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通訊員 張琴
百花開盡,纖維檢驗戰(zhàn)線上的護花使者用他們的專業(yè)和敬業(yè)奉獻書寫他們自己的“芳華”。
12月15日7時,成都雙流機場T1航站樓,綿陽市纖維檢驗所職員雍海濤正在辦理登機手續(xù),當天他將乘坐成都飛烏魯木齊的航班,前往新疆奎屯接替正在那里執(zhí)行國家監(jiān)管棉公檢任務的同事。
雍海濤說:“今年北疆出現(xiàn)難得的暖冬,但保暖內(nèi)衣、毛褲、羽絨服等防寒重裝備還是必備的?!庇汉f的暖冬,室外溫度在零下10℃左右。
飛機到達新疆地窩堡機場,雍海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適合新疆氣候的重裝備。候機樓外,白雪皚皚、寒風凜冽,慘白色的太陽有氣無力地時隱時現(xiàn)。這次新疆之行是雍海濤今年第二次外出執(zhí)行公檢任務。第一次在河北邯鄲,在那里干了8個多月,任務一結束,大部隊就開赴新疆。
王崇羽,24歲。綿陽魏城人,是綿陽纖檢所公檢團隊中的90后。2015年10月,大學畢業(yè)的王崇羽隨公檢隊伍進入新疆,在巴楚執(zhí)行棉花入庫公檢。這是他畢業(yè)后的第一份工作,公檢工作的條件明顯和理想中的工作有差異。作為公檢工作中的新人,他必須熟練掌握公檢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過磅、掃碼、測水、取樣、測雜質(zhì)、數(shù)據(jù)錄入等。
第一次和帶隊組長去庫房抽樣,看著工人們熟練、迅速地從棉包抓取樣品(每包抓取樣品棉125g~150g之間,為確保樣品質(zhì)量,不得低于125g),小王以為簡單,結果一天下來,右手五個指頭和手臂全都不聽使喚,還流了血。
這是我想要的工作嗎?經(jīng)過一夜的思想掙扎,第二天小王還是出現(xiàn)在庫房,和熟練工人們學技巧。經(jīng)過慢慢摸索,最終小王熟練掌握了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由于王崇羽大學期間學的是計算機專業(yè),帶隊領導對小王的工種做了調(diào)整:專門負責數(shù)據(jù)錄入和下載,將當天所有的檢驗數(shù)據(jù)錄入上傳,及時下載相關數(shù)據(jù)并收發(fā)郵件。
2016年,小王戀愛了,女朋友是魏城場鎮(zhèn)的。小王說,從認識到現(xiàn)在,盡管聚少離多,但是女朋友還是理解和支持自己。從新疆巴楚到甘肅酒泉,從河北邯鄲到新疆奎屯,小王入職的800多天時間里,只有不到200天時間在綿陽。更多的時候,他和女朋友只能通過微信傳情。
近兩年的異地守候終于開花結果——小王和女朋友開始談婚論嫁,對于常年在外的纖檢工作人員來說,最不確定的就是時間。小王父母曾直接和纖檢所帶隊公檢副所長廖漫電話談過婚期一事,小王知道后電話告訴未婚妻和父母:感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也一直理解和愛著你們,但婚期時間:必須等到任務完成后!
譚斌,綿陽三臺人。2014年,譚斌進入綿陽纖檢所公檢隊列,開始全國各地的奔波生活。農(nóng)村娃出身的譚斌很快適應了公檢工作的所有流程和生活,和大家不同的是,譚斌還是家庭中的頂梁柱。年邁的母親尚在,育有一雙女兒一個上高中一個上初中,而妻子完全成了主持家庭的主婦。
大家叫譚斌“憂郁王子”,是因為2017年6月譚斌父親的離世。譚斌是孝子,父親在時,父親是他的天和全部,父親走了,譚斌的天塌了,憂郁一直寫在臉上:沒能在父親床前盡孝,枉對父親對自己的那份慈愛!
