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超鷹
2018年12月15日到2019年1月10日,是日本年末的黃金假期,瀨戶內(nèi)市立美術館和當?shù)氐纳疥栃侣勆?,與東京中國文化中心、日中友好會館、PAOSNET、博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一起,特地舉辦了《連接大海的記憶-景德鎮(zhèn)巨匠·佐竹德展》,由于瀨戶內(nèi)市的武久市長、高間議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余仰賢、邱含等一眾大咖出現(xiàn)在開幕式上,在美麗的瀨戶內(nèi)海,又一次掀起了中日民間交流的熱潮。實際上,能夠在瀨戶內(nèi)市立美術館展出中國的藝術作品,有著許多特殊的意義。
首先,瀨戶內(nèi)市立美術館是迄今為止日本第一個每年都會介紹中國現(xiàn)代藝術作品的官方美術館;第二,作為著名的瀨戶內(nèi)國際藝術節(jié)的核心區(qū)域,能夠獲得展出機會的藝術家,成為世界級藝術大師的幾率特別高,包括來自中國的藝術家蔡國強、劉永剛等;第三,從首次嘗試到第一屆、第二屆,每一次的中國藝術展,瀨戶內(nèi)市的武久市長都親自參加了開幕式;第四,這個美術館經(jīng)常用新穎的形式,為中日藝術家創(chuàng)造交流的機會。
展覽以美術館館藏的佐竹德大師珍品和景德鎮(zhèn)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秦錫麟、余仰賢、邱含、陳敏,以及他們制作的觀賞和收藏價值極高的藝術瓷,構成了兩國藝術家跨越大海、超越不同時空的藝術交流主題。
1998年百歲仙逝的瀨戶內(nèi)市榮譽市民佐竹德先生,是當?shù)刈钪漠嫾?,雖然中國人知之甚少。作為常年在海邊寫生的畫家,佐竹德先生的作品始終追求著對大自然景色的光影記錄,紅土、綠樹、藍海、碧空,以及對人的胸懷和境界的展現(xiàn),具有印象主義的畫風之美。其中描繪瀨戶內(nèi)市景色的《橄欖樹與大?!罚粌H多次獲獎,也讓更多的人知曉了美麗的瀨戶內(nèi)市。本次策展之所以選擇了佐竹先生的作品,與景德鎮(zhèn)四位大師的作品在同一空間中展出,是為了表達彼此的藝術記憶和問候。
展廳中秦錫麟大師的作品十分引人注目,因為他的作品不再是日本觀眾所熟悉的白瓷青花單色之妙,而是借助了釉里紅、顏色釉的窯變,通過近似大寫意的技法,形成了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紅的全新品類,不愧為“中國現(xiàn)代民間青花”的開宗立派者。
余仰賢大師的作品融入了西方繪畫的視覺語境,將瓷面的裝飾與印象主義的佐竹油畫,形成了巧妙的混聲合唱。從粉彩到古彩,余大師發(fā)揮著創(chuàng)作上的獨立和主觀能動性,將適合于視覺表現(xiàn)的工藝材料應用于作品之中,讓日本觀眾領略到了景德鎮(zhèn)瓷畫創(chuàng)新的典范。
邱含大師的作品畫面清靈通透,源于生活,超越物象。他經(jīng)常在攀山越川,撫琴品茗,聽風觀瀑之中,尋找精神感悟與藝術靈感,所以,他的作品沒有學院派的教條和陳腐。在器物表面可以感受到跳動不停的筆觸、線條起伏的變奏,以及飽含激情的柔美,具有日本人喜愛的恬淡和優(yōu)雅,因此特別受到了日本媒體的關注。
陳敏大師的作品依然是可愛至極的嬰童題材,他將傳統(tǒng)民間青花與現(xiàn)代構圖融為一體。畫面似乎大同小異,但件件新穎,個個意趣。詼諧幽默的寥寥數(shù)筆,勾勒出天真的寫意。以兒童嬉戲打鬧入畫,反射世風的夏暖秋涼,立意用心非常深刻。因此,當?shù)氐脑u論認為:他是用一種灑脫、一絲諧趣,另僻出了一條景瓷以外的大美之道。
為了讓五位大師的作品能夠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著名鋼琴演奏家山地真美小姐,根據(jù)不同的作品內(nèi)容,即興作曲并演奏了充滿想象的曲目。以可以聆聽的形式,將中國景德鎮(zhèn)的瓷器之美予以多維度的展現(xiàn),應該是景德鎮(zhèn)藝術作品從未有過的呈現(xiàn)方式。
開幕式過后,日本多家媒體分別采訪了余大師和邱大師,詳細了解了景德鎮(zhèn)藝術瓷的最新變化,并于當天和第二天,通過電視臺和報紙,向廣大日本民眾進行了介紹。
在美術館和日中友好人士的安排下,余、邱二位大師專程訪問了日本六大古窯之首的備前燒產(chǎn)地,并得到了人間國寶(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伊勢崎淳先生的熱情接待,也由此實現(xiàn)了一次可以載入陶瓷交流史冊的大師對話。
