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在今
接管并非一勞永逸,敵特總是試圖反攻。7月中旬,保密局陜西站站長王鴻駿、行動科長汪克毅從西安逃到漢中,又以“西北特技組”為骨干組織了一支十二人的“西安行動組”。西北社會部通過內線拿到名單,三個月內將其全部破獲,有效地保衛(wèi)了西安市的安全。
胡宗南、馬步芳策劃反撲西安,又被西北社會部提前偵知作戰(zhàn)部署,解放軍提前兩周在途中埋伏了一個大口袋。
接管西安初期,共摧毀國民黨中統(tǒng)兩個省室、保密局兩個站、1 90個組、4164人、62部電臺,破獲潛伏組織兩個站、49個組、273人、21部電臺。
拿下西安的延安干部,并沒有滿足于西安一城的解放。
西安,西安,要的是中國西部的安全!
從大西北到大西南
陜甘寧邊區(qū)保安處,不只是陜西,還有甘肅和寧夏;西北局社會部,大西北不只是陜甘寧,還有青海和新疆。
第一野戰(zhàn)軍解放蘭州,聯(lián)絡部長范明趕緊去找一個維吾爾族商人艾買提。共產(chǎn)國際把這個情報員轉給中共,這樣,進軍新疆時就有了可靠的向導。南疆情報站駐喀什,中情部的王炎堂任站長、邊保的嚴夫任副站長。青海情報站駐西寧,站長佘凱,副站長李昆山、劉星漢。
青海站主動同班禪行轅建立聯(lián)系,將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復電交給行轅交際處長計晉美,計晉美如獲至寶,飛馬星夜送往班禪駐地香日德。班禪堪布會議廳致電毛主席、朱總司令,清中央“速發(fā)義師,解放西藏”。1950年1月,青海站張競成、徐利平(黃彬)首發(fā)進藏,帶回西藏噶廈政府給中央政府的第一封公函。5月,青海勸和團三位活佛進藏,青海站又派出一部電臺隨行。邊保干部黃彬調到軍委情報部,1951年7月帶著一批藏族干部和一部電臺,隨同張經(jīng)武,繞道印度進藏,溝通中央同西藏的電報聯(lián)系。
西藏、新疆和平解放,南疆站、西藏處又逐步轉向國外工作。
長期在西安潛伏的楊蔭東和邊保的柴寄群,遠赴廣州建站。
新疆屬于西北范圍,西藏就橫亙西南。西北社會部的秘密力量和公開干部,也要進軍西南了。
胡宗南部隊匆忙南逃,賀龍率西北大軍追擊南下。西北社會部指示埋伏在胡宗南部隊中的情報力量繼續(xù)跟蹤,胡宗南逃到哪里就跟到哪里,直至將敵軍徹底殲滅。
聯(lián)勤總部第七補給區(qū)司令部中校視察官劉奉先發(fā)展了一個秘密小組,帶電臺跟胡宗南撤入四川。胡宗南繼續(xù)向西康地區(qū)逃跑,留守成都的部隊軍心渙散,關鍵時刻,劉奉先以共產(chǎn)黨地下組織的名義公開出面,代表解放軍接管成都。
12月30日,一野司令員賀龍、政委李井泉率軍開進成都,兩千多國民黨軍校生列隊歡迎。
劉鄧帶領二野逆江而上打進西南,在重慶安營扎寨。鄧小平任中共西南局書記,周興任西南局社會部部長兼西南公安部長,趙蒼璧任副部長,于桑任秘書處長。派遣處長于炳然曾經(jīng)潛伏軍統(tǒng),程永和曾經(jīng)潛伏中統(tǒng),都是情報老手,只是缺少新人。正當缺人之際,剛剛掛牌的公安部就有地下黨員前來報到。
川東地下黨被破壞后,組織上調集各地四川籍貫的黨員十幾人,潛回四川重建組織。北平地下黨南系的祝永康回到四川老家,恰好趕上全川解放。趙蒼璧親自考察祝永康,布置的任務是畫重慶地圖??催@年輕人頗有情報素質,就分配到派遣科工作。
云南的工作格外復雜,境外盤踞著國民黨的殘軍。西南公安部又調派人員進入云南,在邊境地帶沒站。
大西南的云貴川藏,急需公安干部,西北局社會部的干部又從西北走向西南。
西北加西南就是中國的大西部。中國的地形是西高東低,中國的經(jīng)濟是東高西低。相對貧困的西部生活艱苦,也是境外勢力滲透的重要通道。
西部的安全就是國家安全,黃土地走出的邊保干部不怕沙漠和高原,決心為國家樹立西部安全屏障。
明暗易位
在取得全國政權的新形勢下,中共及時調整情報保衛(wèi)工作的體制編制。
將情報和保衛(wèi)分開,取消中央和各級黨委的社會部、情報部;由軍委情報部負責情報工作;將保衛(wèi)工作交由各級政府的公安部門管理,軍委公安部改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
