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先生
美食的國際與地氣
Eat with戴踏踏,食評人
我和踏踏約在“巨富長”見面,這一直是她最愛的區(qū)域:位于幾個區(qū)邊界的位置以及完整保留下來的里弄和老式洋房始終吸引著一些剛剛踏入美食界的新鮮人在這里尋找打造理想餐廳的場所和機會。最近兩三年,那些小眾的、不拘一格的咖啡館、糖水鋪和餐廳一直不斷地在街巷的縫隙中生長出來。而資深的食客總是能最先得到消息,呼朋喚友地來嘗鮮。踏踏索性尋了一處房子住下來,在每天走路的間隙看到鋪子就可以隨時進去看一下。這是上海老饕的生活范本之一。
認識一個上海老饕對尋找上海美食至關重要。來自一個興趣相投的美食家的推薦要比冷冰冰的榜單靠譜得多。但如今踏踏覺得給朋友推薦合適的餐廳越來越難了。上個月,她剛剛推薦了上海影城附近的“鹿園”,典型的上海老味道和淮揚功夫菜,但料理手法一貫多元,時不時會有中西混搭的新菜推出來。落址和環(huán)境也恰到好處,距離熱鬧之處不遠,但有一方安靜的小空間不受打擾。收拾精致的小情調,除了顧及口味,還能顧及彼此的交談和心境。
拜訪餐廳遠不止吃美食那么簡單,而是以味覺為基礎、龐大而復雜的體驗。這是開埠以來上海從市井煙火里養(yǎng)成的傳統。雖然城市的格局幾番變化,但追求美食體驗的勁頭是上海骨血里的一部分,依舊勢頭旺盛。
“最近三年,上海人在美食上的消費意愿提升了很多,同時,對餐廳的要求也越來越細致、越來越高。”在不問清具體的細節(jié)和要求的情況下,即使是像踏踏這樣的資深食評人,也怕推薦的餐廳與本來的心意出現偏差。似乎已經沒有什么好餐廳想要討好所有的人了,反而會集中精力尋找知音,并且與之互動,培養(yǎng)長期的親密關系,也期待遠道慕名的食客。這意味著任何美食榜單都會失去萬能的地位。如果你恰好認識一位興趣相投的上海老饕,反而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心頭好。“上海初有了一個豐饒的美食之都的氣度和格局,任何微小的偏好都能得到回應?!?/p>
享受美食的人還保持著包容和強烈的好奇心,主掌餐廳的人則變得更為年輕、大膽和不拘一格。他們主導了上海最近幾年的餐廳革新:對就餐環(huán)境的重置更為大膽,甚至與美食的連接與互動更為密切——名列“2017年米其林指南”榜單上的Ultraviolet并未在紐約、倫敦和東京,而是在上海設立并且已經順利運營幾年,本身便是美食氛圍包容的明證;更多不拘一格的小眾餐廳也在街巷里弄里安靜地迎奉客人,秘魯菜、尼泊爾菜不僅地道,而且著實下了一番與當地融合的功夫;更為細分的餐廳也開始逐漸流行:老饕們經常談論的是哪家面包店終于開賣正宗的歐式面包,或者哪個不起眼的小咖啡店有最好喝的單品咖啡。
吃在上海
AKME
巴黎名廚Akrame Benallal在上海開設的餐廳,走的是“先鋒、藝術、創(chuàng)意”的路線。
烏魯木齊南路55號
Chikalicious
新天地和太古匯店在裝修上各有特色。招牌的三道式甜點每個月更換菜單,你可以吃到時令的盤裝甜點。太古匯店還提供150款香檳,是中國最大的香檳酒單,再配合“公寓和雕塑”的風格,整個體驗非常有趣。
新天地新里106單元205a南京西路789號興業(yè)太古匯1層
本土設計的國際舞臺
Style with Tasha“長作棟梁”聯合創(chuàng)始人
如今,在“長作棟梁”位于富民路一棟三層的別墅里的旗艦店中,Tasha依然記得剛剛起步時在不遠的街道上賃下30平方米小鋪的日子。2009年,上海的“買手店”剛剛從遙遠的概念落實成現實的營生,而新一代的中國本土設計師也剛剛開始摸索自己的風格和商業(yè)化之路?!澳菚r的嘗試艱難,而且有些孤獨?!睏澚簬缀醵际仟毩υ谶\用自己的資源和渠道來介紹最新的時尚理念。棟梁特別創(chuàng)立的“Fresh Air”也是獨力起步,承擔起發(fā)掘和推薦新晉設計師的責任。
