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前,我們就談過一次“共享”(見2016年4月刊《共享工作新時代》)。那時,“共享經濟”還是新鮮詞語。
如今,各個行業(yè)都在發(fā)生共享,從共享辦公,到共享住宿、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平臺……“共享”在國內開展得熱火朝天,不時還引發(fā)出一些爭議。今天我們談論“共享”,不再停留在某一個具體的空間或物質上,而是通過共享,連接起人們的經驗、興趣甚至心靈!而這些升級了的共享經濟形態(tài)更需要被好好設計,如何鼓勵人們分享?如何保有隱私?如何激發(fā)整個街區(qū)的共享精神?……這些看似抽象的問題到了善于觀察生活的設計師毛里,就都不是問題了。設計,可以讓共享更美好,而分享,注定會讓生活更美好。
打磨場·共享際 共享社區(qū)
建于100多年前的義成旅店曾是京城前門腹地的黃金下榻地,在這座帶著鮮明法式古典主義的小洋樓里,陌生來客穿過紅柱綠荷邊的圍廊,廳堂的伙計在天井底部招呼著,曾幾何時,流動著無數人間故事。隨著歲月流逝,房子留了下來,熱鬧沉睡了。直到共享辦公空間“優(yōu)客工場”的創(chuàng)始人毛大慶發(fā)現(xiàn)了這塊寶地。
作為北京最早的聯(lián)合辦公發(fā)起人之一,毛大慶被譽為“中國共享辦公之王”。在多年運營共享空間的實踐中,他發(fā)現(xiàn):“一座城市中大約有三種人群:原住民、新移民還有‘通過人群,要使得這些人共榮,就需要不同的空間來組織他們的行為?!庇谑?,毛大慶又創(chuàng)辦了比優(yōu)客工場這類單一共享辦公空間更為多元、融入了各種共享生態(tài)的“共享際”。在此之前,他已經在京城多處開設了共享際,主要吸引各類新興有趣的企業(yè)與品牌入駐,為他們提供辦公、居住、商業(yè)及活動空間,同時對外開放,大家都可以在這里吃住玩樂。在選址上,共享際也特別鐘情一些本身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空間,也就難怪毛大慶一眼相中了義成旅店所在的胡同:“北京的傳統(tǒng)胡同是共享際最理想的落腳點,可以讓傳統(tǒng)文化和新文化彼此滲透與激勵?!?/p>
步入改造一新的共享際,主樓的辦公區(qū)可容納100余個工位,室內幾乎被完整保留了建筑原貌。同時,入口處與休息區(qū)的高飽和紅色墻面,以紅色霓虹燈管打造的“5Lmeet”標志,以宣武門、廣安門等老皇城坐標命名的辦公間,也在摩登中回應著舊曰京城特色。但在這些光鮮的表面背后,毛大慶和他的團隊可是經歷了一場相當復雜的“手術”。他們初期在設備、翻新管線等基礎工程上大費周折,“這可比重新蓋一座房子麻煩多了!”不過他也從中發(fā)現(xiàn)了商機:“老房子改造是一門技術活兒,設計、工藝、施工都需要層層把控,我認為將來這會形成一門行業(yè)”。與辦公樓約100米之隔的便是由老瑞華染行改造而成的共享際居住區(qū)。這座三進式院落最初是建筑師張永和負責改造的,經由一條狹長的走廊走入深院,后部分為兩個獨立的院子,14間憑掃碼入駐、Loft結構的客房依次相連。單間客房約計30平方米,卻以簡約、舒適的設計滿足休憩需要。這里推崇居住設施共享,因此餐飲、洗衣等雜務都集中在公共餐廳與洗衣房,這也令社交可以隨時在公共區(qū)域展開,頗有幾分舊時大院的人情冷暖。入駐共享際的企業(yè)還常常在此舉辦向所有人開放的工作坊、講座等活動,也令這里的住客更能找到“家”的感覺。
隨著共享際落成,從今年春天開始,這片沉寂多時的老街區(qū)有了些變化——本地居民們偶爾會駐足在義成旅店門口,望著出入新開張咖啡館的年輕人;或向前溜達一陣,好奇地去老染行里挑些正在販售的杯子;他們也漸漸習慣在這里看到各式各樣的人,并且不時互相聊起天來:做金融的證券小子在這兒上班,花藝師來開工作坊,跑馬拉松的偶爾穿街而過……昔日的熙攘之氣就這樣漸漸復蘇了。