經(jīng)過如此調整,中共的情報、保衛(wèi)工作就由黨的工作形式轉為政權工作形式,更加符合執(zhí)政的規(guī)則。
1949年10月1 5日,開國大典半個月后,公安部在北京召開公安高級干部會議。這個后來被稱為第一次全國公安會議的會議,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毛澤東接見會議代表,周恩來、朱德、董必武、聶榮臻參加座談。
朱德在會議上提出:“解放軍在完成剿匪任務后,就變成了國防軍,要建立公安部隊,保衛(wèi)全國人民安居樂業(yè)。”
周恩來在講話中強調: “公安工作國家安危系于一半,軍隊是備而不用的,你們是天天要用的?!?/p>
會議學習毛澤東關于公安工作的指示:
“既要學習和敵人做公開斗爭,又要學會同敵人做隱蔽斗爭;如果我們不去注意這些問題,不去學會和這些敵人做這些斗爭,并在斗爭中取得勝利.我們就不能維持政權,我們就會站不住腳,我們就會失敗?!?/p>
“在拿槍的敵人被消滅以后,不拿槍的敵人仍然存在,他們必然地要和我們做拼死的斗爭,我們決不可以輕視這些敵人。如果我們不去這樣提出問題和認識問題,我們就要犯極大的錯誤。”
這些話從此成為中國公安系統(tǒng)的座右銘。
會議期間,政務院批準羅瑞卿提出的方案:在各大行政區(qū)人民政府沒公安部,省人民政府沒公安廳,中央直屬市沒公安局;在專署沒公安處,縣沒公安局,區(qū)設公安助理員,村沒公安員。公安部下沒6局1廳:政治保衛(wèi)局、經(jīng)濟保衛(wèi)局、治安行政局、邊防保衛(wèi)局、武裝保衛(wèi)局、人事局和辦公廳,共有干部486人。東北汪金祥、西北李啟明、西南周興、華東李士英、華中卜盛光、華南譚政文、上海揚帆、南京陳龍、天津許建國、北京羅瑞卿兼,大區(qū)公安部長中最年輕的李啟明才36歲。
1953年取消行政大區(qū),多數(shù)大區(qū)公安部長調到北京工作,公安部有了資歷很硬的副部長楊奇清、許建國、汪金祥、周興、王近山、汪東興、梁國斌、李天煥,國內戲稱“八大金剛”。還成立了中央公安干部學校和地方的公安學校。根據(jù)需要,又在鐵路、交通、林業(yè)、民航系統(tǒng)設立公安部門。還組建了人民公安部隊,司令員羅瑞卿在1955年定銜大將。
向來抓大不問小的毛澤東,在國務院各部中,對外交、國防、公安,經(jīng)常直接過問。從瑞金到延安到北京,幾任公安負責人,大多來自軍隊,都是毛澤東了解的干部。從上海到延安到北京,幾任情報負責人,大多來自特科,都是周恩來熟悉的干部。
1950年9月27日,毛澤東在第一次全國經(jīng)濟保衛(wèi)工作會議的總結報告上批示:“保衛(wèi)工作必須特別強調黨的領導作用,并在實際上受黨委的直接領導,否則是危險的?!?/p>
雖然在工作形式上,公安工作由黨的形式轉為政權形式,但在實質上,公安工作還是強調黨的領導。
關于情報工作的總結,則在靜謐中進行。
李克農(nóng)身兼軍委總情報部部長和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副部長,在黨內擔任中央情報委員會書記,統(tǒng)管全國情報工作。李克農(nóng)組織起草了“中共二十二年情報工作的初步總結”。
首先,情報工作必須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的原則。必須反對取消或削弱黨對情報工作的領導的做法,也必須反對把情報工作凌駕于黨的領導之上的做法。這個原則,顯然與世界各國的情報工作原則有很大區(qū)別。無論在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在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情報機構都有很大特權,往往借口工作性質特殊而擺脫黨和政府的監(jiān)督,或是成為個別政治領袖的秘密工具,或是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