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亞喜
[摘 要] 作為中職機械類學生必備的一門技能,鉗工工藝與生產(chǎn)實踐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應用方面有著靈活性高、范圍廣的特點,因此,機械教師必須注重鉗工教學實踐工作。
[關 鍵 詞] 中職機械;鉗工工藝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3-0129-01
鉗工是一個技術、體力相結合的工種,還需要具備觀察、思考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階段儲備較為豐富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在授課中通過講練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對鉗工工藝學開展了實踐研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采取多種教學方式
在日常機械課程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是單單地照著課本來講解鉗工知識,這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機械的樂趣,喪失對機械的熱情。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鉗工的技能,教師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fā)他們內心的探究欲,使其在快樂的氛圍中努力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教學設置于實習場地之中,通過實際演示教學,提升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教材內容,縮短學習的時間,最終實現(xiàn)高效率地學習。
在講“鉆削”這一內容時,筆者為學生講述了鉆頭的分類、規(guī)格,如何根據(jù)圖紙選取適當規(guī)格的鉆頭,以及鉆頭幾何角度、自身材質對所要加工工件的影響,還利用計算機為他們播放了如何進行正確的鉆進操作,上述參量對工件加工質量(粗糙度、工差、加工精度)的影響,在鉆孔過程中如何換鉆頭進行擴孔等內容,使他們在內心有一個簡單的印象。隨后,帶領他們進入實習場地,筆者首先交代了在鉆孔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還為他們講述了鉆孔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一些技巧,然后進行小組鉆孔實踐活動,最后評判各個小組產(chǎn)品質量的高低。通過講練結合的方式,筆者能夠讓學生反復地記憶課堂所學的內容,加深他們的印象,使其牢記相關的數(shù)據(jù),從而縮短實踐的認知過程,同時還會掌握需要注意的技巧及鉆取過程中的安全事項,從而提升了教學的質量。
二、注重動手實踐能力
鉗工課程是一門以動手能力為主的課程,因此,學生的動手能力至關重要。在學習完理論后,需要進行實踐操作,教師應當根據(jù)實際情況和教學大綱要求,制定相關的步驟,提醒學生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同時評比出優(yōu)秀的作品。通過動手實踐活動,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可以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的作品,這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綜合技能。與理論相結合的鉗工實訓,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師的上課效率。
在講解“裝配”時,筆者先為學生講授了裝配單元、總裝、部裝的概念,裝配工作的主要步驟,即清洗→連接→校正→調整→配作→平衡→驗收和實驗。在分析機械裝配圖紙時,學生應當從產(chǎn)品分解為若干獨立的裝配單元入手,設備本身應當便于裝配和拆卸,其中裝配精度是裝配過程的重中之重,鉗工在裝配時保證設備達到要求的精度。通過對裝配工藝(互換法、選配法、修配法、調整法)的選擇,學生能夠熟練應對遇到的問題。隨后,我?guī)ьI學生進行齒輪傳動機構的裝配,一般先把齒輪裝在軸上,再把齒輪部件裝入箱體。筆者指導學生在軸上固定的齒輪,與軸的配合多為過渡配合,有少量的過盈。在齒輪裝入箱體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注意齒輪的嚙合質量,檢查齒側間隙及接觸面積,看是否有正確接觸裝置。通過實踐過程,學生能夠掌握最通用的裝配方法,可以應付大多數(shù)的裝配過程,從而有效提升了動手實踐能力。
三、滲透德育教育
一位高素質的機械勞動者一定具備良好的道德水準,因此,德育教育在教學中也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德育教育嚴格地貫徹于整個教學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提升他們專業(yè)水平的基礎上提高其道德水平。通過一些榜樣事跡,學生可以了解本行業(yè)專家的真實水平,在內心也會形成為國奉獻的情懷,這有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刻苦鉆研,最終成為大國工匠。
在講授課程的同時,筆者還會為學生講述一些行業(yè)內大國工匠的故事。如沈陽飛機制造廠的方文墨有一個本事:將一個毛坯件放到面前,通過觀察就會知道離加工成合格件還差多少。鉗工通過打磨、加工會對零件賦予生命的溫度,當加工完一個零件后,他會覺得給了這個零件第二次生命。對四個毛坯件,他加工十幾分鐘后,4個外形毫無差別的零件整齊碼放在工作臺上,加工公差為0.003毫米,這個精度僅相當于頭發(fā)絲的二十五分之一,連數(shù)控加工機床都不能準確達到。鉗工是機械工種之中動手干的工種,在很多人的眼里,鉗工的工作內容較為乏味,干的活都比較累。但在方文墨看來,鉗工能夠改變零件的形狀,能夠使零件變得具有生命力。在“中國制造2025”的背景下,我國要縮小與發(fā)達國家制造業(yè)的差距,保證制造出的零件要具備高精度、高質量、高效率,急需大量的高水平的技工人才。通過這樣的故事,學生能夠意識到鉗工的價值,感受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人尊重,從而體會到勞動的光榮感和成就感,樹立為國奉獻的意識。
總之,機械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努力提升學生的鉗工水平,幫助他們掌握實用的技巧,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大國工匠。
參考文獻:
[1]姜一肖.淺談新課程下的鉗工工藝學教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3).
[2]徐樂春.淺論技?!躲Q工工藝學》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J].消費導刊,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