相比“優(yōu)客工場”,共享際在聯(lián)合辦公之上開拓出居住、玩樂以及社群運營的維度,更讓“每個人都成為這共享空間里的主角?!币驗樵诿髴c看來,“如今,人在城市中變得渺小,但是人與空間的尺度應該是親切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空間的主人。我相信這種狀態(tài)正在回歸”。他在打造這種“親切”尺度上也不遺余力。每一家共享際都兼顧所在區(qū)域的人群特色,因地制宜地策劃、設計功能區(qū)。比如,位于國貿的共享際設有游戲廳,緩解了CBD快節(jié)奏的商務氣息;在駐扎了不少創(chuàng)意產業(yè)園區(qū)的長陽共享際,納入了體育場、游樂設施,營造出開放的樂園氛圍,讓靈感在玩樂中釋放;郭公莊的共享際則因周圍居民區(qū)集聚,設有親子家庭空間、商場與影院……無不將人與人、人與社區(qū)、人與城市緊密連接在了一起。
URSIDE Hotel&Cafe旅居社交
悄悄開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一側的一棟三層樓房里,沒有任何酒店星級評定,也沒有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尚未正式營業(yè)的URSIDEHotel&Cafe(有在)就已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原來,他們大部分都是URSIDE創(chuàng)始團隊在過去3年中積累下來的熱情粉絲。
早在20i5年,URS[DE的5位創(chuàng)始人好友嘗試將上海里弄建筑改造為可通過愛彼迎(Airbnb)平臺短租的房屋。平日里,他們分別從事結構工程、建筑、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和奢飾品物流工作,因此在改造、設計和運營房屋上各有所長。首套房屋上線后,他們就獲得了愛彼迎“超級房東”的榮譽,漸漸有了一批追隨他們的客人,客人之間還形成了一種無形的默契。比如就曾有客人自行發(fā)起“為下一位住客留禮物”的接龍。從這種人與人之間自發(fā)的分享行為中獲得啟發(fā),5位好友萌發(fā)了做一個既能保留共享精神,又不同于傳統(tǒng)酒店的空間的念頭,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旅居體驗。這也是他們如今將URSIDE的主旨定義為“for living not for staying(為了居住而非停留)”的原因。
從經營愛彼迎短租房屋的經驗中獲得的關于共享的深層次思考成為貫穿整間URSIDE的內核。在創(chuàng)始團隊看來,如今的“共享”早已突破傳統(tǒng)意義上某一個具體的形態(tài)或物件。它不再只是指共同享用一輛自行車、一個房間,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個人愛好及經驗的分享?!拔覀兏膭钤趥€人無形的生活與精神世界層面上的共享?!?/p>
為了實現(xiàn)從空間到精神上的共享,負責酒店設計的URSIDE Design團隊花足了心思。從復古紅磚外墻的樓房一側入口進入URSIDE后,空間的趣味性和多樣性一目了然。整個一層空間沒有任何固定隔斷,甚至一改傳統(tǒng)酒店的大堂形式,沒有任何被明顯劃分的功能區(qū)域。在原有工業(yè)風格的水泥建筑結構的包圍下,錯落有致地擺放著沙發(fā)、卡座、長桌,而且沒有兩件是一樣的。人們可以隨意在這里會談、工作、社交、用餐……沙發(fā)后放著一排排擺滿圖書的半人高書柜,猶如圖書館一般,吧臺后則是裝滿精釀啤酒的冷柜,客人可以隨時自行打開享用?!拔覀兿Mㄟ^創(chuàng)造大量公共空間,鼓勵人們的共享行為。與此同時,我們提供的服務是滿足酒店標準的?!?/p>
