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備足年貨,快樂過年,這是中國老百姓幾千年的風俗習慣。離年底越來越近,買年貨也開始提上日程。連日來,正在山西省展覽館火熱進行的第六屆山西省科普惠農特色優(yōu)質農產品展銷會上人頭攢動,不時有來往的行人駐足觀看、詢問。在呂梁臨縣展位,一位中年婦女正在展示著什么,走近一看,她正吆喝著:“這是咱們臨縣地地道道的紙皮核桃,一捏就碎,香味撲鼻,大家過來看一看、嘗一嘗……”經打聽得知,她就是頗有名氣的“核桃大嫂”、臨縣森寶農產品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楊明明。
“我要利用好這次機會,把產品真正地營銷出去,帶領合作社做大做強,更好地為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奉獻一份力量?!睏蠲髅鞲嬖V記者,為了打開銷售市場,她多次帶著核桃產品參加省、市、縣舉辦的各種農產品展銷會,受益匪淺。這次展銷會,她沒想到自己的產品這么受青睞,火爆程度是她之前沒有想到的。
為把核桃營銷生意做大、帶動當地更多的人發(fā)展核桃產業(yè),楊明明吸收村里的14 戶貧困戶注冊成立了臨縣森寶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投資30萬元在村里建起了一流的核桃加工廠房,上了一條集脫青皮、清洗、干燥、射頻殺蟲、破殼、殼仁分離及貯藏為一體的核桃精加工生產線。從此,楊明明的核桃營銷由過去單一的收購銷售轉變?yōu)楹颂颐绲母牧?、嫁接、青皮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yè)格局。
2016年,楊明明收購當地產的15萬公斤核桃,出現了難銷售的問題。她覺得要破解核桃銷售難,把產業(yè)做大做強,還得在加工核桃仁上做大文章。有了這個想法后,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她去了汾陽、孝義的先進農產品加工企業(yè)參觀取經,回家籌借了20多萬元購買回必備的加工設備,蓋起加工廠房,安裝調試設備,招收、培訓當地貧困戶勞力……忙得不亦樂乎。楊明明告訴記者,她創(chuàng)辦的核桃加工廠,先后吸收培訓了當地李家坡底、李家塔、玉坪村等村的50多名貧困戶家庭女勞動力,使她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F在,核桃加工廠一個月可加工3500公斤核桃仁,每公斤能銷售到20元,月總銷售額達14萬元。
如今,在臨縣說起楊明明,人們總是贊不絕口,為她點贊,她以誠信為本,艱辛創(chuàng)業(yè)打拼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廣闊的核桃營銷天地,為推動臨縣的核桃產業(yè)快速發(fā)展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