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芳
[摘 ? ? ? ? ? 要] ?課堂的沉悶,使學生無興趣聽講,學生的課堂打盹、不配合又使教師無興致講課。若想打破這種氛圍,一貫使用多媒體手段已經作用不大了。想調動起孩子的興趣,可謂讓教師煞費苦心。教師講課的個人魅力以及學科的吸引性對提起中職類學生的興趣來講,效果不是很明顯,個人認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好動、愛玩的特性,才是調動課堂氣氛行之有效的辦法。
[關 ? ?鍵 ? 詞] ?機械制圖;課堂氛圍;調動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5-0165-01
在《機械制圖》的教學中,理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中職類的學生來講,他們很容易在聽課過程中走神。這樣的上課效果自然好不到哪去,甚至連基本的教學都無法保證。但是我們又要保證課堂的進度與效果,任其自由行事是絕對不行的。作為一名教師,學生不會的,你要負責教會;學生沒有興趣學的,你要想辦法調動起他們的興趣!筆者積累了多年的課堂經驗,對不同內容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有一定的認識,下面我就此進行粗淺探討。
一、“正投影作圖基礎”
本章內容涉及“投影法概述;三視圖的形成、規(guī)律;投影作圖等”。(1)在講授投影法概述時可選擇做“暗箱操作”游戲,箱子里面放一光源,放一物體,得出結論“影子”即為投影的結論。雖然這個結論,我們通過日常生活便可得出,例如太陽光照在物體上會在墻上、地面上產生影子(投影)。但是通過增加一個小游戲就可以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覺得好玩兒,自然興趣就被激發(fā)了。(2)在講授投影法分類時,準備若干根繩子(最少四根)即“投射線”,準備一個大小適中的硬板即“投影面”。請三位學生進行合作(一人撐繩子、一人扶面板、一人拿物體),調整繩子、物體和硬板之間的角度,得出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法、正投影法)的結論。(3)在得出正投影法基本性質的過程中,仍可采取該種游戲。只是需要四位學生參加游戲了,第四位學生就是通過游戲過程觀察、總結,得出基本性質的結論??梢园讶鄬W生分為若干組,組組都有機會參與進來。或者把學生分為若干組后,幾個組參與A游戲,另幾個組參與B游戲、C游戲,以此類推。其實以上內容均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得出結論,但學生對多媒體早已不再感覺新鮮,容易產生疲勞感。做游戲這些手段不在于游戲本身,也不在于得出的結論,關鍵是這個過程能夠讓死氣沉沉的教學變成歡樂的海洋。(4)對于“三面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規(guī)律”這節(jié)內容可以使用多媒體輔助,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體驗得出結論的過程。教師用硬卡紙制作一個立體的三面投影體系,請學生上講臺將立體投影體系展開成平面投影體系,同時觀察投影軸、投影面上的視圖是如何展開的及展開之后的位置關系,得出三視圖的前后、左右方位關系。
二、“組合體”
這章內容可以讓學生自帶材料進課堂。為了活躍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手工。根據組合體可以分為疊加式和切割式的特征,可以相對應地選擇橡皮泥和土豆進行手工游戲。疊加式的組合體,我們就用橡皮泥制作成底板、耳板、空心圓柱體、肋板等。樣子做得不精確沒有關系,只要能夠疊加到一起,觀察到相鄰表面的連接關系(共面、相切、相交)就行。對于切割式的組合體,可以讓學生用土豆進行多次切割,先從大輪廓開始。例如,可將選好的土豆先切割成長方體,然后再把長方體的左上方切掉,依次切出右上方的缺口、左邊的半圓等。完工之后,仔細觀察表面的連接關系。樣子不要求做得多么精致,只要完成作品就可以,關鍵是學生開開心心地“玩”了一節(jié)課。
三、“制圖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零件圖”
針對與此相關的內容,可將工廠使用的簡單的零件圖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觀摩。選擇不同的簡單零件圖分給若干小組的學生,各組學生拿到的圖紙不一樣(不同的圖紙可以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但通過仔細觀察又發(fā)現(xiàn),雖然圖紙上的視圖不一樣,但它們又具備相同的部分。例如,圖紙上的邊框線、標題欄、字體、尺寸的標注、視圖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線條,但線條卻又是統(tǒng)一的等諸多共同部分,從而得出國標內容。
以上只是個人選擇了教材當中的幾個部分加以舉例說明,在實際教學中還可以針對其他不同內容組織不同的教學活動,以便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經過實踐對比,效果確實要比多媒體好一些,但這并不代表這些手段可以完全代替其他教學輔助手段。只是在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興趣上來講確實是效果顯著,可以借鑒的。
參考文獻:
[1]胡濤,馬立.拿什么調動學生[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李添龍.怎樣活躍課堂氣氛[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