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紅斌
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說,“學會”和“會學”是2個不同的層次?!皩W會”重在掌握知識和技能,表現(xiàn)為一種結(jié)果;“會學”則重在掌握方法,體現(xiàn)為一種能力。教學的最終目標之一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即“會學”,文化課如此,體育教學也不例外。《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指出:“通過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增強體能;學會學習和鍛煉……”課程理念第3條也提出:“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庇纱丝梢姡墩n標》將學會學習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怎樣讓學生學會體育與健康的學習呢?筆者認為掌握科學合理的方法是關鍵。要讓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方法意味著教師要“教方法”。《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改變傳統(tǒng)單純地以技術為主線構(gòu)建單元的思路,開創(chuàng)性地提出“技術、體能、運用”三維度構(gòu)建單元的策略,以“方法”為教學內(nèi)容開展課堂教學。針對“技術”維度,將教學內(nèi)容表述為“某某動作(技術)方法”;針對“體能”維度,將教學內(nèi)容表述為“某某動作(技術)練習方法”;針對“運用”維度,將教學內(nèi)容表述為“某某動作(技術)運用方法”。也就是將課程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以動作(技術)方法、練習方法和運用方法為主的教學內(nèi)容,從“教方法”入手,打造“會學”的體育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依據(jù)本次活動的主題,慈溪團隊根據(jù)《綱要》精神,對《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配套教師用書》中提供的單元計劃進行改進,并從中抽取2節(jié)課進行了課堂展示。在這里,筆者就什么是“方法”、怎樣設計“方法”、怎樣“教方法”、“教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等方面,并結(jié)合2節(jié)展示課,談一點思考和體會。
一、什么是“方法”
所謂“方法”,通俗地說就是在人們有目的的行動中,通過一連串有特定邏輯關系的動作完成特定的任務。指引這些有特定邏輯關系的動作所形成的集合整體就稱之為一種方法。從這個定義中,可以看到方法是行為方式(行動、動作),首先是有目的的行動,然后是通過一連串有特定邏輯關系的、完成特定任務的動作。
二、怎樣設計“方法”
設計好“方法”是教好“方法”的前提。以“方法”為教學內(nèi)容開展課堂教學,“方法”的設計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根據(jù)目標統(tǒng)領內(nèi)容的原則,首先要根據(jù)《課標》及《綱要》要求,在分析教材和學情的基礎上確立單元目標,然后根據(jù)項目特點,結(jié)合技術、體能、運用3個維度安排課時,圍繞單元目標,開展“方法”的設計。由于“方法”的設計沒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據(jù)各種因素綜合考慮,因此,這里只能結(jié)合各維度談一點基本思路。
1.技術維度的“方法”設計
技術維度相當于新授課,根據(jù)《課標》,主要讓學生學習動作(技術)方法,如,本次活動對象是水平一的學生,相對應的是“某某動作方法”。具體到籃球拍球,應該是“籃球拍球的動作方法”,主要包括身體姿勢、手臂動作、球的落點、手腳協(xié)調(diào)配合等幾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和安排課時,設計好學生所要學的動作方法。
2.體能維度的“方法”設計
體能維度相當于練習課,相對應的是“練習方法”。“練習方法”的設計包含2個方面:對已學技術動作的鞏固和提高的練習方法;用該教材內(nèi)容發(fā)展體能以及該教材內(nèi)容本身所需體能的練習方法。如,本次活動教材內(nèi)容為籃球《多種形式的拍球游戲及綜合游戲》,在設計練習方法時要圍繞拍球這個核心,在多種形式上下功夫。如,在拍球時的不同身體姿勢、不同力量、速度、方向、路線、節(jié)奏等的變化方面上,通過單一或組合的練習,讓學生豐富身體體驗,充分感知籃球特性,提高練習興趣,發(fā)展體能。同時通過多種形式拍球和跑、跳、投等運動相組合,設計出籃球運動本身所需體能的練習方法。
3.運用維度的“方法”設計
運用維度相當于復習課,是更高要求的復習、鞏固和提高,相對應的是“運用方法”。主要通過組合練習及情境模擬等,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本次活動單元計劃中運用維度共有5課時,每課時都設計安排了組合練習和對抗練習,如,進行籃球拍球和拋接球搶斷比賽,模擬籃球?qū)崙?zhàn)情境,對學生籃球拍球和拋接球的運用能力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4.“方法”的設計要體現(xiàn)項目特征
