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燕
[摘 要] 注意力是個體具有的維持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這種心理活動的能力,課堂上的注意是學習者全神貫注領悟教師講授的心理活動。就影響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的因素及如何吸引、保持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益做一些分析和探索。
[關 鍵 詞] 課堂;注意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61-01
在課堂上,學生能否集中注意力學習,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是什么因素分散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怎樣吸引和保持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方面起怎樣的作用,是每一個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了解、關注和研究的課題。
一、注意力集中是學習的基礎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個體具有的維持這種心理活動的能力。課堂上的注意是學習者全神貫注領悟教師講授的心理活動。從心理學角度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集中,一般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學生本身的注意能力,二是教師及其所傳授的知識對學生注意力的吸引。
大量的實踐和理論分析表明,學生的注意力與下列因素有關:(1)學習興趣。如果學生所學的知識索然無味,厭學、拒學等現(xiàn)象會隨之而來,就不可能對學習產(chǎn)生注意力,因此,在實際生活中,興趣往往是影響學生注意力指向的最重要因素。(2)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能力。在實際生活中,不僅人的差異是明顯的,不同性別、年齡的人群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群體差異。這些差異會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決定著不同的學生在同一課堂上有不同的學習注意力。(3)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一般知識基礎較好的學生在教師講課的內(nèi)容落后于自己已掌握的程度時,就可能分散注意力;知識基礎較差的學生在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超出自己的接受程度時,則因有一定的學習困難而分散注意力,甚至放棄學習。(4)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控制能力。這是以理智為基礎的注意力,即學生雖然對有些科目不感興趣,基礎差,但由于認識到對其未來的重要性,而在學習過程中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注意力,經(jīng)過不斷努力,能取得好成績。
二、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注意力的主要方法和途徑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對相輔相成的矛盾,注意力則是溝通矛盾雙方的重要橋梁。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正是通過學生的注意傳導到學生的頭腦中,學生則是通過對知識的注意接受知識和消化知識。因此,如何在課堂的教學中較好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講授的知識上,是教師教學工作的基本目的。
(一)科學地設計教學方案,使多數(shù)學生能夠注意
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傳授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在教學實踐中常會發(fā)現(xiàn),教師的水平并沒有多大差距,但是教學效果卻有明顯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是否運用了較好的傳授技巧。為了使課堂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生的興趣愛好、原有的知識基礎和技能基礎,并以此為基礎來確定教學目的、選擇教學策略、安排教學過程。
(二)盡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單調(diào)的課堂教學會使學生的注意力減弱甚至發(fā)生轉(zhuǎn)移,所以,課堂教學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在課堂上應針對不同的教學目的、內(nèi)容,組織靈活多樣的課堂活動。
(三)加強課堂紀律管理,保護學生的注意力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紀律起著保障作用,課堂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紀律管理,忽略這一管理,課堂上產(chǎn)生不良的課堂氣氛,必然要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如,老師在提醒或批評學生時,點事不點名并快速將目光移向別處,這不僅使受批評學生本人,而且使全體學生感受到老師尊重他們。制止課堂上不良行為的方法很多,可以突然發(fā)問、停講片刻、適當批評、個別交談等,只要老師酌情處理,管理就一定有成效。
(四)提高教師素質(zhì)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其講授的內(nèi)容應始終是學生注意的最終指向。一個教師能否起到這樣的主導作用,能否保持學生的注意力,還有賴于教師的素質(zhì)尤其是教師的心理素質(zhì)。
1.教師精通所教科目的知識和技能,并對新技術、新工藝等有廣泛的了解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比他在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多10倍、20倍,到了課堂上,能從大量的材料中挑最重要的來講”。
2.教法要多樣化
教學有法,也無定法,教師應善于正確處理“有法”和“無法”之間的矛盾,將行之有效的教法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jié)合。同時,積極關注當代教學研究成果,勇于實踐創(chuàng)新,隨教育對象、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nèi)容的變化而采用不同的教學法,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3.教師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教師在課堂上保持輕松愉快的心境,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愉悅的感情體驗,加強學生學習的隨意注意;教師在課堂上具有昂揚振奮的精神,可以造成一種生動、深刻、感人的精神氣氛,感染學生的情緒,使學生注意集中,積極思維,記憶深刻,反之,就會渙散學生的注意;教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親善、平靜與幽默的情緒,會使課堂氣氛有張有弛,同時,教師風趣幽默,講授一些富有哲理的內(nèi)容,會使學生聽過之后意味深長,不僅會認真聽課,而且會認真思考;教師在課堂上保持豁達開朗的心態(tài)可感染學生,化解他們內(nèi)心生活中的不滿、苦惱、憂愁、疑惑等,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
4.具備多種能力
一個合格的教師在課堂上應具備:清晰、準確的表達能力,語言簡練,重點突出;敏銳的觀察力,通過學生的表情、動作把握學生注意的指向和對所講授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以正確評價教學效果;簡明扼要且具有提示性的板書能力,布局合理,脈絡清楚;較強的專業(yè)技能和示范能力、操作能力、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用能力等。從能力上征服學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