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英
【摘 要】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就是學生,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特有的感悟、解讀以及新奇體驗都要受到人們的尊重。我們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上的不同特點以及各種認知的能力在數(shù)學的課堂上的學習進行了“層次性體驗”。在這一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將學生們組織起來進行感知、實踐以及探究等不同方面進行不同層次性體驗。本篇文章主要對“層次性體驗”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感知 探究 體驗
為小學生創(chuàng)建具有更多體驗機會的課堂是在新課標下的標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大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做到,在這期間每個學生都可以將自身的思維放飛自由,大膽果斷地去探究數(shù)學學科中的發(fā)展史,最好在這之中可以感受到情感的體驗。
一、感知性體驗
學生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依據(jù)學習知識的材料和內容通過自身的經驗去收集一些照片、數(shù)據(jù)以及實物等,這樣的一個過程就叫做感知體驗。在感知體驗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使學生將收集到的各種資料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進而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出學生對于求知的欲望,并且還可以將學生對于學習過程中的興趣一升在升。舉例:小學數(shù)學教材中“一噸有多重”的知識中,在小學生的數(shù)學課程這有著什么樣的定義,學生是怎樣進行學習的?因為學生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定義很模糊,并不知道這類東西,所以小學生缺少著很多以現(xiàn)實為例的感知性體驗。
二、探究性體驗
探究性體驗是學生在對生活進行體驗時很關鍵的一點,在“層次性體驗”中,教學教師應該將探究性體驗這一內容當作重點,給予學生充盈的時間進行探究性體驗。教學教師在學生進行探究性體驗時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積極正確的引導學生去體驗,在學生進行活動時教學教師要設立目標,這一活動的目的就是自主構建。
1.在個人體驗中鋪墊“噸”的概念
雖然語言具有獨特性的魅力,但語言并不能代替學生的真實感受,只有在切身的體驗過,學生才可以清楚明了的知道一噸與1000千克的真實概念,不然在學生的腦袋中只會存在著這概念性的東西,沒有經過實踐就無法理解其根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地點限制,空間限制等,不能真正的做到將一整噸的東西帶課堂為學生們展示,不過,不用擔心,在學習“噸”之前小學生是學習過“千克”單位的,因此,教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帶一些比較輕便的物品,比方說是花生,蘋果,橘子等等。這樣做,有利于教學教師根據(jù)學生們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物品,使學生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噸”的概念,進而使用語言來描述。
2.在交流體驗中構建噸的概念
想要讓學生可以生動形象的體會到一噸是多少東西的時候就可以組織一些實例。舉例: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將自己的書本歸置成5千克一摞的重量,歸置逐一讓每位同學搬起。通過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們清晰明了的知道5千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觀察能力強的學生就可以推斷出一噸就是1000千克,緊接著,教學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課件為學生展現(xiàn)一噸的東西,在這時,就會有許多學生感嘆一噸很重。只有將現(xiàn)實生活與理論結合在一起,學生才能簡單易懂,這樣,學生就會在腦海中形成一噸的重量是多少。
三、應用性體驗
如果想要使學生真正的理解應用性體驗的含義就要將學生的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到一起,從而使用數(shù)學課本中的數(shù)學理論以及實力去展示應用,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在應用性體驗中更好的融入生活。從這些方面就可以看得出來,應用性體驗在數(shù)學學科中很關鍵,在這一過程中作者設計了一些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對應用性體驗加深理解能力。舉例:1.一頭豬200千克()頭豬是1噸 2.一桶柴油150千克()多少桶大約1噸 3.一同食用油10千克()桶食用油1噸4. 一袋大米25千克()多少袋大米1噸等等。新課改的真正意義并不是只是需要我們在體驗中獲取知識這么簡單,而是需要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活動體驗中盡可能的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查漏補缺的能力?!白x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在學習中,對于學生來說,最好的老師就是在生活中,體驗會帶給學生很多新鮮的事物。
四、情境性體驗
情景體驗可以作為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完成鋪墊作用,在設置情境時,要以學生作為主要目標,把為學生設計一個身臨其境的情境為目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會先入為主的將知識體驗一遍,這同時還可以作為教學課堂的基礎。舉例:“時、分、秒”這一知識的學習,首先,這一課的知識可以是學生對時間觀念進一步加深,也會對與時、分、秒等指針在鐘表上的長度僅一步了解。在學習“時、分、秒”知識時,也可以將新課標中的微視頻教學融入其中,教學教師播放火箭發(fā)射倒計時的視頻指揮員懷揣激動地心情大喊“10、9、8、7、6、5、4、3、2、1、發(fā)射”的口令時的視頻給學生觀看,視頻中的內容會調動起學生的激情,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更加感興趣等,并在視頻觀看完之后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倒計時的單位是什么?在幾點開始倒計時的?學生們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討論以及詳細分析,能夠更加快速準確的進入充分思考的狀態(tài),并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上的不同特點以及各種認知的能力在數(shù)學的課堂上的學習進行了“層次性體驗”。為小學生創(chuàng)建具有更多體驗機會的課堂是在新課標下的標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大自主學習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將自身的思維放飛自由,大膽果斷地去探究數(shù)學學科中的發(fā)展史。
參考文獻:
[1]劉勇強.鄒議層次性教學體驗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東北師范大學教師,2016(22).
[2]朱豐堅.情境活動應用—淺談層次性體驗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參考,2012(08)
[3]林家俊.小學數(shù)學分層教學在教學中的應用[J].學園.2013(15).
[4]李佳.層次性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山西師范大學,20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