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昆
【摘要】素質教育是當下教育體制提出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在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從學德智體美等方面入手,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再加之教師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比較落后,導致體育教學質量以及效率存在嚴重問題,不利于素質教育的有效落實?;诖?,本文將針對初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展開分析,針對實際情況提出幾點改進措施。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育;現(xiàn)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6-0145-02
一、初中體育教學的現(xiàn)狀
(一)學校對體育教學重要性的重視程度不足
現(xiàn)階段,在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體育教育已經(jīng)成為一項比較重要的教學科目。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中學對新課改的要求沒有形成充分且全面的認知,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下,學校管理人員依舊將語文、數(shù)學以及英語等學科作為重點科目,而忽略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在衡量學生學習成果的時候,依舊采用考試成績?yōu)槲ㄒ恢笜耍沟皿w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同時,中學不重視體育教學的這一情況,也導致體育教師的地位無法得到提升,不能受到足夠的關注,進而使得中學體育教師喪失工作積極性。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也不能激發(fā)體育教師的學習興趣,最終呈現(xiàn)出初中體育教學效率以及質量普遍偏低的現(xiàn)狀。更有甚者,部分中學直接將體育教學的時間分配給其他課程教師,用以強化學生對其他課程的學習水平,進而無法實現(xiàn)提升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目的,也無法幫助學生強化其身體素質[1]。
(二)教學理念不能滿足當下的教學需求
現(xiàn)階段,初中體育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將側重點集中在理論知識方面,并且普遍采用強行灌輸?shù)姆绞剑瑢е聦W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再加之教學方法科學性、合理性存在嚴重的缺失,很多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十分陳舊,依舊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主,并未相應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對體育教學的目的做出充分認知,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胺叛蚴健钡慕虒W方法導致學生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散漫的狀態(tài),無法對體育項目的技能充分掌握,同時也不能實現(xiàn)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逐漸失去體育課程設置的意義。此外,這一教學現(xiàn)狀很容易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錯誤的認知,使的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能得到充分體現(xiàn),使學生失去通過體育學習強化自身身體素質的意識。
(三)教學軟件以及硬件不完善
就目前中學體育教學工作現(xiàn)狀而言,很多學校教學場地以及教學器材匱乏的情況普遍存在,繼而影響體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無法完成教學目標。造成這一現(xiàn)狀的因素較多,例如: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比較落后,硬件設備不能完全配備;教師素質偏低,教學理念落后,導致師資與教學任務不協(xié)調等情況。這些因素的存在,導致體育教學工作不能順利完成,影響教學質量[2]。
二、改善初中體育教學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初中院校對體育教學的關注力度
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初中院校需要平衡各個學科間的學習時間,加強對體育教學的關注力度,提高體育教學的地位,使其可以受到與其他學科相同的對待。當學校對體育課程關注力度提高之后,體育教師的受尊重和關注程度也會隨之提升,繼而激發(fā)其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體育教師會積極的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并引進科學的教學模式,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進和創(chuàng)新,使其適應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此外,還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德育教育力度,宣傳體育鍛煉的好處,培養(yǎng)學生競技精神,以便將競技體育精神帶到其他課程學習當中,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使學生身體素質得到強化[3]。
(二)加強對學生間個體差異的關注力度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我國高校通常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單一性。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地位,很容易產生枯燥感,進而對體育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對此,高校體育教師應該注重當代學生的需求,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個性化培養(yǎng),并且在課程設置的時候,注重針對性,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之上,側重學生所選擇的課程項目加強訓練。例如,高校的學生身體素質不盡相同,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這一差異性,進行分層式教育和培養(yǎng),對于一些在體育方面比較擅長的學生,培養(yǎng)其專業(yè)技能的同時,給予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參與一些活動的組織和策劃,鍛煉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幫助學生積累管理經(jīng)驗。對于一些在體育方面較為欠缺的同學,加強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和學習,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鍛煉方式,保證學生的安全,然后在此基礎之上,對其進行一些技能的鍛煉和培養(yǎng),逐步提升學生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的進步具有一定的階段性,逐步完成小階段的提升,進而實現(xiàn)整體能力的提升,使學生逐步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有效的落實素質教育。
(三)加強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關注力度
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是新課改特別強調之所在,就體育教學而言,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主要是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對體育知識的認知,然后在此基礎上,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授,并指導其專業(yè)技能,然后在學生對體育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熟練掌握之后,組織一些專業(yè)相關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充分展現(xiàn)學生所掌握的技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有效完成體育教學任務[4]。
三、結束語
總之,新課改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作出強調,明確體育教學的地位,盡管在現(xiàn)階段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導致體育教學質量以及效率不甚理想。但是在后期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強化中學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教師對學生間個體差異的關注力度以及加強教師對學生主體地位的關注力度等方式予以改進,逐步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教育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春蘭.對初中體育課堂足球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學苑教育,2016(4):28-28.
[2]陳振興.農村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2017(3):00201-00201.
[3]江志英,JIANGZhi-ying.新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策略探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6):117-120.
[4]李巖.當前高校體育教學面臨困境與應對思路[J].時代教育,2016(13):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