伊勢崎淳先生在家里為兩位同行認真地介紹了備前燒的主要特色。他說:日本的六大古窯包括滋賀的信樂燒、福井的越前燒、愛知的?;瑹c瀨戶燒、兵庫的立杭燒,以及岡山的備前燒(也稱伊部燒)。岡山縣的備前市伊部地區(qū),擁有特殊質(zhì)地的制陶黏土,制陶已有過千年的歷史,加上曾有皇族在這里定居,并經(jīng)常需要定制祭典用具,所以備前燒也就理所當然的作為日本古窯之首而備受青睞。
他認為:備前燒的美在于不上釉、不繪彩,是完全依靠水、火、風、土的自然環(huán)境來制作的陶器,每一件作品都會因為自然因素而完全不同。“備前燒使用的陶土取自于海邊稻田里的泥土,含有很高的鐵質(zhì)、貝殼等復雜成分。因此,在攝氏1200度或更高的溫度下連續(xù)燒制十幾天,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的顏色。我們會利用紅松木的油脂和稻草的厚度來燒陶,松和稻的灰燼隨著窯中的風火自由飛散,并粘附在陶器表面,形成許多意外的、不可預知的紋樣,這也許是備前燒最令人感到神秘的幽美之處吧”。
伊勢崎淳先生接著說:“日本的制陶史可以上溯至一萬多年前,但六世紀后開始的備前燒,應該是受到過中國陶瓷的許多影響,作為日本茶道的必備用具,與細膩精致、色彩鮮艷的上釉瓷器相比,備前燒是以保持原始的質(zhì)樸和原味的無釉著稱,燒制方法非常傳統(tǒng),也就有了自己的獨特氣場?!?/p>
出身于1936年的伊勢崎淳先生是近代備前燒的名家,與已故的金重陶陽(1896-1967)、藤原啟(1899-1983)、山本陶秀(1906-1994)、藤原雄(1932-2001年)一起,被譽為備前燒五杰。他是陶藝家伊勢崎陽山的次子,但是在兄弟四人之中,深得父親真?zhèn)?。他最初是想當一個有穩(wěn)定收入的教室,從岡山大學美術專業(yè)畢業(yè)后,曾擔任了一年的高中教室。但備前燒的魅力,最終還是讓他決定辭職從事陶藝創(chuàng)作,因為獲得了大量的頂級獎項和眾口一致的高尚人品,2004年被評選為“人間國寶”。
伊勢崎淳先生目前的得意弟子是他的侄子伊勢崎創(chuàng),由他帶領著中國兩位大師參觀了祖?zhèn)鞯摹㈤L約16米的古窯。“讓泥坯與窯火和通風口充分地產(chǎn)生相互地作用,窯內(nèi)就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變化,發(fā)生各種深邃莫測的窯變效果”,伊勢崎創(chuàng)先生這樣介紹說,“當然,這并不是簡單地聽從于所謂的偶然,技術的熟練非常重要,比如,我們裝窯的工序就很講究細節(jié),不僅要計算好窯火的溫度從哪里開始上升;判斷松木和稻草的灰燼怎樣落下;還要考慮好將器皿放在何處、如何重疊、架空等等,也許還要借助神力的幫助?!彼χ赶蚋G口上方供奉的神祗。
確實,非人力之巧所能及的奇異變化,也只有窯火帶來的偶然和陶工意圖的天作之合,才能誕生出如此美妙的,也是令人感嘆的作品。
伊勢崎家使用的是典型的登窯,這是由低向高建起,如同登山般的逐漸往上的窯,這會讓溫度集中而減少能耗。據(jù)介紹,現(xiàn)在每年最多只能燒窯兩次,每次要花上十天以上的時間,每次會使用十噸以上的松木,期間需要把火候加熱到1200度以上的溫度??梢韵胂?,如此高難度的勞力,使每一次的出窯,在整個家族的所有成員心中,都充滿了忐忑不安的期待。
兩位中國大師都靜靜地細看了一件件備前燒作品,松木落灰與油脂痕跡自然地殘留在陶器表面,粗糙的肌理與黃、褐、灰色的外型一起,隨著光線的變化,顯得格外地古樸漂亮、富有內(nèi)涵。邱大師說:由于現(xiàn)在許多瓷窯都改成了“氣窯”或“電窯”,采用精準的控溫技術,可以燒出漂亮規(guī)整的瓷器,但也容易失去古樸和窯變的自然氣息。余大師認為:“我們需要充分利用先人們累積留傳下來的遺產(chǎn),不斷摸索新的表現(xiàn)形式,爭取能夠從兩國陶瓷界傳承下來的技術中,留給下一代更有價值的東西?!?/p>
邱大師最后提出:“是否能夠和伊勢崎先生共同創(chuàng)作一批特殊的作品,將景德鎮(zhèn)的雅致與備前燒的素樸,通過傳統(tǒng)的松木柴燒,實現(xiàn)絕無僅有的大師跨海合作?!甭牭角翊髱煹倪@個建議,所有在場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而伊勢崎創(chuàng)先生也立刻表示了贊同這個計劃。真的太期待了!明年,也許感動中日藝術界的、陶與瓷的大師作品,將會再次出現(xiàn)在全球矚目的瀨戶內(nèi)國際藝術節(ji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