不管哪個維度的“方法”,在設計時都要結(jié)合項目特征,體現(xiàn)項目特點。如,本次活動慈溪團隊設計的單元計劃中,體能維度練習方法采用移動拍球、移動拍球搶位、原地拍球+接向上反彈球等。運用維度運用方法采用拍球搶斷球?qū)?、左右手拍?行進間拍球+拋接球、拋接+移動換位+防守等,無不體現(xiàn)籃球項目的開放性、對抗性、集體性、趣味性、綜合性等特點,為學生后續(xù)的籃球?qū)W習打好基礎。
5.“方法”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
本次上課對象是水平一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應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練。同時以籃球為載體發(fā)展學生的各種運動能力,如,速度、靈敏、力量、協(xié)調(diào)等,適當滲透籃球基本動作方法和要求,不要過多關注動作細節(jié)。在游戲的同時還要多采用比賽的方法,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每種“方法”的設計要有一定的量和次數(shù),讓學生練深、練透。
三、怎樣“教方法”
“以方法為教學內(nèi)容”是近年來《綱要》建設與教學改革的重點。那么“方法”該怎么教呢?根據(jù)浙江省體育教研員余立峰老師的建議,主要做好以下幾點:要教“方法”本身要求怎么做;要教為什么要這樣做;要教如何去做、如何去用。如,在《籃球:多種形式拍球的練習方法3》一課中,在教“原地拍球接自己的球練習方法”時,向?qū)W生提問:“怎樣才能拍得高?”學生踴躍回答:“要拍球的正上方,要用力拍。”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提問,卻回答了如何做、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問題(拍得高才能接得穩(wěn))。一般教師重點關注的是“方法”本身要求怎么做,而忽略了為什么要這樣做、如何去做、如何去用這幾方面的問題。又如,《籃球:多種形式拍球的運用方法4》一課中,在2對1對抗賽中,執(zhí)教教師不但教學生“2對1的對抗方法”本身怎么做,同時還教學生怎樣防有球?qū)W生、怎樣防無球?qū)W生、為什么通過防無球?qū)W生也能取得比賽的勝利等,較好地體現(xiàn)了為什么這樣做、如何去做、如何去用的問題。
對于“教方法”的策略及組織保障方面的建議,余立峰認為:“教方法”應以傳授為主,需反復操練;多設置問題,多設置游戲和比賽;要帶著問題去練;要有相對完整的練習時間,每項(方法)不少于2分鐘,每節(jié)課集中講解不超過3次;最好要有2人組成固定的伙伴作為小組練習的基本單位。
除了以上一些建議外,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要有“方法”意識,不管教動作(技術)方法,還是練習方法和運用方法都要具有針對性、邏輯性和完整性。“教方法”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學的效果,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實現(xiàn)學生從“學會”向“會學”的轉(zhuǎn)變。
四、反思
以“方法”為教學內(nèi)容促進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使教師的教實現(xiàn)“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轉(zhuǎn)變”;使學生的學實現(xiàn)從“學會”向“會學”的跨越。隨著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能力都會得到加強,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體育鍛煉習慣等也會逐步形成。“教方法”的同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去思考、去練習,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敖谭椒ā备淖兞藗鹘y(tǒng)以技術為本的教學思路,促進了技能和體能的有機融合,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了學生運動能力的有效提升。當然,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如,在教學中,“教方法”的“方法味”還不濃,還需要在“方法”的設計和怎樣“教”上下功夫,期待大家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 [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3]余立峰.浙江省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指導綱要配套教師用書(水平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8.
[4]余立峰.基于方法是教學內(nèi)容的教學改進行動[J].中國學校體育,2017(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