2017年大年未過,譚斌接到通知:正月十六出發(fā),前往河北邯鄲等地執(zhí)行國儲棉出庫公檢。此時,譚斌已經(jīng)隱約感覺到父親的身體出了狀況,必須趕在出發(fā)前帶父親去醫(yī)院做一次體檢。
檢查結果還是出乎意料:父親惡性腦瘤,癌細胞擴散,晚期!醫(yī)生的每一句話都重重砸在譚斌心頭:天塌了,地陷了!對于天塌地陷,自己卻無能為力!
是否能隨大部隊出發(fā),譚斌亂了方寸!當天晚上,譚斌背著父親把自己關在房間傷心地大哭了一場,父親也似乎看出了兒子的心思,雖然不知道自己的病情,還是故作輕松地告訴譚斌:走吧!家里有我!
幾個字,父親話少,兩個男人的交流!譚斌出發(fā)了,在河北邯鄲的日日夜夜,白天忙手上的工作,夜里擔心父親的病情!最終父親病情加重再次住院!譚斌趕回家時,父親因癌細胞擴散已經(jīng)不能說話,意識也趨于模糊!譚斌說,在病床前,他和父親說了這輩子最多的話,但是父親沒有回應,最終父親在兒子面前撒手人寰,眼睜睜地看著父親經(jīng)受病痛折磨,看著父親離開,自己卻無能為力!
“你理解我當時的感受嗎?”一個中年男人,兩個孩子的父親,譚斌情緒再次失控,淚水順著雙頰往下流淌,“都說公檢工作苦,之前我一點也沒感受到,因為那時我有更多的除工作之外的牽掛,父親走了,對他的牽掛也沒了!”
6月的一天,料理完后事,譚斌起身前往河北邯鄲。臨行前譚斌跑到父親墳前長跪不起:“爸爸,兒子要走了!為了單位的任務,為了這一家子,我得走了!”
譚斌說,自己苦點累點沒啥,但愿家人平安!
綿陽市纖維檢驗所是綿陽市質(zhì)監(jiān)局直屬事業(yè)單位,此前,纖檢所為四川省直屬單位。上世紀90年代,綿陽纖維檢驗所的重要工作就是為三臺等綿陽棉花種植大縣進行重水重磅檢測(重點是在棉紡廠對收進來的棉花進行第二次含水量和重量檢測,并出具檢驗報告)。
和那個時代的很多單位一樣:奉獻青春獻子孫,雍海濤就是綿陽纖維檢驗所的“纖二代”。今年49歲的雍海濤在綿陽纖檢所已整整干了32年,用他的話說,他們見證了綿陽棉花種植這個產(chǎn)業(yè)在綿陽的興起和衰落,也見證了綿陽纖維檢驗工作的外延和內(nèi)涵的擴張。
2017年12月15日,雍海濤從綿陽出發(fā)前往新疆奎屯接替在那里帶隊公檢的副所長廖漫。在綿陽纖檢所,雍海濤擔任監(jiān)督科科長。作為纖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門,公檢工作一直由所里的副所長廖漫和雍海濤帶隊開展工作。
到達奎屯,和副所長廖漫進行了簡單的工作交接,雍海濤走馬上任。近年來,因為工作認真負責,綿陽纖檢所的公檢工作得到主管部門和同行的一致認可。從2016年開始,中纖局直接委派任務給綿陽纖檢所,以主檢機構的身份在新疆、甘肅、河北等地開展公檢工作,配合綿陽纖檢所工作的機構是德陽、眉山兩地的纖檢所。
從配合到主檢,對于一個地市級的纖檢機構來說,意義是重大的。按照雍海濤他們的話說,不是每一個纖檢單位都有資格做主檢的,它的直接意義在于:檢驗能力水平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得到了行業(yè)最高主管部門的認同。雍海濤輕描淡寫地說:“我們的努力見到了成效,我們的付出有了回報。這個回報就是把綿陽纖維檢驗的能力從一個地市級隊伍直接帶進國家隊。”
作為“纖二代”,雍海濤們沒有辜負父輩們對這個行業(yè)的奉獻,更直接地說,他們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或許連父輩們都難以望其項背。也正是因為父輩們當年將行業(yè)經(jīng)驗手把手地傳承下來,綿陽市纖檢所才有了今天的地位和輝煌。
廖漫,和雍海濤同屬綿陽纖檢所的“纖二代”,即將步入“知天命”的年齡。10多歲參加工作,伴隨綿陽市纖檢所見證了中國棉花產(chǎn)業(yè)的整個發(fā)展歷程。
他是棉花公檢行業(yè)的技術支撐,同行們說,漫哥在,心里不慌!
