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彤
(濱??h人民醫(yī)院 江蘇 鹽城 224500)
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入及診治的13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用作此文數(shù)據(jù)分析樣本,男性79例,女性60例,年齡25歲至69歲,年齡平均值是(42.89±3.48)歲。
患者在早上起來采取清水和30ml/L的雙氧水進行漱口,之后指導患者用力的深咳,保留第2口痰置入無菌瓶內,于1小時中送檢。細菌鑒定方法:憑借微生物生化相關檢測系統(tǒng)實施菌種的鑒定。藥敏試驗方法:憑借微量稀釋方法和抗菌藥物相關紙片開展藥敏試驗。采取的質控菌株是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以及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超廣譜酶的β-內酰胺酶相關測定方法采取K-B法。
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計算,病原菌占據(jù)百分比用例數(shù)(n)或率(%)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展示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分析和參比意義。
表1 90株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分析
表2 革蘭氏陰性菌對常用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分析
近年來,抗菌藥物在臨床治療中得以推廣使用,呼吸道的病原菌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1-3]。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發(fā)病的常見細菌主要有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副流感嗜血桿菌以及卡他莫拉菌等[4]。由于抗菌藥物的濫用、抗菌藥物的類型不斷增多、醫(yī)院內的獲得性感染等相關因素引發(fā)細菌的耐藥問題更加嚴峻。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細菌分布主要為革蘭氏陰性菌,且具有比較高的耐藥性,對亞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藥性要相對低一些,建議用作推薦用藥。
【參考文獻】
[1]劉曉立,高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致病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10):1865-1868.
[2]許樹雄,陳穎豐.降鈣素原與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百分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6,6(24):211-213.
[3]張艷平,周鸝婕.C-反應蛋白聯(lián)合降鈣素原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細菌感染的診療價值[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9(9):939-943.
[4]沙正凱,錢江,張祥杰,等.降鈣素原與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計數(shù)比值在COPD急性加重期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3):5401-5403,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