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煒
[摘 要] 隨著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能更好地培養(yǎng)中職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也能讓團隊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深化,進而能讓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所提升,也能讓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提高,進而提高中職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關 鍵 詞] 小組合作學習法;中職學習法;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1-0103-01
我國中職體育教學水平正在不斷提升,而當前小組合作教學的優(yōu)勢已經(jīng)逐步體現(xiàn)出來,所以接下來需要對該教學模式進行詳細的概述。
一、小組合作模式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部分體育活動需要由多人構成和多人參與,所以小組合作教學方式的開設能讓體育教學的開展效果更佳,也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集體力量,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到任務學習中來。這就是團隊的力量,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用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進而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
(二)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體育教學活動的開設能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也能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更好的提升。體育鍛煉中學生的忍耐度是有限的,所以教師通過挫折訓練,讓中職學生具有良好的抗壓能力,這樣學生在步入社會后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且教師要在體育鍛煉中讓學生保持積極樂觀之心態(tài)。
二、小組合作模式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一)科學分組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同時這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能否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對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否取得成效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中職體育教師在分組時必須要重視過程,必須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分組,使每一個小組都能得到最優(yōu)搭配,能夠將小組的最大能力展現(xiàn)出來。例如,教師要針對學生性格的不同、學生的日常成績表現(xiàn)、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等進行小組分配,這些因素都是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所應考慮的重要元素,都是進行小組分配時的重要依據(jù)。教師要讓每一個小組都能夠保持實力上的平衡,能夠讓學生將自己最大的能力發(fā)揮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釋放自己的潛能,讓教師對學生的真實情況進行有效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能力,讓學生的體育能力得到提升。同時教師也能夠更好地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在教學工作當中為學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成長。
(二)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
小組合作教學活動開設的終極目的是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教學中獲得到鍛煉。基于此,體育教師能在小組合作教學中讓學生的合作模式發(fā)揮其應有的教學效率和教學優(yōu)勢,使學生能在活動中由被動參與轉為主動活動。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推鉛球的基本動作,能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由一個已經(jīng)掌握基本動作要領的學生與一個或者多個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搭配,大家在相互交流和學習中掌握推鉛球的基本動作要領,然后在經(jīng)驗交流中學生間的情感互動加深,進而形成較好的團隊凝聚力,能分享彼此學習中的“苦”與“樂”,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教師在教期間要給小組中的每個成員準備鉛球,讓小組中的所有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其中,進而能在活動中形成互幫、互助,并讓學生通過自行練習的方式提升動作要領。在此期間教師需要對小組的練習情況進行觀察,并了解學生的動作要領,對不規(guī)范的行為進行調整,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采用小組比賽的方式激勵學生學習
單純通過分組學習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有限,所以小組活動中為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就要通過小組比賽的方式使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得到深化,進而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團隊意識,使學生能通過比賽深化自身的榮譽意識和團隊意識,進而讓教學的整體效果更佳。例如,教師在教學中組織籃球賽,目的是讓每個學生為能獲得比賽勝利,增加責任意識,進而能積極地參與到訓練中,避免自己能力不足影響到整個團隊的成績。而比賽期間,學生會全身心地投入比賽中,為小組勝利而努力。所以教師需要合理地使用競賽激勵制度,使學生通過小組比賽的方式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中職體育教學過程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且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中職院校的學生步入技術類崗位,他們的身體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且他們需要在工作中與團隊伙伴有較好的互動和溝通,因而通過體育合作學習的方式,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
參考文獻:
[1]金群立.新課程下中職體育教學開展的困境及優(yōu)化策略研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2):15-16.
[2]施惠娟.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策略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