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雯
[摘 要]西紅柿有著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但是它易感染各種疾病,在栽培過程中的病蟲害危害,帶來一定的影響和生產(chǎn)損失,本文詳細介紹了西紅柿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灰霉病、葉霉病的病害特征以及相應(yīng)的防治方法。
[關(guān)鍵詞]西紅柿;防治;早疫病;晚疫??;病毒??;灰霉??;葉霉病
[中圖分類號]S436.412 [文獻標識碼]A
西紅柿,亦稱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茄科番茄屬(Solanaceae)。番茄原產(chǎn)于南美洲地區(qū),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維生素、礦物元素和纖維素,有抗衰老、減少癌癥發(fā)生的功效,在醫(yī)療、食品、保健等領(lǐng)域有著巨大的發(fā)展前景?,F(xiàn)于我國南北廣泛栽培。然而由于病蟲害的發(fā)生使得西紅柿產(chǎn)量及質(zhì)量下降,造成經(jīng)濟損失,現(xiàn)將列舉西紅柿的常見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1 早疫病
一般發(fā)病率約為10%~30%,嚴重地塊可達100% ,西紅柿苗期直至成熟期均可發(fā)病,早期枯萎病最早的癥狀是小、變黑、壞死的病變,通常在葉子上的下部,隨著植物的衰老而向上蔓延,嚴重時可危害葉、莖和果實。造成落花、落果、落葉、斷枝等。
影響早疫病發(fā)生和流行的因素中氣象因素影響最大,特別是相對濕度對病害流行的影響,在42%~89%范圍內(nèi)均可發(fā)病。
防治方法:播種前先用52℃的恒溫溫水浸種30 min,或用0.1%硫酸銅溶液浸種5 min,后石灰水浸泡種子,清水洗凈;真菌的毒性活性的殺菌劑: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和氯氧化銅均能有效地降低西紅柿早疫病的發(fā)生。
2 晚疫病
西紅柿苗期至成株期的地表部分都能被侵染,從植株的葉尖或葉緣開始,由下至上,會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暗綠色水浸狀的病斑,并逐漸由暗綠變褐。其中葉片受害最甚,嚴重時果實亦受害。在潮濕的情況下,病斑能夠迅速擴展,并且產(chǎn)生少量白霉,這可以作為與早疫病、條斑病毒病相區(qū)別的特征。
低溫(18℃~20℃)高濕病害,溫度是決定能否發(fā)生病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濕度對疾病擴散起著重要作用。在保護地秋末、南方山區(qū)7月前后的多雨陰天和早春棚室溫度達16℃,南方4、5月,北方6、7月,均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防霜凍造成傷口,而使晚疫病病菌入侵;栽培期藥劑可選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72%錳鋅·霜脲可濕性粉劑的稀釋液等。
3 病毒病
病毒病已成為僅次于真菌病害的番茄第二大病害,其主要有花葉型、黃頂型、蕨葉型、卷葉型、條斑型。受害田常減產(chǎn)30%-40%,且受到侵害后果實品質(zhì)下降。
其主要侵染方式為汁液,通過傷口入侵,也可附著在種子、土壤中的病殘體,亦可通過蚜蟲傳染。高溫干旱與病毒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同時病毒病的毒源有周期性變化。
防治方法:此病一旦感染,其藥劑防治基本無效,因此需堅持以預(yù)防為主,嚴格對土壤、種子(10%磷酸三鈉溶液)進行消毒處理;加強田間防治,及時清除雜草;可用3.85%的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稀釋500倍為最佳防效,除使用藥劑防治外,還要注重蚜蟲的防治,可用50%消菌靈或848消毒液治蚜,以提高西紅柿的產(chǎn)量。
4 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作為番茄生產(chǎn)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減產(chǎn)量一般在20%~30%,嚴重的甚至高達50%以上?;颐共〔【饕槍ξ骷t柿的花和果實?;颐共е氯~片引起V字形病斑,由葉片底部向葉內(nèi)形成不規(guī)則病斑;葉片中部形成圓形輪紋斑;危害葉柄使其折斷;引起莖部及莖基部腐爛,造成植株萎蔫,果面上形成“花臉斑”,造成花、果實腐爛。
低溫、高濕是其發(fā)病的必要條件,對于疾病發(fā)生的偏好溫度是18℃~24℃,相對濕度超過90%。
防治方法: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的可濕性粉劑與干細土混合后進行床土消毒;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園病葉和病果,對工具進行消毒,避免人為傳播;合理施肥,施用腐熟有機肥;加強通風管理;發(fā)病初期可使用0.1%蘸花藥液加入速克靈進行防治。常用防治劑有百菌清、速克靈的可濕性粉劑稀釋液等。棚內(nèi)可進行噴霧(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稀釋液)、煙熏(5%的百菌清煙霧劑或3%噻菌靈煙霧劑)4~6天進行綜合防治。
5 葉霉病
葉霉病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番茄病害,俗稱“黑毛病”,其可造成西紅柿減產(chǎn)20%~30%,因此必須加以防治。發(fā)病后植物的果實、葉片和葉柄均可受害,其中以葉片為主,初期葉片背面有白色霉斑,呈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狀,隨后病斑逐漸擴大,葉片褪綠變黃,嚴重時,可使全葉枯黃、卷曲,在濕度較大時葉片正反面均可長霉斑。
葉霉病菌主要是以菌絲體在病殘體上越冬,來年侵染。濕度是番茄發(fā)病的重要條件,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濕度越大越易發(fā)病。
防治方法: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理田園,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捉高植株抗病力,注意通風時間和次數(shù)降低濕度??捎?0%的甲基硫菌靈800~1 000倍液進行藥劑防治。目前,Cao G等人經(jīng)過研究后提出生物農(nóng)藥和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兩種有前景的生物保護途徑。
6 結(jié)語
Zhang S L等人經(jīng)過調(diào)查得出,動態(tài)和日光溫室番茄病蟲害的危害表現(xiàn)有35種病和番茄16種害蟲,其中主要是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葉霉病(Cladosporum fulvum Cooke)、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晚疫?。≒hytophthora infestans Bary),花腐病、斑潛蠅(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溫室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 West wood)。由于殺菌劑會對人類和動物容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和健康危害。對于西紅柿的各類病害其大多都可選用抗病品種,提高作物抗病能力;與非茄科作物實行年輪作、倒茬;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消毒;加強田間管理等方法進行有效的防治。
[參考文獻]
[1] 鐘彩霞.番茄的營養(yǎng)成分及保健作用[J].內(nèi)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11(22).
[2] 李保聚,朱國仁.番茄灰霉病發(fā)展癥狀診斷及綜合防治[J].植物保護,199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