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的時候特別盼望過年。
除夕這天下午,女人們帶著女孩子在家包餃子,男人們帶著男孩子去給祖先上墳。而這上墳,其實就是去邀請祖先回家過年。上墳回來,家里的堂屋墻上,已經(jīng)掛起了家堂軸子,軸子上畫著一些古人,還有幾個像我們在憶苦戲里見到過的那些財主家的戴著瓜皮小帽的小崽子模樣的孩子,正在那里放鞭炮。軸子上還用墨線起好了許多的格子,里邊填寫著祖宗的名諱。軸子前擺著香爐和蠟燭,還有幾樣供品。無非是幾顆糖果,幾片餅干。講究的人家還做幾個碗,碗底是白菜,白菜上面擺著幾片油炸得焦黃的豆腐之類。不可缺少的是要供上一把斧頭,取其諧音“福”字。這時候如果有人來借斧頭,那是要遭極大的反感的。院子里已經(jīng)撒滿了干草,大門口放一根棍子,據(jù)說是攔門棍,攔住祖宗的騾馬不要跑出去。
那時候不但沒有電視,連電都沒有,吃過晚飯后還是先睡覺。睡到三星正晌時被母親悄悄地叫起來,穿上新衣,感覺到特別神秘,特別寒冷,牙齒嘚嘚地打著戰(zhàn)。家堂軸子前的蠟燭已經(jīng)點燃,火苗顫抖不止,照耀得軸子上的古人面孔閃閃發(fā)光,好像活了一樣。院子里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仿佛有許多的高頭大馬在黑暗中咀嚼谷草。—如此黑暗的夜再也見不到了,現(xiàn)在的夜不如過去黑了。這是真正的開始過年了。這時候絕對不許高聲說話,即便是平日里脾氣不好的家長,此時也是柔聲細語。至于孩子,頭天晚上母親已經(jīng)反復(fù)地叮囑過了,過年時最好不說話,非得說時,也得斟酌詞語,千萬不能說出不吉利的話,因為過年的這一刻,關(guān)系到一家人來年的運道。
那時做年夜飯不能拉風(fēng)箱—呱嗒呱嗒的風(fēng)箱聲會破壞神秘感—因此要燒最好的草,棉花柴或者豆秸。我母親說,年夜里燒花柴,出刀才,燒豆秸,出秀才。秀才嘛,是知識分子,有學(xué)問的人。但刀才是什么,母親也解說不清。大概也是個很好的職業(yè),譬如武將什么的,反正不會是屠戶或者是劊子手。因為草好,灶膛里火光熊熊,把半個院子都照亮了。鍋里的蒸汽從門里洶涌地撲出來。餃子下到鍋里去了。白白胖胖的餃子下到鍋里去了。每逢此時我就油然地想起那個并不貼切的謎語:從南來了一群鵝,撲棱撲棱下了河。餃子熟了,父親端起盤子,盤子上盛了兩碗餃子,往大門外走去。男孩子舉著早就綁好了鞭炮的竿子緊緊地跟隨著。父親在大門外的空地上放下盤子,點燃了燒紙后,就跪下向四面八方磕頭。男孩子把鞭炮點燃,高高地舉起來。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父親完成了他的祭祀天地神靈的工作?;氐轿葑永铮赣H、祖母們已經(jīng)歡聲笑語了。
神秘的儀式已經(jīng)結(jié)束,接下來就是活人們的慶典了。在吃餃子之前,晚輩們要給長輩磕頭,而長輩們早已坐在炕上等待著了。我們在家堂軸子前一邊磕頭一邊大聲地向被磕者報告著:給爺爺磕頭,給奶奶磕頭,給爹磕頭,給娘磕頭……長輩們在炕上響亮地說著:不用磕了,上炕吃餃子吧!晚輩們磕了頭,長輩們照例要給一點磕頭錢,一毛或是兩毛,這已經(jīng)讓我們興奮得想雀躍了。年夜里的餃子是包進了錢的,我家原來一直包清朝時的銅錢,但包了銅錢的餃子有一股濃烈的銅銹氣,無法下咽,等于浪費了一個珍貴的餃子,后來就改用硬幣了?,F(xiàn)在想起來,那硬幣也臟得厲害,但當(dāng)時我們根本想不到這樣奢侈的問題。我們盼望著能從餃子里吃出一個硬幣,這是歸自己所有的財產(chǎn)啊,至于吃到帶錢餃子的吉利,孩子們并不在意。有一年我為了吃到帶錢的餃子,一口氣吃了三碗,錢沒吃到,結(jié)果把胃撐壞了,差點要了小命。
過年時還有一件趣事不能不提,那就是裝財神和接財神。往往是你一家人剛剛圍桌吃餃子時,大門外就起了響亮的歌唱聲:財神到,財神到,過新年,放鞭炮。快答復(fù),快答復(fù),你家年年蓋瓦屋??禳c拿,快點拿,金子銀子往家爬……聽到門外財神的歌唱聲,母親就盛上半碗餃子,讓男孩送出去。扮財神的,都是叫花子。他們提著瓦罐,有的提著竹籃,站在寒風(fēng)里,等待著人們的施舍。這是叫花子們的黃金時刻,無論多么吝嗇的人家,這時候也不會舍不得那半碗餃子。那時候我很想扮一次財神,但家長不同意。我母親說過一個叫花子扮財神的故事,說一個叫花子,大年夜里提著一個瓦罐去挨家討要,討了餃子就往瓦罐里放,感覺到已經(jīng)要了很多,想回家將百家餃子熱熱自己也過個好年,待到回家一看,小瓦罐的底兒不知何時凍掉了,只有一個餃子凍在了瓦罐的邊緣上。叫花子不由得長嘆一聲,感嘆自己的命運實在是糟糕,連一瓦罐餃子都吃不上。
現(xiàn)在,如果愿意,餃子可以天天吃,沒有了吃的吸引,過年的興趣就去了大半,人到中年,更感到時光的難留,每過一次年,就好像敲響了一次警鐘。沒有美食的誘惑、沒有神秘的氣氛、沒有純潔的童心,就沒有過年的樂趣,但這年還是得過下去,為了孩子。我們所懷念的那種過年,現(xiàn)在的孩子不感興趣,他們自有他們的歡樂的年。
(選自《莫言作品精選》,有刪節(jié))
和冰心的《童年的春節(jié)》一樣,這篇文章寫的也是作者小時候的“年”。作者小的時候,經(jīng)濟沒有今天發(fā)達,人們在物質(zhì)上沒有今天富有,生活水平?jīng)]有今天高,然而人們對于過年、對于傳統(tǒng)習(xí)俗的重視卻并不亞于今天,這從這篇文章對除夕那天人們言行舉止的一系列描述中可以看出來。作者以不乏幽默的文字,詳細地描寫了自己小時候過年的種種情景,表達了對過去過年時光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