同文學體裁語言特征的不同作用。然而,事實上,幼兒散文教學在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中卻長期處于邊緣地位。
幼兒散文語言簡煉,意境優(yōu)美。在文體特色上,它介于敘事體故事和抒情體詩歌之間,能讓讀者從有限的篇幅里體味出言盡意遠,耐人尋味的文學魅力; 能給幼兒以強烈的審美享受和情感啟迪。在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豐富想象和審美情感上,幼兒散文有著重要的作用。
1散文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文學化的語言
散文是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者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幼兒散文是專為幼兒創(chuàng)作的散文,傳達幼兒的生活情趣及心理感受,是適合幼兒審美需要和欣賞水平的散文詩,包括敘事散文、寫景散文、抒情散文、知識散文、童話散文。學前兒童散文是用凝練、生動、優(yōu)美的文學語言寫成,適合幼兒閱讀和學習的敘事、記人、狀物、或者寫景的文學作品。幼兒散文的篇幅都比較短小,但內(nèi)容廣博,往往充滿想象和童趣。
幼兒散文雖然描寫的是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但并不是對幼兒日常的談話或幼兒相關生活經(jīng)驗的簡單記錄,幼兒散文中使用的語言具有簡練、準確、形象等特點,即幼兒的散文詩幼兒生活經(jīng)驗的文學化表現(xiàn)。在具體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上,往往采用擬人、排比、對仗等手法,采用形象化的語言詞匯。比如在散文《春雨的色彩》,作者將小鳥、春雨賦予生命,借小鳥們的爭論,對春雨過后大地萬紫千紅的景象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描寫,構思巧妙,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從幼兒的角度去感受自然,用兒童的眼睛和心去理解和觀察,創(chuàng)造了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
2散文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
散文又被稱為為美文,幼兒散文中賦予一切事物以情感、語言和生命,融入幼兒的天真和童趣,為幼兒構建一個想象的空間,從而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欲望。散文通過形象化、文學化的語言,呈現(xiàn)幼兒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從而在聽者或讀者的頭腦中構建出了散文所描寫的時間或空間,同時散文往往并不會把幼兒所有的生活經(jīng)驗或想象都描寫完,而是會在末尾為聽者或讀者留下進一步填充的想象空間,因此,優(yōu)秀的散文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豐富幼兒的想象,延展幼兒的想象,這是幼兒散文相比其他文學作品而言的獨特性之一。比如在散文《落葉》,
秋風起了,天氣涼了,一片片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躺在里面,把它當作屋子。 樹葉落在溝里,螞蟻爬過來,坐在上面,把它當作小船。樹葉落在河里,小魚游過來,藏在底下,把它當作小傘。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躺在里面,把它當作屋子。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躺在里面,把它當作屋子。樹葉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見了說:“來信了,催我們到南方去了?!?/p>
作者通過形象化的動詞“落”、“爬”、“躺”、“坐”、“游”、“藏”等,會激發(fā)幼兒去想象散文里的小動物與落葉之間有著什么樣的互動,并想象它們?nèi)绾螌淙~當做“屋子”、“小船”、“小傘”,在里面會做什么,同時聽完散文之后會想象樹葉還會落在哪里?還會有什么小動物出來呢?激發(fā)幼兒的的豐富想象。
3散文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
審美是人類的高級情感,在早期對幼兒進行審美教育有益于幼兒高尚道德情操的養(yǎng)成和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能力的培養(yǎng)。幼兒散文作品中飽含著大量健康的審美內(nèi)容,可以讓幼兒獲得純正的美學觀念的熏陶,進而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觀念。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使幼兒從中獲得審美體驗,意境是作者將思想感情融入語言的形象描寫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的藝術境界,幼兒的散文雖然內(nèi)容不深奧,語言不華麗,但同樣富有優(yōu)美的意境,比如《春雨的色彩》反映的正是春雨和大自然中的草地、柳樹等各種事物之間的互動所營造出的欣欣向榮的春意。
4散文閱讀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散文結構清晰,教師在幫助幼兒深入理解、體驗作品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引導幼兒遷移作品的經(jīng)驗。如教師可以參照散文作品的框架結構,在保留個別段落的基礎上,利用遷移的原則,設置假設性問題,調(diào)動幼兒個人的經(jīng)驗進行擴展想象,依照散文詩的結構進行簡單的遷移,創(chuàng)編出自己的散文詞、句、段等,拓展原作品的意境。如運用假設性問題,引導幼兒思考,這些可以更好地將幼兒帶進作品的意境中,靈活運用作品中的詩性語言進行再創(chuàng)造。
另外,在組織與實施散文詩欣賞活動時,教師要理解和把握詩化語言所賦予的核心經(jīng)驗,深層次地把握文學作品的核心教育價值,重視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重視文學作品本身的魅力,重視幼兒的感知學習,重視幼兒的體驗行為,重視幼兒的審美情趣等,選擇適宜的教育策略和指導方法,幫助幼兒擴展相關的經(jīng)驗與體驗,表現(xiàn)作品的意境美、語言美與結構美。
(作者單位:咸陽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