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
【摘要】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是指在混凝土結構與構件的設計要求范圍內,遵照特定的幾何尺寸以及建造位置制作模型板,使用這些模型板進行建筑施工。在我國經濟大發(fā)展的趨勢中,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尤其迅猛,為適應迅猛發(fā)展的建筑行業(yè),建筑施工技術也是飛速發(fā)展起來,特別是模板施工技術,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的同時,技術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已逐漸成為建筑施工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就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施工技術要求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概述。
【關鍵詞】建筑施工;模板施工;重要作用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模板可以有三個部分組成,即模板面、支撐結構以及連接配件,這些組成部分可以使用木材、鋼材以及鋁材等多種材料,類型可以分成鋼大模板、組合鋼模板以及木模板等等。選擇模板時要參考安全性、實用性以及經濟性等等。
1、模板的安裝
建筑施工中,模板的安裝一般分為三個步驟,首先是準備工作,在模板安裝前需要與施工方溝通施工中使用的技術,以此為基礎進行施工樣板制作,制作完成的樣板要通過施工方及監(jiān)管部門的共同檢查并通過后才能大批量的生產制作;其次是安裝措施的管控,在施工過程中,只有保持模板一定的剛度和強度才能滿足施工要求,只有保證在安裝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并且能夠承受混凝土以及施工產生的負荷,保持模板所有軸線的平整以及垂直部分的垂直度,這樣才能保證模板安裝的安全性,在所有要求都達到后才可以進行下一部分的施工;最后是模板搭建完畢后的驗收工作,在模板承重架搭建好之后,所有負責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安全管理人員全部驗收簽字后才能開始混凝土的澆筑,沒有經過驗收,任何人不能擅自拆除構架體桿件。下面我們詳細的分析一下模板的施工技術控制要點。
1.1 基本技術要求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須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工程質量以及施工安全,為了降低工程的成本,以及縮短施工進度,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必須滿足四點技術要求:其一是模板施工中必須充分保障混凝土的結構以及其他構件的尺寸和位置,也就是說模板的位置尺寸必須滿足圖紙設計要求;其二是模板必須具備一定強度和穩(wěn)定度,能夠承受混凝土的重量以及側向的壓力,而且在施工過程中,避免模板所承受的壓力處于極限狀態(tài)之下。其三模板的構造盡可能簡單,便于裝拆,并符合混凝土澆筑和養(yǎng)護等要求;其四是模板的連接處必須緊密,在接縫處必須采取加密措施,如果出現(xiàn)接縫不嚴密,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接縫處不出現(xiàn)漏漿等現(xiàn)象。
1.2模板配置技術
模板的配置必須根據(jù)圖紙的尺寸,對于結構形體相對簡單的構件,其模板配可直接根據(jù)施工圖紙來配置。對于模板、橫檔及楞木的斷面以及它們之間的間距、支撐系統(tǒng)的配置,可查表或者按規(guī)范進行選擇。而對于結構比較復雜的構件,比如樓梯等,配置模板通常采取方大洋的方法。所謂放大樣,指的是根據(jù)結構圖紙,在地面上畫出結構構件的實體形狀,然后測量出各個部分模板的準確尺寸,然后制定模板。然而對于結構特別復雜的構件,放大樣方法顯得十分繁瑣,而且需要的場地比較大,有的甚至很難直觀畫出,這種情況可結合計算方法來進行模板的配置。
1.3模板施工具體技術
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模板施工工序為:墊層模板→基礎梁模板→構造柱模板→柱模板一墻板模板→圈梁模板→梁模板→樓板模板→樓梯模板。 我們可以就柱模板施工進行簡單的分析,由于柱的尺寸較小,但是高度較高,所以在安裝模板前,必須彈出交叉縱橫線以及邊線,由兩邊與柱斷面長邊一樣的板,加兩塊柱斷面短邊尺寸的板,拼裝成組合定型模板。釘柱模時兩塊板相互接觸處應加海綿條,以防漏漿。柱模底部應開有清理模板內雜物的清除口,模板外面加設柱箍箍牢,柱箍間距 45cm。柱模板安裝時,先搭設好井字形鋼管架,井字形鋼管架橫管與柱模外邊必須預留空間,距離以 50mm為宜。如果兩個柱在一個平面上,必須校正柱模板的兩頭,并在模板的上口中心線位置拉線來校正中間的模板,用錘球校正垂直,檢查無誤后,用木楔塞緊,將柱箍箍緊,再用支撐釘牢固定。還要用水平撐及剪刀撐相互撐牢,來保證柱子的準確位置。
2、模板的拆除
在進行模板拆除時,必須要根據(jù)留置的拆模試塊試驗數(shù)據(jù),模板拆除時,混凝土的強度須滿足規(guī)范的規(guī)定,結構受力處模板拆除必須有拆模令方可拆除。后澆帶處的模板應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完畢并達到強度要求時方可拆除。 同時,進行模板拆除時,應注意模板拆除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板設計的規(guī)定進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大錘和撬棍硬砸硬撬。先拆除側面模板,再拆除承重模板。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均應分類堆放整齊,附件應放在工具箱內。
3、模板的驗收
模板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時候,要全面的對施工現(xiàn)場檢查,首先是檢查模板的外觀以及質量,其次是檢查模板的內部規(guī)格以及尺寸。通過初步的檢查能基本確定即將施工中的模板質量。如果質量不合格的模板不能進行支模,而且使用的模板一般都經過板面處理,這類的板面被稱為膠合板,沒有經過板面處理的模板叫做素板,通常施工中不會使用這類的板面是因為這類的板面耐性差,沒有可以保護模板的保護膜,在施工中使用過一次之后,模板的表面就會出現(xiàn)污垢。模板在制作的時候,要一邊制作一邊檢查,而且還要在檢查環(huán)節(jié)要做好檢查記錄。在模板安裝完成后,要經過檢查部門的檢查,只有通過檢查部門驗收的模板才能開展后續(xù)的施工,否則不允許施工,而且驗收人員要正確的填寫有關于驗收工作的信息。
此外,在進行模板安裝時,要注意施工安全以及防火措施,例如,在模板上架設的電線和使用電動工具,應采用有效的安全措施;施工現(xiàn)場嚴禁抽煙,尤其在木材加工場地附近等等。
小結:
隨著經濟不斷的發(fā)展,我國居民對吃、穿、住、行等物質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居住環(huán)境以及住宅質量方面有著更高的需求。建筑行業(yè)為了滿足行業(yè)發(fā)展以及居民的需求,加強對房屋建設主體的施工技術管控的同時,針對各個細節(jié)部分提高了重視,通過細節(jié)的提升來提高房屋質量。模板施工技術作為建筑施工技術的一大項也逐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本文就這一方面進行了分析總結,當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希望給同行們帶來一定的借鑒意義,并歡迎指正!
參考文獻:
[1]劉永杰.現(xiàn)澆模板施工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50).
[2]趙文龍.主體模板施工技術在建筑模板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