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麓山寺,小月亮坪之上,一位英雄長眠于此。一塊高約10米的塔形碑柱,如劍指蒼穹,像極了他一生的寫照。他是黃興,一個寡言重行的人;他將畢生的情感和智慧,化作“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的行動力,留在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
黃興,原名軫,改名興,字克強,一字廑午,號慶午、競武,1874年10月25日出生于長沙府善化縣高塘鄉(xiāng)(今長沙縣黃興鎮(zhèn))一個名門望族。1902年,他被選派赴日本東京宏文學院速成師范科留學,成為這批留學生中唯一的湘籍學生。
1903年,為抗議沙皇俄國侵占中國東北,黃興與同學200余人組織拒俄義勇隊。他在拒俄運動中看清了清廷的腐朽與反動,憤慨地指出:“中國大局,破壞已達極點。今而后惟有實行革命,始可救危亡于萬一耳?!蓖?,黃興歸國,賣掉自家36畝莊園,用這筆經(jīng)費與陳天華、宋教仁、章士釗等人在上海創(chuàng)立了華興會,眾人公推黃興任會長。1904年11月,黃興計劃舉行華興會的第一次起義,在湖南督撫為慈禧舉行的七十歲大壽壽辰慶典的那一天,將炸彈秘密安裝在朝拜的桌子下,等眾官朝拜之時送他們上西天??上В髞碜呗┝孙L聲,起義還沒開始就失敗了。
黃興被迫東渡日本,孫中山此時也在日本,歷史讓兩位偉人走到了一起。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由孫中山擔任同盟會總理,黃興擔任庶務。同盟會的成立,加強了革命力量的團結和統(tǒng)一,使中國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在同盟會成立后,黃興主要從事策反、組織武裝起義等活動,為進行武裝斗爭準備力量。1911年4月,廣州起義爆發(fā),黃興作為起義的總指揮,勇敢無畏,身先士卒,親自擔任了進攻兩廣總督衙門的指揮工作,在起義過程中英勇負傷;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黃興于28日趕到武漢,作為革命軍戰(zhàn)時總司令,親赴前線指揮保衛(wèi)漢陽、反攻漢口的戰(zhàn)斗,率民軍在漢陽前線與清軍奮戰(zhàn)二十余日,功績卓著。
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黃興任陸軍總長。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后,重新組閣。南方各省和許多團體紛紛致電袁世凱,要求留任黃興為陸軍總長。但袁世凱不愿放松對軍隊的控制,命其親信段祺瑞任此職,另任黃興為無實權的參謀總長,黃興辭不就任。
1913年7月,孫中山興師討袁,“二次革命”爆發(fā)。14日,黃興由上海至南京,被推為江蘇討袁軍總司令。在“二次革命”失敗后,黃興流亡日本。
1914年,蔡鍔秘密籌劃討袁運動,他派專人送封密信給黃興,信中談及國內形勢及袁世凱陰謀稱帝的種種活動,并提出他自己準備秘密出走和在西南發(fā)難的計劃,征求黃興的意見。黃興接信后,立即命兒子黃一歐和秘書石陶鈞先后離美回國,參加討袁護國運動。在石陶鈞等協(xié)助下,蔡鍔從天津經(jīng)日本、上海、香港秘密抵達昆明,組織和領導了云南護國戰(zhàn)爭。護國戰(zhàn)爭進展順利,袁世凱在內外壓力之下,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數(shù)月后病逝。
1916年7月,黃興回到上海。10月10日,由于長期為革命事業(yè)而奔波,積勞成疾,黃興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黃興在上海去世,年僅42歲。孫中山親自主持了黃興的治喪活動。1917年4月15日,民國政府以國禮葬黃興于岳麓山,是日,天氣晴爽,長沙城內、湘江河岸上,“婦孺爭睹,人海人山,幾無隙地”,長沙市民傾城而出,禮送黃興魂歸故里。
黃興的一生,是“締造共和,首興義旗”的一生,是“數(shù)冒艱險,卒底于成”的一生,更是“功在國家,薄海同矚”的一生。他對歷史的貢獻正如章太炎先生所評價的:無公則無民國,有史必有斯人。
(執(zhí)筆:省委黨史研究室 高青 湖南日報記者 孫敏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