在大堂另一側,13間猶如樹屋的SOLO客房錯落有致地圍繞成一個小群落。集裝箱般的房間外部色彩鮮艷,內部則仿佛列車軟座車廂,設有床鋪、簡單的書桌椅,并配有投影。這些房間都沒有客廳與浴室,人住的客人需要共享一層的公共空間、衛(wèi)生間及淋浴間。與此同時,房間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溫、隔聲等技術支持,并且整個“群落”擁有三條不同的動線路徑,保證了入住客人的私密性。不久前,還有學生租借這里作為工作坊使用,躲進客房就能分組進行腦力風暴,走出房間又能進行集體討論。這種猶如膠囊的房間結構是URSIDEDesign的獨創(chuàng),通過預制生產的方式,還能靈活用于其他室內空間。
空間二、三層則設有帶浴室的獨立客房。受建筑本身的結構限制,這里幾乎沒有一樣的房型。不過,所有房間都有一樣的設計宗旨:“我們希望客人在這里獲得各種生活體驗,而不僅僅是簡單的洗澡和睡覺?!币虼?,不同于傳統(tǒng)酒店,床不再是客房中占據最大面積的主角,每個房間都設有工作臺、大沙發(fā)、廚房吧臺,自然地引導人們體驗各種居住模式。每間房間都掛著一件URSIDE Design精心設計的連帽浴袍,“希望客人們可以穿上它下樓用餐、聊天,就像在家里一樣!”對于部分采光不佳的客房,設計師采用玻璃磚作為外墻,巧妙地引入室外光線。而在室外走廊上,他們計劃放上大沙發(fā),將生活場景從房間內延伸出來,令住客能在不知不覺中坐在走廊里就聊天。此外,走廊盡頭還設有開放式的公共洗衣房,并擺放了售賣飲料和生活日用品的自動販賣機?!霸趪?,住在同一個街區(qū)的年輕人經常在洗衣房里社交,我們也想為客人創(chuàng)造出更多相遇、相處的機會?!?/p>
除了通過設計來促進共享行為,URSIDE創(chuàng)始團隊還發(fā)起了網絡眾籌,希望找到價值觀趨同的同道中人共同發(fā)展這里。他們還在計劃創(chuàng)辦App,用社群的方式連接更多人,以期將來可以舉行由住客和友人們自發(fā)分享諸如黑膠、摩托車、當代藝術等各種主題的交流。
Hiwork寫字樓微型社會
盡管這些年“共享辦公”在全球范圍內進展得如火如荼,在寫字樓內租賃辦公的大中型企業(yè)的員工卻依舊各自閉門造車,很難體會到“共享”的好處。最近,在地處北京二環(huán)之內、由一座曾生意寥寥的商場變身而成的Hiwork寫字樓對此或許是一種答案。這里既提供傳統(tǒng)寫字樓的租賃業(yè)務,又具備各種可以共享的設施,甚至連辦公室建造本身也可共享各種模塊,不僅節(jié)省了企業(yè)入駐的時間與造價,也令空間可持續(xù)發(fā)展。
專注于盤活寫字樓資產的高和資本特別邀請了曾領銜大柵欄街區(qū)改造近10年的賈蓉來主導創(chuàng)辦Hiwork品牌。與聯(lián)合辦公服務于微型企業(yè)或個體有所不同,聚焦成長型企業(yè)的Hiwork信奉“共享”的精神——打破傳統(tǒng)寫字樓入駐企業(yè)之間的閉塞感,讓整座樓成為一座此呼彼應的微型社會。H-ALL共享大堂、可靈活調整布局以滿足講座等豐富需求的共享大廳,再至一間大型的共享會議室,這些區(qū)域成為入駐Hiwork企業(yè)的公有場地。受邀改造此處的建筑師王輝在建筑頂部特別設計了光板,并在中庭形成了天井式設計,讓整個大堂全天都宛若沉浸在日照之下。在樓頂還規(guī)劃有公共菜地,讓每位員工認領植物?!霸谒嗌种泻苋菀缀雎灾苓叺拿谰?,這會令人喪失創(chuàng)造力。我們想讓寫字樓與周圍的邊界產生關聯(lián),也借此激發(fā)人們尋找最理想的工作狀態(tài)?!辟Z蓉自稱過去喜歡逛胡同找靈感,與其窩在辦公室里工作,不如溜達就地找一個咖啡館工作更有狀態(tài)。入駐共享大堂的DNA Cafe & Mote或許正是一種回應,還有大堂中心的共享鋼琴,常有住在附近的阿姨恣意過來彈上幾曲,一切顯得開放。
