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憲潔
俄羅斯“影子經濟”由來已久,涉及到工農業(yè)生產、教育、貿易、金融,甚至醫(yī)療服務等各行各業(yè)中。在經濟轉型之初,俄羅斯“影子經濟”對國民經濟的增長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隨著“影子經濟”的大規(guī)模滋長,嚴重妨礙了俄羅斯國民經濟的有序、健康發(fā)展。通過分析俄羅斯轉型時期的“影子經濟”,對我國治理地下經濟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俄羅斯 激進改革 影子經濟
“影子經濟”是一種被隱藏的,無法計人國家經濟核算體系的經濟活動。在世界各國的任何經濟領域中或多或少都有這種非法經濟現(xiàn)象的存在,但是經濟轉型期的俄羅斯尤其明顯。在俄羅斯采用激進的經濟轉型的前4年時間里,“影子經濟”規(guī)模迅速增長到國內生產總值的40%以上。作為國家經濟發(fā)展的一種副產品一“影子經濟”,已經涉及到俄羅斯經濟、社會各領域中,從政府到普通大眾都與“影子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轉型期俄羅斯“影子經濟”的表現(xiàn)形式
轉型期俄羅斯經濟活動中的灰色經濟、褐色經濟和黑色經濟是其“影子經濟”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
(1)灰色經濟。這是在“影子經濟”中較輕的部分,他們大多在法律沒有做出規(guī)定的領域內進行經濟活動,從而逃避國家稅收。例如,公民的第二、第三職業(yè)沒有辦理正式手續(xù),其收入為灰色收入;利用國有資產的便利成立子公司,其經營活動與母公司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是子公司的財務狀況要單獨核算。
(2)褐色經濟。又稱虛假經濟,是指利用立法漏洞或是破壞生態(tài)安全等為某些個別經濟主體謀好處,提供額外的優(yōu)惠和補貼,這種行為常常屬于腐敗的范疇。如假賬、投機交易,以及各種各樣的詐騙錢財,包括通過行賄和私人關系得到各種優(yōu)惠,從而賺取不應得到的利潤。在俄羅斯休克療法式的改革方案中,推行外貿業(yè)務自由化,而當時各級管理本門手中掌握著進出口商品的許可證,這就為褐色經濟創(chuàng)造了條件。
(3)黑色經濟。是俄羅斯“影子經濟”中最嚴重的一種經濟活動,也是一種犯罪經濟,這種經濟活動的操控主體主要是黑社會。他們向貪污的政府官員行賄,從事一些法律所禁止的經濟活動,如生產和銷售軍用武器、對社會有嚴重危害對的毒品、開賭場和妓院等等。腐敗的政府行為是黑色經濟滋長的重要因素,據(jù)俄羅斯內務部估計,近8000多個經濟犯罪團伙控制著大約60萬億-70萬億盧布的資金,其中近1/7是在被收買官員的幫助下進行犯罪活動。
轉型期俄羅斯影子經濟泛濫的成因
在俄羅斯經濟轉型初期,理論界普遍認為“影子經濟”在前蘇聯(lián)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中產生的,這種經濟體制的特征和缺陷引發(fā)了“影子經濟”的發(fā)展。在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私有化和自由化會將“影子經濟”逐步透明化,進而轉向合法經濟。事實卻恰恰相反,影子經濟占GDP的比重在俄羅斯改革的最初4年內增長了40多倍。俄羅斯的激進式經濟改革沒能消除影子經濟的急劇攀升,主要有一下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轉型期的私有化政策加速了“影子經濟”急劇發(fā)展。
俄羅斯經濟轉型初期,政治精英們在全國上下不計成本的推行大規(guī)模私有化,以此穩(wěn)固改革的成效。但結果事與愿違,大量的國有資產被低估,當權者利用自己手中的職權,將國有資產的估值大大降低,再以更低的價格轉讓或者贈與自己代理人手中。另一方面,當權者們又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大眾手中私有化證券,進而掌控私有化的企業(yè)。這樣,金融寡頭通過與官僚們合作,以極低的成本控制了大量的工業(yè)資產。正是這種私有化的政策的指導,蘇聯(lián)解體之前社會主體創(chuàng)造的強大的經濟基礎被改革精英們出賣了,也為“影子經濟”的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2)激進式的經濟轉型初期,不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為“影子經濟”的泛濫創(chuàng)造了空間
市場經濟體系是錯綜復雜的,俄羅斯的激進的一步到位的休克療法的經濟改革方式,堅持私有化的同時,又主張自由化。應該看到,這與前蘇聯(lián)實行了近70年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完全相反,摒棄過去非常容易,但是摒棄之后完全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進行經濟調節(jié)短時間內是無法奏效的,經濟的正常運行除了市場的調節(jié),還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而俄羅斯改革初期,只是單純的強調私有化和自由化,缺乏有效的價格與競爭機制、市場監(jiān)督機制等經濟制度,這為“影子經濟”的泛濫提供了空間。
(3)在俄羅斯經濟轉型中“雙緊”的國家經濟宏觀調控政策,助長了“影子經濟”的發(fā)展
經濟轉型期,在緊縮的財政政策下,俄羅斯政府為增加財政收入,制定了企業(yè)在轉型期時難以承受的高稅率。為了發(fā)展,很多企業(yè)選擇利用“影子經濟”來偷稅漏稅,以維持發(fā)展。與此同時,緊縮的貨幣政策,包括減少政府投資、壓縮銀行貸款、控制貨幣發(fā)行等也使得投資嚴重萎縮,在降低通脹的同時也導致企業(yè)難以從正規(guī)渠道獲得金融支持,進而發(fā)展“影子經濟”獲得收入進行投資。
總所周知,中國與俄羅斯相同,都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所不同的是轉軌方式,俄羅斯采用激進的休克療法,試圖依靠市場的自動調節(jié)作用實現(xiàn)市場經濟的自由化,然而不適當?shù)慕洕吆臀赐晟频慕洕贫?,導致了“影子經濟”的泛濫,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經濟秩序的健康發(fā)展。在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俄羅斯經濟發(fā)展的阻力是“影子經濟”,要消除“影子經濟”,俄羅斯應堅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中國經濟發(fā)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制,但是也有“影子經濟”的存在,分析俄羅斯的“影子經濟”,對我國轉變“影子經濟”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1]時映梅,俄羅斯“影子經濟”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
[2]劉軍梅,瑪雅科娃.俄羅斯的“影子經濟”:變化歷程、影響因素與趨勢判斷[J].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12(01):39-46+96.
[3]馮佩成.俄羅斯的影子經濟與腐敗[J].俄羅斯研究,2004(01):13-19.
[4]宋景義,范敬春.俄羅斯經濟轉軌過程中的影子經濟[J].河北學刊,2002(04):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