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王娜
在墾利街道七村,說起“第一書記”李貽孔,村民們個個都會豎起大拇指。2015年,他到墾利街道七村進行幫扶。通過抓黨建促脫貧、辦實事促和諧,他用真情打動百姓,用發(fā)展造福百姓,用行動贏得稱贊。2015年以來,七村先后被區(qū)委、區(qū)政府、街道黨工委評為“先進黨支部”“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年度綜合考核先進村”“五星級平安村”“征兵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17年七村被列入省級“美麗鄉(xiāng)村建設示范村”。
他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超期服役”的第一書記“老李頭”。
建立堅強堡壘 凝聚發(fā)展合力
墾利煙草專賣局第一專賣管理所所長李貽孔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通過走訪調研,發(fā)現(xiàn)黨支部存在帶領群眾致富能力較弱,服務群眾意識較差的缺點,幾年來堅持以身作則,帶頭維護班子團結,帶頭執(zhí)行工作紀律,帶頭抓好工作落實,主動融入兩委班子,參加村兩委坐班執(zhí)勤工作。無論天晴下雨,他總在田間地頭和村內轉悠,村民們常常看見一個樸實憨厚的漢子不知疲憊地忙碌著……有時他到農家訪貧問苦;有時與相關部門聯(lián)系并解決村里難題;有時拿著本子收集群眾訴求,有時拎著書本蹲在田邊為群眾講解黨的政策;有時到孤寡老人、傷殘重病家庭家中送糧、送油、送藥;有時與村里青年學習黨章,培養(yǎng)入黨積極分子;有時與村兩委探討發(fā)展思路……更多的時候,總看到他為村集體事務和村民的日常事務前后奔走;總看到他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與村兩委班子扛起黨建、綜治、計生等工作任務。在他的帶動下,七村村“兩委”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和凝聚力不斷增強,黨員群眾的信任度和擁護度有了很大的提升,黨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進一步發(fā)揮。
注重產業(yè)幫扶 走共同富裕之路
走在七村的田間地頭,看著連成片的水稻,迎著撲鼻而來的稻香味,再次豐收的水稻讓李貽孔心中充滿著自豪。2015年以來,自從和村兩委確定進行水稻規(guī)模種植后,他的心就一直懸著,害怕萬一失敗了怎么辦?怎么向全村的老少爺們交代呢?為了讓村民擺脫靠天吃飯、收入低下的現(xiàn)狀,他幫助村里改造提升“優(yōu)質高效水稻種植科技生態(tài)示范園”。經過幾年的努力,各項基礎設施初步完善,形成了物資、插秧、管理、收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六統(tǒng)一”生產模式,并通過了有機認證、QS認證,申請通過了“入??凇迸拼竺咨虡?。2016年,他多次到區(qū)煙草專賣局進行協(xié)調,在城區(qū)設立“七村農副產品業(yè)務洽談處(展示廳)”,對“入海口”大米、“七蓮齋”蓮藕系列產品及雞、鴨、鵝蛋,蔬菜,粗布,熟食,五谷雜糧等十余個品種的產品進行設計包裝,并成功進入東營泰山1532商貿公司平臺進行銷售。村民年平均收入從2015年的11000元增加到現(xiàn)在17000元,村集體收入增加到現(xiàn)在的20萬元,村民們高興地說:“這些都是‘第一書記給我們帶來的?!?/p>
真心實意幫扶 “進村”到“進心”
腳踏實地的工作是基礎,擔任“第一書記”,村里的工作千頭萬緒,從黨建幫扶到村級重大事務,從壯大集體經濟到增加村民收入,從維護社會穩(wěn)定到新農村建設,都承載著黨和政府的殷切期望,李貽孔要時刻認清自己的身份,撲下身子、放下架子、擺正位子、找準角色、融入群眾,才能把工作做好。他帶著對老百姓的深厚感情開展幫扶工作,從“進村”到“進心”。李貽孔認為,只有真心對他們,他們才會有話對你說,有事讓你做,才能和你真心交朋友,才不拿你當外人。走在七村大街上,總會遇到鄉(xiāng)親們用淳樸的方言對他說:“老李頭,來俺家吃飯唄!”每當聽到這些充滿深情的話,他心里就有一種自豪感。放下架子,鋪下身子,不擺官腔,高興時和他們談笑風生,遇到困難時及時幫助,盡量消除與村民的距離和隔閡,這樣他才會和村民一條心,村民們才會有話對他說,有困難時請他幫助。這是鄉(xiāng)親們沒有把他當外人,也是對他最好的表彰。當“第一書記”的任職到期時,村里的百姓拉著他的手遲遲不放,深情地說:“老李頭,留下來吧,當我們七村的榮譽村民吧!我們需要你帶領我們繼續(xù)致富。”就這樣,“老李頭”的任職又延長了……
時光流逝,在“老李頭”的履歷上,駐村的日子又一次被徐徐翻開。每一個嶄新的清晨,他像往常一樣,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向著他為村級發(fā)展規(guī)劃既定目標起航。
(編輯/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