賈蓉初期帶領團隊梳理完Hiwork的脈絡之后,得出一種“模塊化”設計思維的應用。他們設想了諸多使用模式,每種模式宛若一塊“積木”,便于替換與增補。設計的力量由此介入,獨特的“反梁”式屋頂上設有滑軌,懸掛式隔斷墻、滑動式門框與儲物架等構件單元令一個空間百變。另外,也有單間辦公室模式,可通過一鍵操控隔墻的透明度而變成令人專注的頭腦風暴室;或是在企業(yè)健身房模式里,匹配有數個結合辦公與運動功能的器械;還有企業(yè)書架等微型插件,一只能靈活滑動、拆卸的書柜上擺滿了由Page One專門挑選的優(yōu)質文化讀物;還有智能控制軌道取電、人臉識別系統(tǒng)等新技術被廣泛應用……未來,他們還將加入諸如寵物室、按摩室、游戲室等空間模式。從整體空間的框架設計至微觀的家具選擇,都被悉心斟酌。這項模塊化辦公空間服務以“OffiX可變辦公”命名,能在30天內完成一次整體的新改造?!霸趥鹘y(tǒng)的寫字樓里,一家公司的搬遷會產生大量家具、拆改裝修垃圾……Hiwork的這種做法也會節(jié)省大筆物資,”賈蓉解釋道,“從裝修成本上比較,已經比傳統(tǒng)工裝省去了一半多的開支”。
在共享鋼琴的不遠處,坐落著一只造型酷炫的金屬方艙,透過一側玻璃窗可見內墻上綠植蔥郁。偶爾有人刷卡進去,恣意地抽上一根煙——這是“氧倉”,據稱可在2分鐘之內過濾煙氣?!拔覀冄埩艘晃痪坝^設計師合作,在一個月內制造完畢。我們想兼顧個洼的需求。有了想法,就要不怕犯錯地‘牛刀小試?!辟Z蓉說著,向我們展示最新開放的上海Hiwork新?lián)c——高達10層的“高和云峰”寫字樓,攜手設計師俞挺進行改造。通過對傳統(tǒng)寫字樓在空間設計上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一種更開放、靈活的工作狀態(tài)也將繼續(xù)被釋放。
CommBiz康睦社商務社交
推開CommBiz康睦社的大門,難免不會以為這是一家人氣很旺的西餐廳。在用餐區(qū)域之后,其實還藏著一片共享辦公空間。“我們和大家熟知的聯(lián)合辦公有著很大不同。除了辦公功能,我們還加入了酒店無微不至的服務,想把這里打造成一個‘商務社交俱樂部?!笨的郎绲膭?chuàng)始人何超說道。而他自己也在這里使用著一個辦公室單間。
康睦社的團隊本身從事酒店管理及咨詢服務,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他們與其他服務高凈值人群的小型團隊一樣,很難找到合適的辦公場所:在高級酒店中與客戶會面,氛圍難免有些莊重,而且費用較高;市場上常見的聯(lián)合辦公空間私密性有限,環(huán)境也不盡如人意,到了用餐時間,門口還有各種外賣人員,空氣中不免飄著各種食物混雜的氣味。當何超的客戶和他聊到同樣的問題時,他意識到自己完全可以將多年的酒店管理經驗運用到辦公空間中,于是就有了康睦社。
受邀設計這里的Matthew Lemar和他的Red Design團隊在空間中大量采用米色、咖啡色、藍色等柔和的色彩,令餐廳、辦公室、會議室等空間既有所區(qū)隔,又在視覺上統(tǒng)一,搭配原木、大理石、黃銅等富有質感的材料,以及不少北歐風格的家具,進一步營造出視覺上的舒適和流暢。為了解決共享辦公空間中的噪聲污染問題,他們還在天花板上安裝了兼具美觀與聲學功能的吸音隔板,確保環(huán)境的安靜。
康睦社的會員在這里可以獲得包括IT、財務、法務等各種服務,就連會晤餐食、小型活動,甚至公司年會等幾乎所有商務人士或小型企業(yè)可能遇到的需求都能在此得到滿足。此外,常有外地員工往返上海的公司租下空間,能讓員工出差時也享有優(yōu)質的工作環(huán)境,甚至長途飛行后還能在這里好好洗上一個熱水澡,也就難怪這里開張不久就已滿租。“接下來我們將進駐通常只提供保安和保潔服務的寫字樓,讓在那里辦公的人們也能享受高端服務?!焙纬硎尽?/p>
WeMarket聯(lián)合市集
“人生總是要反省、總結自己,去找到突破口”。weMarket創(chuàng)始人張迪說道,最近她大膽地挑戰(zhàn)了自己聯(lián)合創(chuàng)立4年、已在京滬等地迅速擴張的買手店Anyshopstyle,用“We Market未馬市”重新定義獨立時裝的銷售方式。她搭建了一個猶如傳統(tǒng)集市般的空間,每個品牌都可以來這里“擺攤”,自身獨立地選品、運營、決定展售方式。