他是綿陽公檢團隊的核心領隊,隊員們說,漫哥在,啥也不怕!
2000年,他參與了綿陽當?shù)氐慕?jīng)營性棉花公證檢驗,為棉花種植戶和經(jīng)營戶提供棉花檢測的重要也是唯一的質(zhì)量標準。2004年,中纖局在張家港設立棉花檢驗實驗室,分別從江蘇、上海、四川等地抽調(diào)技術骨干參與實驗室籌建,廖漫為實驗室的技術負責人。
也正是因為這段經(jīng)歷,廖漫有了在“國家隊”的工作經(jīng)驗,因此在后來的棉花攻堅工作中得心應手,如魚得水。2012年到2013年,綿陽市纖維檢驗所開始以配合機構的身份參與國家儲備棉的公證檢驗,廖漫帶著綿陽公檢團隊遠赴河南、江西、陜西、浙江、新疆等地執(zhí)行任務;2014年和2015年,在新疆奎屯和巴楚兩地,廖漫帶領綿陽公檢團隊執(zhí)行公檢任務,綿陽纖維檢驗所仍然是以配合機構的身份出現(xiàn)的,不過這一年他們執(zhí)行的是國家監(jiān)管棉公證檢驗。
廖漫說,這幾年,盡管綿陽市纖維檢驗所是以配合機構的身份出現(xiàn)的,但是基于對檢測手段的充分理解和執(zhí)行過程的嚴格要求,經(jīng)他們檢驗過的棉花在中纖局隨后的抽查中,幾乎做到零失誤。量的積累一定會引起質(zhì)的變化,廖漫和他帶領的綿陽公檢團隊在所到之處都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2016年,中纖局正式下文,要求綿陽市纖檢所以主檢機構的身份赴甘肅酒泉、金塔進行國家儲備棉公證檢驗。4月27日—8月9日,廖漫帶領綿陽公檢團隊在甘肅一待就是100多天!甘肅的公檢任務剛剛結束,綿陽公檢團隊又轉戰(zhàn)新疆,開始國家監(jiān)管棉的公證檢驗,這次在新疆待的時間也剛好是100天。
2017年1月11日—9月25日,綿陽公檢團隊繼續(xù)以主檢機構的身份在河北邯鄲執(zhí)行國家儲備棉出庫公檢,9月27日到現(xiàn)在,綿陽公檢團隊在新疆北疆奎屯的冰天雪地里執(zhí)行國家監(jiān)管棉公證檢驗。
廖漫說,在他們這個行業(yè),說棉花都是論批論庫。他見過的最大露天庫房,面積達幾千畝,如果不配對講機,容易迷路,幾個小時都轉不出來。
2017年,綿陽市纖檢所在新疆的公檢任務即將結束,回想起這些年的公檢生涯,廖漫說,做公檢工作,能吃苦耐勞是我們選人的第一標準,還要耐得住寂寞,丟得開家庭。哪一個做公檢工作的人不是拋家舍業(yè)的?哪一個不虧欠自己的家人?
往小的說,這叫本職工作;往大的說,這個叫情懷。“套用一句最時髦的詞,這30年來,我們也算奮斗過,奉獻過,我們無悔自己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