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茹
[摘 要] 我國高校兼職教師已經(jīng)成為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至今相關行政部門并未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導致高校在管理兼職教師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只能通過對兼職教師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管理、法制化管理來解決。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兼職教師;教師隊伍管理;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205-01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增長,社會對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職業(yè)教育作為高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也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隨著職業(yè)教育的大力發(fā)展,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數(shù)量規(guī)模不斷擴大,高職院校立足自身的辦學條件和專業(yè)發(fā)展需求,努力通過多渠道招聘兼職教師。兼職教師在高職教育中的地位和價值從“可有可無”的經(jīng)濟考量到“不可或缺”理性訴求的轉變已經(jīng)成為必然。對兼職教師的有效管理是解決好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的根本途徑,也是促進高職院校把教育辦好、把教育辦扎實的有效手段。但目前,高職院校對兼職教師的管理尚存在諸多問題。
一、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難于管理,教師素質參差不齊
由于辦學資金的限制,大部分高職院校迫于資金的原因,不得已降低辦學成本。低課酬為學校帶來了效益,但是同時也導致了學校教學質量差、高素質的兼職教師難于聘請的狀況。到目前為止,政府還沒有出臺針對兼職教師的聘任制度,使得各高校在聘任兼職教師時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往往是通過熟人介紹或朋友、同學等關系介紹。這種招募方式容易形成隱形的人際關系網(wǎng)絡。沒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很難保證教師的素質。甚至有些高職院校與兼職教師之間連聘任合同都沒有。如若發(fā)生教學事故要對兼職教師進行處罰時,兼職教師可找其他借口隨時離校,單方面終止授課行為,給院校帶來很不好的影響,同時兼職教師的合法權益也難以保障!
二、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個人才干和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
兼職教師的個人能力和才干不能很好地發(fā)揮,這在高職院校中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大多數(shù)兼職教師到高職院校授課,上課才來,下課后就離開,與學生幾乎沒有什么溝通。除了授課之外,兼職教師幾乎不參加高職院校的其他學術活動或文化活動,至于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制定、科研項目研究、專業(yè)課程開設或是教材的選定更是無從談起,且學校方也缺乏這方面的意識。由于兼職教師考慮到自身上課時間的充分利用,常常要求集中授課或是四節(jié)連排,這樣學生學習容易疲勞,聽課效率降低,也會導致兼職教師授課疲勞,對知識的講解不到位甚至是敷衍了事。高職院校聘任兼職教師多是按兼職教師的課時及職稱等級支付相應的課時薪酬。相當多的兼職教師是沒有在體制內的,所以很少有職稱晉升的機會,所以他們的課時費一直處于低擋位,對院校的薪資標準是非常不滿意的。兼職教師希望有課間休息或存放教材的辦公室或休息室,而院校卻不能做到??偟恼f來,由于各種客觀或人為條件的限制,兼職教師的潛能沒有得到充分地發(fā)揮,屬于人力資源的浪費。
三、相關建議
針對上述兼職教師隊伍管理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筆者想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和建議。
(一)為兼職教師個人職業(yè)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平臺
這個平臺的搭建需要政府、企業(yè)、院校的共同參與,就兼職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前景達成共識。首先,從國家層面上來講,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增加關于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的規(guī)定,為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管理提供法律依據(jù)。地方政府也要相應頒布地方性法規(guī),促進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使得高職院校、行業(yè)企業(yè)及兼職教師三方面承擔相應的權利,履行自己該承擔的義務,使兼職教師擁有合理合法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同感。
(二)加強兼職教師隊伍的培訓,為兼職教師的職業(yè)晉升提供相應的渠道
兼職教師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yè),缺少必要的教育教學素養(yǎng),為其補充一定的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及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必不可少的。而兼職教師本人也非常希望院校能夠給予他們一定的培訓,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院校對兼職教師的培訓能使他們成為有嫻熟教學技能的教師,這對院校教學質量的提升意義重大。
(三)建立兼職教師信息資源庫
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牽頭建立統(tǒng)一的兼職教師信息管理平臺,將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兼職教師的個人資料利用數(shù)據(jù)庫統(tǒng)一儲備,依據(jù)兼職教師職業(yè)、職稱、企業(yè)、院校成立兼職教師資源庫的管理部門,為高職院校廣泛物色優(yōu)秀的兼職教師。并將他們的學術背景、工作經(jīng)歷、業(yè)務水平、從事教育兼職情況、學校對其工作的評價等登記在冊,定期更新數(shù)據(jù)庫,實現(xiàn)兼職教師資源共享。
筆者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以自己的所見、所感,就兼職教師隊伍的這一管理問題提出的一些看法和提供的若干建議,難免有不足之處,愿向同行學習交流,為我國的高職院校的建設獻計獻策!祝愿祖國的職業(yè)教育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較高等教育:知識、大學與發(fā)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李露.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3]謝俊華.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4]曾朝霞.關于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的思考[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