在設計上,身兼建筑師的張迪與其聯(lián)合創(chuàng)立的waa未覺建筑設計事務所團隊優(yōu)先規(guī)劃好顧客的步行道、藝術裝置區(qū)、收銀區(qū)、試衣間等固定區(qū)域,再以網格化方式布局展售區(qū)?!耙粋€掛桿通常能掛滿10件衣服,3個掛桿得以展示一個系列,這成為基礎空間單元的依憑”,最終以5平方米作為最小“單元格”疊加擴張,可開拓出10、15、甚至是50平方米的空間。這一構思最終通過天花板滑軌系統(tǒng)結合滑動式門板實現(xiàn):頂部滑軌用以懸掛、移動門板及燈光照明;門板底部有套扣可與地面進行固定或分離;門板上依次設有插口,以滿足安裝隔板或展柜。“這些組件都是自行設計的,”這種模塊化、組件式的空間設計可以滿足不同風格的時裝品牌入駐,同時又能共享收銀、試衣等設施。盡管構件的制造、施工過程中挑戰(zhàn)頻頻出現(xiàn),入駐其中的品牌卻對“擺攤”熱情擁抱。“品牌擁有了更高的主動權,不像過去那般比較被動。”獨立時裝品牌Kanoe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太玉珠說道,其鋪位持續(xù)3個月銷量可觀,一口氣從最初的5平方米擴大了一倍。正是這種可隨時調整變化的布局得以根據銷售情況增減商品,突破了傳統(tǒng)零售的存貨壓力。這些年輕設計師常會來店里逛逛、與顧客聊天,有時也會在鋪位門板上掛上原創(chuàng)海報,或租用更大的場地舉辦發(fā)布會及其他活動,每一個品牌鋪位正如其頂部LED燈箱的指示一樣,自成舞臺?!翱臻g設計上的變化不僅改變了我們的陳列方式、商業(yè)模式,更打破了品牌之間的界限,‘攤主們來這里后更愿意分享了!”
初來乍到We Market,會心覺這里宛若迷宮,張迪并不擔心,“女人逛街本來就是隨意溜達的!遮蔽的狀態(tài)反而能讓人自行探索”。來到這里的每個人總能逛上好一陣兒,就像曾經在集市上“尋寶”那般遇見驚喜與最愛。
Flip Pop轉門就辦展
上午10點半,F(xiàn)lip Pop的卷簾門剛拉開不久,不定期開張的神秘快閃店再次露面。正在這里展出的是兩個年輕女孩成立不久的獨立家居品牌COMEHERE的產品。沒多久,一位鄰居阿姨就買走了一塊地墊,20分鐘后,阿姨又回來了,熱情地向設計師反饋地墊好看又實用,還要介紹朋友來光顧,臨走前還加了一句:“這個地方蠻靈的?!?/p>
Flip Pop是一個限時展覽空間,兩年前由建筑師凱倫和金子創(chuàng)辦。一次,她們外出偶遇一戶沿街居民,將自家窗戶做成廣告位,留下聯(lián)系電話“招商引資”。聯(lián)想到身邊不少事業(yè)剛起步、急需展示創(chuàng)意,又無法負擔空間長期租金的朋友,她們便有了創(chuàng)辦Flip Pop的念頭:做一個按時計費、可以共享的展覽空間,讓年輕的創(chuàng)意人可以低成本“折騰”出自己構想、設計的快閃展覽,輕松實現(xiàn)線下試水。
只有10平方米的Flip Pop鑲嵌在靜安區(qū)新豐路沿街一排年代久遠的弄堂房子里,位于眾多快遞站、水產店、修車鋪之間,空間畫風與功能皆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然而,與周遭環(huán)境形成的“沖突感”正是吸引凱倫和金子選址于此的原因。相對于高大上的舊法租界,她們更傾心于這里既吸引特定觀眾專門前來,也絕不拒普通人于千里之外的市井和人氣。最初啟發(fā)她們創(chuàng)辦Flip Pop的那扇窗戶,在這里成為一扇25米見方的旋轉門,最大限度地打開了空間,門的一面構成了空間的整個外立面,另一面則是可供靈活調節(jié)的展示架,也可以充當大衣柜、外賣窗口,甚至影子劇場的燈箱。這扇門就是一條紐帶,開啟時能夠連通室內與戶外,關閉時則形成一個私密的空間,這么一個“翻轉”的動作正是“Flip”的得名之源,也實現(xiàn)了創(chuàng)意人之間、創(chuàng)意人和老社區(qū)居民之間的共享。
除了用設計實現(xiàn)共享展示空間需要的靈活特性,凱倫和金子還會特別篩選展商,確保展覽內容能與社區(qū)發(fā)生互動。自開幕至今,F(xiàn)lip Pop的身份百變,它是畫廊、獨立設計師商店、行為藝術表演廳、免費早餐鋪……而一幕幕充滿人情味的場景也在這里不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