盡管起步艱難,Tasha和她的伙伴們從來沒有懷疑過,上海是最適合中國本土設計師起步的城市:海納百川的文化傳統、良好的審美素養(yǎng)和時尚熏陶、相對寬松的創(chuàng)作氛圍和足夠的市場關注度,都是其他城市難以望其項背的。圍繞著“巨富長”中心(巨鹿路、富民路和長樂路),延伸至南昌路、安福路、烏魯木齊路的區(qū)域,匯集了上海對于生活品位的絕大部分想象和寄托,也是眾多買手店和獨立設計師選擇起步的地方。這個傳統延續(xù)至今,從未變過。
“第一批從上海走上舞臺的設計師依然享有一定的領跑優(yōu)勢:沒有被過度分散地關注,有更早的行業(yè)運作和被國際舞臺接受的機會?!钡趯⒔甑臅r間里,更多的資源和行業(yè)在上海給予了新晉本土設計師更多的支持和關注。棟梁所在的富民路正在迎來更多的買手店,針對這片區(qū)域的逛街購物指南的更新頻次在不斷加快。買手店的領域也從單純的高級定制向諸如生活家居、街頭風潮等領域蔓延。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共同發(fā)掘和推薦新晉本土設計師的項目中。他們不僅獲得了更多向顧客展示的機會,同時還獲得了原來只對國際設計師開放的時尚產業(yè)鏈的青睞?!爱斎?,這同時意味著對設計師本身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無法迅速地找到自己的風格和定位,就會被上海日新月異的品位更迭甩在后面。”
一個更適合獨立買手店和本土設計師的時尚生態(tài)正在上海形成:國際時裝周和諸如去年在上海舉行的“維多利亞的秘密”年度大秀吸引更多來自產業(yè)和資源的關注;長年的信息中心和風格中心的地位培養(yǎng)了更為成熟、獨立的消費人群。Tasha甚至覺得比起東京、紐約這樣老牌的時尚之都,一個新設計師能夠喚起的興趣和熱情會更加熱烈。Tasha熟悉喜歡棟梁的客人們:教育背景良好,有被長期培養(yǎng)和熏陶的時尚品位,熟悉時尚動態(tài)但不盲從宣傳。隨著棟梁所展示風格的進一步拓展,更為年輕的一代正在成為新顧客。“他們大多傳承了父母的好品位,卻比他們的父母更明確自己需要什么。”
這也許是上海在下一個十年的方向:擁有更為多樣、更為自主的時尚消費者,以及以此為定位的更多年輕設計師。毗鄰棟梁的小馬路依然會保持強大的吸引力,而像浦東這樣的生活圈正在醞釀下一步的時尚升級。
時髦在上海
Autumn Sonata由Old-vric店主Kian&Zephy創(chuàng)立的買手制精品店,作為Old Lyric店鋪概念的延續(xù),旨在為顧客展現來自前沿國際設計師的時裝與配飾系列,同時全新的Old Lyric也會以店中店的形式出現在其中。五原路72號
Biscuits
聚焦日韓風格的買手店,樓下是Visvim、WTAPS、nbhd、SOPHNET等各種日潮品牌,樓上是sup的各種收藏。
長寧區(qū)愚園路718弄21號(近鎮(zhèn)寧路)
Heather Grey Wall
由日本設計師倉石一樹(Kazuki)創(chuàng)立的全新概念主題店,入駐的品牌包括LUKER、Cali ThornhillDewitt的BEAT及藝術品、A.FOUR×Cali聯名款等。衡山路890弄8號
中式停居的N種猜想
Sleep with嘉佩樂&安縵
新中式酒店的未來應該是怎樣的,上海需要容納更多的想象力。
我坐在上海養(yǎng)云安縵酒店的日餐廳NAMA里喝咖啡,面前是與酒店同期建造的森林公園,背后則是由江西撫州平移至此的26棟贛派古宅和古樹構架的酒店群落。為了保持原有的徽派風格,與安縵合作密切的設計師Kerry Hill聲稱,面對這個極有挑戰(zhàn)性的酒店項目,自己只做了“最細微的干預”。
