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世明
一踏進2018農歷春節(jié)的門檻,迎面?zhèn)鱽怼巴敉簟眱陕暯?。同牛“哞哞”,羊“咩咩”,貓“喵喵”一樣,“汪汪”是大者為犬小者為狗的“專屬音區(qū)”。又因為“汪”“旺”同音,“汪汪”“旺旺”,遂有“狗叫旺運”之說。
時序更替,雞去狗即來。不過,狗年說狗,可不僅是“狗叫旺運”這一個話題,更有關于狗患等種種麻煩,特別是在北京稱“聊天兒”、東北叫“嘮嗑”的閑話之中。
瞧瞧,說起這社區(qū)四鄰“扯閑篇節(jié)目”,筆者同社區(qū)的老李和老王拎著擠擠壓壓的菜筐就過來了。扯閑篇兒嘛,家長里短還真不多,政治、社會新聞倒不少,便開成了社區(qū)一種隨興、多變奏的“研討會”。
今兒“隨興研討”的話題是,矢野浩二與狗,或者矢野牽出的養(yǎng)狗問題。
矢野浩二何者?性急的老王搶過話頭,說:這名一入耳便知,肯定是個日本小伙子……
常在網上攢資料的老李接茬:他都43歲了,常年在華發(fā)展的男星。他五年前在日本做節(jié)目時,發(fā)言指陳北京的養(yǎng)狗陋習,說的話不好聽,打擊一大片,這回又被網友翻出來了,他趕緊用中文道歉。一霎時網上飛(不是“非”)議,臧否如潮。
老王說:是呀,一個日本人說“中國人沒資格養(yǎng)狗”?聽著在感情上都有點疙疙瘩瘩的,誰好接受?。吭趺淳汀爸袊恕崩??說一些人還差不多。
筆者道:其實,這話是哪國人說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是胡說還是實說,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偽命題、某地個案還是一直、普遍存在的問題?
老李說:東西南北中,特別是各大中城市還真是飽受養(yǎng)狗之擾,其一是時爆惡聲,其二是隨地便溺,其三是傷害不斷。這個矢野是真戳中了一個“痛點”呢。
筆者道:都認為是“痛點”,這就有嗑好嘮了。我養(yǎng)過14年的狗,老有體會了。其實,大家養(yǎng)狗養(yǎng)寵物本世紀才大熱起來,民生發(fā)展,社會長足進步了嘛……
老王又插話:就是嘛,生活好過了,以前掙的錢一家將將“供嘴”,還有閑心鼓搗貓狗?
筆者道:不過呀,咱們養(yǎng)狗養(yǎng)寵物好有一比,像“自行車社會”一下跨進了“汽車社會”……
老李接茬:你是說,用騎單車的思維開私家車,交通事故少不了?這城里養(yǎng)寵物也是沿襲農人養(yǎng)土狗的做法?不管不顧,不負責任!
筆者剛要接著“闡述”,鄰居馬大姐氣咻咻地走過來,氣惱惱地說:哎喲喂,這些養(yǎng)狗的忒差勁!我在這街心小公園轉一圈,踩了好幾腳狗屎,呵斥它幾句,它還沖過來了,追著我叫喚,差點咬上一口……
老王有些憤憤不平,說:狗主人還直叨咕,它不咬人吧?畢竟是動物,誰能打保險?都這樣式的,懶不說,狗屙幾回他不彎一下腰,不拾掇,還自私的不行,根本不考慮鄰里的感受。跟我一個單元的這戶,養(yǎng)仨,見天叫喚,我兒媳婦坐月子沒一周呢,受不了,顛兒回娘家去了!
老李說:問題又來了,一家一只,他咋養(yǎng)仨?而且大型犬也不拴繩?各地早都出臺了養(yǎng)犬管理條例啊,列得挺細,都貼在墻上,當畫?糊弄鬼呀?要說這養(yǎng)狗的臭毛病,那是只顧自己樂不樂,不管別人煩不煩呢!老大難了,眾矢之的啊……
問題就在這兒,筆者道,想不想、會不會文明地養(yǎng)寵物,正在成為一個檢驗咱們社會文明程度的試金石呢。其實,狗是有情物,狗經“教育”也懂事,有些人不“懂事”,狗不是禍,人才惹禍。在社會公德缺失的狀態(tài)下,養(yǎng)狗就在一定意義上形成了公害。而“法律是道德標準的底線”(德國哲學家康德:《實踐理性批判》),現(xiàn)在新時代要有新氣象,須轉化這一公害,人們要大力培育公德心,同時必須嚴格遵章守法,嚴格管理。
老李講了一句,像在作結論:沒錯兒,世界各國也都把養(yǎng)狗當成一件嚴肅的事,如果咱們再不改變種種不文明的習慣,恐怕不只是不適合養(yǎng)狗,而是什么寵物都不適合養(yǎng)了……
這怎么不像隨興嘮嗑,倒真像在理論研討???筆者略一沉吟之際,身旁馬大姐說:老王你老“研究”啥呀,你那蘇格拉呢?
我下意識地接道:誰?蘇格拉底?
老王說:蘇格拉,沒有“底”,是兒子養(yǎng)的狗名……
蘇格拉,沒有“底”,可這林林總總圍繞養(yǎng)狗生發(fā)的毛病,亟待群起而“解”之,早日見“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