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超
[摘要] 目的 研究情景式模擬教學在急診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間選取該院急診科的實習醫(yī)護人員, 共60名,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0名。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模擬教學,觀察組采用情景式模擬教學,對比兩組醫(yī)護人員的閉卷知識測試和臨床信息反饋。結(jié)果 觀察組閉卷知識測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臨床信息反饋優(yōu)良率也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急診教學中通過采用情景式模擬教學,有助于促進實習醫(yī)護人員急救技能、溝通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的顯著提高,現(xiàn)代急診教學的需要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滿足,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情景式模擬教學;急診科;教學方法;實習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0(b)-014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in the emergency teaching.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16 to November 2017 60 cases of practical medical staff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simul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situational simulation, and the closure knowledge test and clinical information feedback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osure knowledge test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clinical information feedback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in the emergency teaching contributes to promoting the obvious improvement of emergency skill, communication skill and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can better meet the modern emergency teaching needs,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 Emergency department; Teaching method; Infernship
情景式模擬教學起源于1938年的教學理念,經(jīng)過1956年的完善與發(fā)展,最終在1962年提出并在軍事領域中成功應用,該模式采用情景和案例為載體,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以此可以促進學生分析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的顯著提高,并且還可以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確保學生從被動學生逐漸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1]。急診醫(yī)學作為一門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學科,是診治各種危急重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急診醫(yī)護人員的要求比較高,要求必須具備特殊的思維方式、較高的臨床技能與知識體系?,F(xiàn)階段,醫(yī)患關系十分緊張,急診科實習醫(yī)護人員很少有機會進行操作,由此增大了臨床教學的難度,并且需要醫(yī)護人員快速掌握這門學科知識,以此給臨床導師帶來巨大挑戰(zhàn),選擇一種與急診科相適應的醫(yī)學教學模式刻不容緩。該次研究選取在該院急診科實習的60名醫(yī)護人員為分析對象,現(xiàn)隨機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間分為兩組并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急診科工作的實習醫(yī)護人員,男9名、女51名,共60名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分為兩組 ,每組30名。觀察組醫(yī)師13名、護士17名,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0.56±0.74)歲;對照組醫(yī)師12名、護士18名,年齡最小18歲、最大23歲,平均年齡(19.48±0.43)歲。兩組醫(yī)護人員的一般統(tǒng)計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傳統(tǒng)教學的,導師授課,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地位。
觀察組:采用情景式模擬教學,具體介紹如下:①針對急救知識和技能進行為期3個學時的連續(xù)培訓,導師負責對搶救典型急診科危重患者的現(xiàn)場進行設計,綜合多個臨床危重患者完成該情景的科學編制,內(nèi)容涵蓋急診科醫(yī)護人員的教學大綱和臨床工作中的各種難點、重點問題,如搶救流程、病情評估、指揮調(diào)度、團隊協(xié)作、醫(yī)患溝通,技能操作等。
②成立專門的實習教學小組,共包括5名成員,即醫(yī)師2名、護士3名,組成由1名醫(yī)師擔任,專門負責指揮、協(xié)調(diào)和調(diào)度等工作,分工明確,且扮演各種不同的角色。
③導師需要以實習醫(yī)護人員的綜合能力為依據(jù),將患者的病變變化過程中演示出來,將其由淺入深地順利帶入特定的工作環(huán)境中,針對期間所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都需要導師進行及時的糾正,必要情況下需要進行詳細的解釋,針對學生的疑惑要講解[2]。
④采用錄像形式將整個演練過程錄下來,結(jié)束后對影像資料進行回放,然后需要帶教老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點評、歸納與總結(jié),從中將其中所存在的不足明確指出來,確保醫(yī)護人員能夠重新認識與模擬演練有關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在此基礎上將新的問題提出來,實現(xiàn)對學生求知欲的激發(fā),最后通過反復的演練和角色的互換,及時將問題找出來。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醫(yī)護人員的閉卷知識測試分數(shù)與臨床信息反饋。
針對參與該次研究的實習醫(yī)護人員分別將個人信息檔案建立起來,教學組負責進行追蹤調(diào)查,將入科室前和轉(zhuǎn)科后的一系列臨床反饋信息搜集起來,然后客觀評估醫(y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zhì)與急救能力,優(yōu)為提高明顯、良為有所提高、差為沒有任何提高[3]。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來完成該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閉卷知識測試分值
觀察組分數(shù)在88~98分之間,平均分數(shù)(92.98±2.71)分;對照組最高92分、最低78分,平均分數(shù)(85.29±6.24)分,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388,P<0.05)。
2.2 臨床信息反饋
觀察組優(yōu)良率高達93.33%,對照組僅為73.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診醫(yī)學所涉及到的學科往往比較多,需要實習醫(yī)護人員在短時間內(nèi)熟練的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高質(zhì)量地完成相關的教學任務,為此需要導師選擇使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至關重要。
情景式模擬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導師負責教學情景的設計,采用生動、形象且具體的景象表現(xiàn)出那些空洞且抽象的知識,讓受教育者能夠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理性認識,有機結(jié)合理論與實踐,從而將其積極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相關學者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與被動學習相比,主動學習的學習曲線明顯較高,學生在主動模式下的學習效率比較高,大約可以將90%以上的內(nèi)容記住[4]。同時,導師在對情景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題材,創(chuàng)造舒適的氛圍,以把握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依據(jù),將情景式演練平臺建立起來,進一步強化導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員間的討論,確保教學相長能夠真正實現(xiàn)。在情景式演練教學中,導師始終都扮演者三重角色,即組織者、指導者和推動者,但不是主導者,點評情景時為防止挫傷到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需要進行正面鼓勵[5]。在該次研究中,相比較于對照組而言,觀察組取得了較高的閉卷知識測試分數(shù)與臨床信息反饋優(yōu)良率(P<0.05)。
綜上所述,情景式模擬教學在急診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有助于閉卷知識測試分值和反饋信息優(yōu)良率的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Voscopoulos C,Barker T,Listwa T,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speed, success rate, and retention of rescue airway devices placed by first-responder 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s: a high-fidelity human patient simulation study[J].J Emerg Med,2013,44(4):784-789.
[2] 王福生,方志美,章良忠,等.寄予仿真醫(yī)院外科護理模擬情景教學效果初探[J].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0(6):84-85.
[3] Sweeney LA,Warren O,Gardner L,et al.A simulation-based training program improves emergency department staff communication[J].Am J Med Qual,2014,29(2):115-123.
[4] 陳莉莉.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急診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10):2898-2899.
[5] 茍君臣,汪慶,徐春梅,等.情景式模擬教學在急診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華災害救援醫(yī)學,2015(5):270-272.
(收稿日期: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