酒店的構思源自21世紀初就開始的一場幾乎無法復制的“拯救行動”。撫州的眾多古村落和年代悠久的香樟樹即將被新建的水庫淹沒,出身于撫州的馬達東先生集合了植物學家、工程師、建筑學家等各方面專家和工匠進行了一場搶救計劃,在上海進行保護性的復制和重置。2009年,安縵集團有感于這次搶救與重置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幾乎不可再次復制的故事決定加入,讓香樟樹和古宅以“養(yǎng)云安縵”的樣式重新蘇醒。
以那棵香樟“樹王”為中心,當年一磚一石都被仔細編號、拆分和包裹的古宅被依照傳統格局重組成26座古宅。Kerry Hill和他的團隊極為謹慎地拓展了廊柱之間的距離,使之能夠更為適應現代居停的需要,而對于古宅本身幾重幾進的格局、傳統天井以及門廊統統保留。每棟古宅四圍的新建部分可以被看作Kerry對中式傳統的新演繹。這種演繹也貫穿了Kerry設計的24間新套房、水療中心和五間餐廳酒吧。唯一被完全原樣重建的古宅曾經是村坊私塾,如今辟為“楠書房”,完全重現了明清時代的私塾陳設,而圍繞著傳統文化與審美的多項體驗也將在此對客人開放。
安縵在著手傳統的異地復興,而嘉佩樂同時進行的是在上海腹地石庫門文化整理的再次呈現。位于老上海中心,只有55間豪華套房和40座豪華公寓的全別墅格局恰巧是嘉佩樂尋找的計劃:位于市中心的、獨一無二的、具有高度私密性的精品酒店。
設計師Jaya試圖重新理解和展現石庫門和弄堂文化的魅力。從酒店大堂、圖書館到多功能會議室的空間流轉,如同隱藏在每扇門和拐角處的里弄延展。這些里弄是石庫門風格的毛細血管,連接著整個街區(qū),使之保持鮮活。它們盡可能地深入街區(qū)深處的別墅,隔開附近馬路上的噪聲,就像迅速地從忙碌的都市生活回到自己的宅邸。從位于一樓的庭院、客廳到二樓的臥室和頂層的天臺,甚至位于一樓和二樓之間的夾層都被開辟成娛樂室。許多曾經在石庫門生活過的客人每每故地重游時,都難免因為陳設的原汁原味而動容。年輕一代則把這視為一種親近的、新中式風格的展現。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嘉佩樂希望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酒店,而是一個鮮活的、互動的、開放的社區(qū)。這樣的社區(qū)才能讓居住在這里的客人得到確實的體驗。酒店特意將自己的法餐廳Le Comptoir de Pierre Gagnaire和新開的面包房設立在沿街處。酒店主干道之前的里弄也按照當年街市小店的格局重整開業(yè)。至于專屬住店客人的區(qū)域,由特別設立的“秘密花園”串聯起各個弄堂的盡頭,可以隨時落座、交談。
旅居上海
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
全球第二家寶麗嘉酒店落戶上海北外灘。酒店將巴洛克風格與外灘新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打造觀光、購物、住宿和餐飲的盛大集合。
北蘇州路188號
上海寶格麗酒店
意大利風格的濃縮和移植一直是寶格麗酒店貫徹的,只是這問上海分號會“破例”開設一問中餐廳。
河南北路33號;
鏞舍
坐落于太古匯的鏞舍延續(xù)了太古酒店集團居舍系列,共設有111間客房,鏞舍服務式住宅——TheMlddle House Residences提供102間服務式住宅。酒店室內設計由著名米蘭室內設計師Pierro Lissoni操刀。酒店再次與紐約名廚Gray Kunz合作特色餐廳Cafe Gray Deluxe。
上海興業(yè)太古里
藝術在生活
Art with應青藍,ART021聯合創(chuàng)始人
