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新
按照學校的慣例,周三下午放學后是家長開放日。這時,高三家長一般會給學生送飯或日常用品。而高三女孩小盈(化名)正是在這個時間點走進了心理咨詢室。她低著頭,神色黯然,用不太確定的語氣問我:“老師,我沒有提前預約,可以現(xiàn)在咨詢嗎?我現(xiàn)在真的好難受?!?/p>
在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她的眼淚忍不住往下掉,咬緊嘴唇說:“我痛恨我自己”。原來,小盈無端沖著來送湯的父母大發(fā)雷霆,并拒絕了他們再來學校。而當她看到他們無奈離開時,心理極度崩潰。進一步溝通后發(fā)現(xiàn),她對父母的情感夾雜著各種矛盾和沖突。她說,父母很愛她。幾年前的中考,她考上了市里的重點中學。在她雀躍之時,親戚都勸父母,家里經濟條件很差,又還有個弟弟。他們覺得她即使幾年后考上不錯的大學,家里也負擔不起,不如早點出去打工。父母陷入了兩難,但最終還是頂住壓力讓小盈選擇自己的未來。
從上高中的那一刻起,小盈就暗下狠勁,三年后必須考上重點大學。每天,她都緊崩神經學習,幾乎沒有周末,沒有假期,沒有娛樂。她告訴我,某一道數(shù)理題不能獨立解出來時,她當天就不能吃晚飯;模擬考達不到目標分數(shù),周末下午就不能回家;每天晚上熄燈后,她都必須打著小電筒復習到深夜……理由很簡單,她絕不能辜負家人。而這一刻,她似乎已不抱希望。她說,馬上就高考了,而自己的成績還是那么糟糕。當我問她,父母責怪過你嗎?她搖了搖頭,哭著說:“我真希望他們能打罵我一頓,不要對我那么好。我那么差勁,那么自私?!痹诟改该媲埃麄兊睦斫夂完P愛反而成為她心中強大的負擔和“毒藥”。
“我痛恨我自己”折射出小盈強烈的內疚感。在本個案中,小盈設定的目標是考上重點本科大學。每次考得不好,她就會像“犯了錯”一樣體驗到對父母深深的罪惡感。自我設定的嚴苛要求與現(xiàn)實能力之間的矛盾導致了過度內疚,它的危害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是對個體功能的影響。嚴重的情緒困擾阻礙了她集中注意力在學業(yè)本身,同時經常訴諸變本加厲的自我懲罰來緩解內疚感;其二是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它限制了小盈與父母之間的真誠溝通,在回避矛盾中使關系更加緊張。對此,咨詢的重點在于幫助她重構認知,合理看待家人對她學業(yè)無條件的支持和未來的可能發(fā)展,同時引導她通過關注并肯定自身的價值,走出自我譴責。最后,她在接納現(xiàn)狀的基礎上積極修改目標,重新投入學習。
重構認知,建立合理信念
從上高中起,小盈的內心有個堅定的聲音:“我必須考上重點大學”。如果考不上呢?那意味著父母失望,找不到好工作,增加家里的經濟壓力。顯然,她的想法帶有“絕對化”的傾向,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糟糕后果。因此,咨詢首先要做的是幫助她駁斥相關非理性信念。
在與父母的關系上,小盈強烈體驗到父母的“傷心”,屢次回避與他們的接觸。于是,在第一次咨詢結束后,我鼓勵她主動與父母溝通,她發(fā)現(xiàn)自己只不過把對自我的要求想象成父母的期望,并在彼此的疏離中不斷被強化。但是當談及未來時,她還是憂心忡忡?!翱疾簧现攸c大學就前途黯淡了嗎?”在我的反問和引導下,她看到了未來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可以實現(xiàn)理想的多種途徑。比如,普通大學里也有施展個人能力的平臺和機會,勤工助學、獎學金等都可以有效減輕家里負擔。當小盈打破了原來局限的認知,她的焦慮情緒得到了一定緩解。
寬容自我,肯定自身價值
在咨詢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小盈曾多次嘗試向父母表達過歉意,比如“不應該那么自私選擇學業(yè)、拖累家里的經濟、怪自己還不夠努力”等。但是,父母并不覺得她做錯了什么,相反一直給予其鼓勵和支持。從事實層面來講,她并沒有給父母帶來任何現(xiàn)實上或情感上的傷害。因此,小盈更需要與自己和解,把內疚感的消除變作一個自覺改變的過程。
一開始,當我問小盈“你有錯嗎?”,她的關注點始終集中在未達成的目標上。而自己努力的決心和過程的付出,她都未能很好覺察到。對此,我問她,“上高中前,你當時是怎么想的?”她毫不猶豫地告訴我,希望通過努力學習能讓家里的經濟狀況變好,也能幫助弟弟上大學。我進一步問她,“你又沒做錯什么,而且你一直很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不是嗎?”。在這些問題的澄清過程中,我給予的積極反饋有助于她開始從自我否定轉向肯定自身的價值,沉重的包袱在自我寬容中逐步卸下。
修正目標,重新投入學習
面對目標與現(xiàn)實的落差,自我懲罰是小盈緩解內疚感的一個出路,同時也是導致她學習無法投入、人際疏離的原因。咨詢的過程需要重點引導她去觀察到這個矛盾,并主動停止繼續(xù)自我懲罰。具體的方法是讓她練習表達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以及可能帶來的后果。當嘗試這樣做時,她更深入地發(fā)現(xiàn)了內疚是如何妨礙和困擾自己的,以及為此所付出的代價。
通過多次練習,她決心采取措施驅除內疚以結束自己的痛苦體驗。為此,她開始接納當下的學業(yè)成績和學習狀態(tài),并承諾從“實現(xiàn)父母的期望”中走出來。在這個基礎上,為了讓她重新理性地投入學習,我鼓勵她進一步進行客觀的自我分析,以未來為導向修正為之努力的目標。當這個目標不再是“野狼猛虎”,而是個人主動選擇的結果并清晰可見時,她獲得了內在的前進動力。
咨詢效果
咨詢結束后,小盈的焦慮情緒得到緩解,內疚感也明顯減輕。在學業(yè)上,她能夠集中精力思考,投入高三的緊張復習;在與父母的關系上,她開始主動與他們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在談及未來時,她帶著樂觀的期待,并積極投入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