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教材編撰之設想

    2018-05-14 16:20:41潘斌
    關鍵詞:文化史概論教材

    潘斌

    [摘 ? ? ? ? ? 要]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教材編寫之設想,是由西南財經(jīng)大學通識教育學院“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課程組在十年教學實踐探索之基礎上提出來的。既會考慮到本教材編撰的學術性,即比較客觀地呈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本來面貌,又會考慮到教師和學生在使用本教材時的實用性。以文化人物述評和專題介紹相結合的方式,力求立體地呈現(xiàn)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面貌。題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而非“中國文化史”。重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之揭示和現(xiàn)代價值之發(fā)掘。

    [關 ? ?鍵 ? 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材

    [中圖分類號] ?G423.3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5-0145-01

    現(xiàn)代意義上中國文化教材的開山之作是柳詒徵的《中國文化史》。該書成稿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為教學講義,又在《學衡》雜志上陸續(xù)刊載,后以著作形式出版,最早的版本是1932年鐘山書局全二冊本。該書“以六藝諸史為經(jīng),而緯以百家;舉凡典章、政治、教育、文藝、社會、風俗,以至經(jīng)濟生活、物產(chǎn)建筑、圖畫雕刻之類,皆就民族全體之精神所表現(xiàn)者,廣搜列舉,以求人類演進之通則,以明吾民獨造之真際”(繆鳳林語)。該書參考了很多書籍,六經(jīng)、諸子、二十五史、歷代各家著述、國外漢學家論著,以至于近代的報紙雜志、統(tǒng)計報導,無不詳為選輯。1929年至1930年間,呂思勉曾在江蘇省立常州中學兼課,編寫了《中國文化史》講義,后由開明書店于1940年出版。該書內(nèi)容科學嚴謹,廣博獨到,行文風格通俗易懂,深受學界好評。該書于中國古代的婚姻、族制、政體、階級、財產(chǎn)、官制、選舉、賦稅、兵制、刑法、實業(yè)、貨幣、衣食、住行、教育、語文、學術、宗教等皆有涉及。

    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一些科研機構和高校編寫了不少中國文化史教材。其中不乏使用廣泛、影響較大者。這些教材上溯原始社會,下至明清,將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總攬博收,舉凡歷代科學、技術,政治制度與社會生活、學術思想、文學藝術、民風民俗、民族間與域外的文化匯融等均有敘述。這些教材的編(著)者學養(yǎng)深厚,他們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材編撰所做的有益探索功不可沒。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些教材在高校開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引導學生熱愛中國文化方面起到了相當正面的作用。

    不過,上述教材的共同特點是“全”,大凡中國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建筑、文學、藝術、教育等皆統(tǒng)統(tǒng)納入,相當于“文明”的范疇,幾乎可以與“歷史”同義。這些教材很全面,對于中國文化的概括也準確。然而正是由于“全”,從而導致教材內(nèi)容平面化,重點不突出。大學生在閱讀之后,對于中國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好像什么都知道一些,又似乎什么都不清楚。對于力求提升思想深度和人文素養(yǎng)的當代大學生來說,這樣的學習效果可能是不夠理想。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教材編寫之設想,是由西南財經(jīng)大學通識教育學院“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課程組在十年教學實踐探索之基礎上提出來的。我們的編纂設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1.既會考慮到本教材編撰的學術性,即比較客觀地呈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本來面貌,又會考慮到教師和學生在使用本教材時的實用性。就我們所知,目前不少大學每門通識課程為每一屆本科生開設一個學期,即要求學生在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內(nèi)掌握中國文化之要義。因此,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材之編寫,必須避免內(nèi)容“大而全”。本書主要是從精神文化的角度來把握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本書主要是抓中國文化之根脈,故與部分無所不包的中國文化史教材不同。本書將中國古代的禮樂文化、宗教文化、藝術精神等也納入述評的范圍,故與部分中國哲學史教材也不同。本書重在精神文化之述評還有現(xiàn)實的原因。中學階段的歷史、文化教材涉及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已較多,學生對于這些內(nèi)容已經(jīng)十分熟悉,相關知識的儲備已很豐富。然而對于中國哲學和思想文化,學生的認識則明顯不夠。鑒于此,本書將重點放在對中國精神文化的介紹和闡釋上。

    2.本書以文化人物述評和專題介紹相結合的方式,力求立體地呈現(xiàn)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面貌。對于中國“軸心時代”的文化人物,比如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莊子、韓非子等人,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極為深遠,因此,本書對他們每人以一章的篇幅加以評述。對于漢代以來的文化現(xiàn)象,比如兩漢經(jīng)學思想、魏晉玄學、中國佛教、道教、程朱理學、陸王心學、清代學術思想、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等,本書不拘泥于這些文化現(xiàn)象中個人的成就,而是通過專題的形式予以全面地介紹。

    3.本教材題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而非“中國文化史”。治史除了搞清楚歷史事件的真相以外,還強調歷史背景的介紹、歷史事件關系的清理。本教材之編撰,意在讓讀者明白中國古代文化的要義、諸文化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這實際上已涉及“史”的范疇。不過,為了讓該教材的使用者抓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本書不會將太多的筆墨放在文化背景的介紹方面。

    4.本教材重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之揭示和現(xiàn)代價值之發(fā)掘。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就是與現(xiàn)實密切關聯(lián),經(jīng)世致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揭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并發(fā)掘其現(xiàn)代價值,既是滿足今天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延續(xù)。

    猜你喜歡
    文化史概論教材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教材精讀
    《速勒合兒鼐傳》(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論
    新文化史視野下的高中歷史教學
    電冰箱節(jié)能與發(fā)展概論
    電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40
    凸顯價值:文化史教學的應然追求
    關于給水排水工程設計的概論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7:40
    博罗县| 休宁县| 嘉鱼县| 古交市| 宁城县| 太康县| 通道| 伊宁县| 舒城县| 许昌县| 嘉义县| 延边| 乌苏市| 南宫市| 体育| 景谷| 尼玛县| 北碚区| 昭平县| 高平市| 北京市| 武清区| 花莲市| 申扎县| 资兴市| 余庆县| 尉氏县| 涟源市| 遂宁市| 莱芜市| 上犹县| 岫岩| 青川县| 天祝| 岳阳县| 郎溪县| 塔城市| 呼和浩特市| 富平县| 盘锦市| 崇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