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云 侯俠
[摘 要] 信息化教學在當今職業(yè)教育中已是大勢所趨,高職院校教師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已經(jīng)成為必然,以煤化工實訓教學為例,介紹信息化技術對教學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 鍵 詞] 煤化工實訓;信息化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0-0147-01
自從美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教育信息化這一概念,二十一世紀各國的教育改革把信息技術應用在教育領域作為重要的教學途徑。隨著我國經(jīng)濟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教育已經(jīng)在高職院校中不斷地進步和發(fā)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全面提升信息技術支撐和引領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能力,加快推進職業(yè)教育現(xiàn)代化,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y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7〕4號)提出“準確把握進一步推進職業(y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重要機遇與基本要求,全面落實推進職業(y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重點任務”。本文以煤化工的實訓教學為例,探索信息化技術對教學的影響。
一、信息化技術對煤化工實訓教學的影響
(一)信息化技術對煤化工實訓教學方式的影響
在以往的煤化工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學形式比較單一,主要是教師先通過多媒體講實訓的原理,之后教師通過現(xiàn)場示范實訓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這樣的教學方式枯燥乏味,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不高。隨著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化技術,實訓教學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首先是在實訓原理的講授上,煤化工工藝的原理相對復雜,而高職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接受起來相對困難。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錄制微課,課前發(fā)給學生預習,課上利用動畫等信息化手段,使枯燥的教學內(nèi)容變得生動起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的效果大大增強。其次是實訓操作過程,學生通過二維碼再現(xiàn)教師的操作示范。最后是課后,實訓課程建立相應的教學平臺,學生可以通過平臺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閱讀??傊?,在實訓課中引入信息化教學手段,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
(二)信息化技術對煤化工實訓學習方式的影響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實訓知識的獲取主要依靠教材、課件以及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和示范。引入信息化教學之后,學生的學習方式轉化為自主式學習、情境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學習方式。課前,實訓教師通過手機發(fā)布預習任務,學生通過平臺學習相關的內(nèi)容;課中,多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如VR、3D仿真等讓學生體驗身臨其境的操作;課后學生也可以利用手機回顧課上所學內(nèi)容。信息化的學習資源支撐了整個學習過程,使學生全情投入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師主導地位逐漸減弱的今天,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三)信息化技術對煤化工實訓考試方式的影響
煤化工實訓是一門理論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強的課程。所以在考核時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應該多加重視。信息化的教學模式為此種考核方式提供了有效的載體。課前學生通過手機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實訓過程中通過半實物裝置的開停車及事故練習進行考核,這樣有助于減輕教師的考核壓力,同時有助于考核的標準化。這樣的考核方法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
二、對信息化技術下煤化工實訓教學的幾點建議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信息化技術對煤化工實訓教學產(chǎn)生了很多積極、有利的影響??墒窃诿夯嵱柦虒W中,這些影響表現(xiàn)得并不那么明顯。因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教師對角色的重新定位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對知識的占有決定教師地位的權威性,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教學資源完全敞開,學生可以通過多條途徑獲取知識,教師再不是教學過程的主導者,而是扮演一個教學資源的提供者和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者,因此,教師應形成適應于新的信息化技術條件下的教學方法,比如怎樣利用新的技術實施個性化的教學。
(二)信息化條件下資源的更新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的資源也需要不斷更新。在煤化工實訓課程中,可以建立相應的教學平臺或教學資源庫來更新相關的知識或知識呈現(xiàn)的載體,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知識。
(三)信息化條件下評價方法的改革
在信息化條件下,傳統(tǒng)的考試方法已經(jīng)很難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因此在煤化工實訓教學過程中應該借用多種手段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比如學生課前預習的成績,課中練習的成績,甚至課后學習的情況都應該列入評價中。
總之,信息化技術的引用是現(xiàn)代高職教育的大勢所趨,其蘊含著“以人為本”“個性化培養(yǎng)”“學生中心”等先進的教育理念,并為先進教育理念的實現(xiàn)提供了技術、平臺、方法和認知工具。在高職煤化工實訓的教育中,我們借用信息化手段,將培養(yǎng)出更加適應社會的高素質(zhì)人才。
參考文獻:
胡先富.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職數(shù)學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專業(yè)教學研究,2011(5):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