2017年,ART021迎來了五周年,聯合創(chuàng)始人應青藍和她的團隊的日程照例安排得滿滿當當:創(chuàng)紀錄的104家頂級畫廊參展,有逾干位專業(yè)藏家,三天公眾日皆是人頭攢動。與保時捷合作的“中國青年藝術家評選”也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這本是ART021當年創(chuàng)立的初衷之一:發(fā)掘和扶植青年藝術家。ART021更是于今年宣布進軍北京,但在北京打造的新展覽將不同于扎根上海的ART021。
2013年,上海當代藝術國際博覽會停辦。上海的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和交易暫時陷入低谷。應青藍和另外兩位聯合創(chuàng)始人周大為、包一峰一起創(chuàng)立ART02 1,是為了在上海搭建一個鼓勵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促成當代藝術交流的平臺。展品涵蓋油畫、雕塑、裝置、影像、攝影等各種藝術門類的當代藝術作品。應青藍說,ART02 1的初衷是搭建一個新生代藝術收藏平臺,當代藝術更應注重“年輕力”,不懂青年文化,就無法談創(chuàng)新和活力。這讓ART021本身更像一個藝術的嘉年華會。無論資深的藏家,還是藝術愛好者,都能從中找到心頭好。
應青藍將自己多年在時尚與媒體行業(yè)的經驗全都用在了拓展ART021影響力上。她和團隊邀請明星(他們中的大部分也變成了ART021忠實的藏家)參與藝術展與藝術家活動,在新媒體領域發(fā)力……按照應青藍的想法,“藝術展不僅是一個長期的投資項目,更應該具備藝術普及和推廣的功能”。因此他們不急于擴展規(guī)模,反而更在意展覽的質量和能凝聚的關注度。
與此同時,上海自身的規(guī)劃與城市格局的更新也為藝術更多地進入生活創(chuàng)造了空間。在世博會之后,以中華藝術宮為中心,沿著浦江兩岸延伸開去,大量的空間和建筑被重塑成藝術館和展覽空間。曾經是運煤碼頭的龍美術館今年接連推出Jim Turrell和安東尼·格雷姆的重磅展覽,河對岸的藝倉美術館則借由英國翡翠國際藝術集團的運作,以意大利濕壁畫大師安東尼奧·德維托策展的“米開朗基羅大展”作為開館首展一炮而紅。而像余德耀美術館這樣的私人館藏在策展上更是不拘一格。與此同時,老牌的博物館也在陸續(xù)變身,如上海玻璃藝術館這樣重塑空間的動作,以爭取在未來的城市藝術版圖上依然保有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像“八分園”博物館這樣將建筑設計與展覽空間相結合的項目,也是一些小型展覽的理想歸屬地。
“泛藝術化”將會成為今后上海城市生活的顯著特征,像K11將藝術與購物空間結合的嘗試會越來越多。眾多品牌與藝術的結合也在陸續(xù)地推出:由Prada歷時六年整修完成的“榮宅”,以及最近推出日本視覺藝術家蜷川實花的設季薈·拉法耶藝術設計中心也是極其活躍的展覽之地。
藝術正當時
龍美術館
中國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創(chuàng)辦的私立美術館目前在上海浦東和徐匯濱江同時擁有兩個大規(guī)模的場館——龍美術館(浦東館)和龍美術館(西岸館),構成獨特的“一城兩館”的藝術生態(tài)。
浦東新區(qū)羅山路2255弄210號(浦東館),龍騰大道3398號(西岸館);
藝倉美術館
位于上海陸家嘴金融城之濱江綠地,藝倉美術館根植于以“藝術塑造城市身份”的理念,打造浦東陸家嘴的城市名片。
浦東新區(qū)濱江大道4777號;
設季薈·拉法耶藝術
設計中心
目前上海最為活躍的藝術文化空間,曾經陸續(xù)舉辦蒂姆·伯頓、法國文化展等重磅展覽,目前日本視覺藝術家蜷川實花的展覽正在進行中。
復興中路32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