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陳戈
時間:4月9日下午2點30分
地點:儒岙鎮(zhèn)東家坑村
從新昌縣城出發(fā)到儒岙鎮(zhèn)東家坑村,一路都是曲折的山路,同行的儒岙鎮(zhèn)黨委副書記徐小鋒笑言,這條山路,平時她自己都不敢開,迎面車輛駛來,兩輛車交匯幾乎已是相差毫厘。
一路顛簸將近半個小時,車子終于在一個山坳中停下,一下車,面對眼前的景象,記者腦海中浮現(xiàn)的就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010年真正實現(xiàn)道路硬化,就在去年,東家坑村才剛剛通了鄉(xiāng)村公交……”從東家坑村黨支部書記王培軍口中獲悉,東家坑村之前是名副其實的薄弱村?!耙郧按迕裣胍ユ?zhèn)里,必須一大早起來趕15里山路到最近的公交車站乘車,在2008年,村里進出物資的運輸還全靠騾子……”
東家坑村發(fā)展的艱辛早已停留在了昨天,如今,走在村道,兩旁綠化優(yōu)美,環(huán)境整潔,還打造了一條紅色生態(tài)旅游線路。
“這里是紅色記憶亭,再往前是黨建小廣場……”東家坑村的聯(lián)系村干部梁鍵“兼職”成為村里這條線路的一名講解員。
集體經濟幾乎為零的東家坑村,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王培軍向記者道出了項目背后的治村之道?!坝捎跂|家坑村是革命老區(qū),打造紅色記憶亭項目我們爭取到了民政部門的政策支持;村道兩側的綠化工程靠的是一家結對企業(yè)贊助;一萬多元的河道保潔資金我們精打細算,聘請村民做保潔員,在保證村莊環(huán)境的同時,省下了七八千元;路是村民籌資,鎮(zhèn)政府獎補,村資金投入,鎮(zhèn)村聯(lián)動共同完成建設的……”
有效的開源節(jié)流,村干部的精打細算,緊跟政府的思路……東家坑村把每一分錢都用到了刀刃上,“每年做一點,年年有變化”,東家坑村走出了一條集體經濟的突圍之路。
時間:4月9日下午4點
地點:儒岙鎮(zhèn)上里村
離開東家坑村開車行駛沒多遠,原本的行程,由于隨行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一句話改變了:“這里以前可是省級文明村!”手指的方向有一塊木匾,上面刻著上里村。
一行人的突然到訪,讓剛剛在村里干活的黨支部書記徐正金匆匆趕來,帶著我們在村里轉了一圈。從徐正金的口中得知,上里村還是全縣第一家生態(tài)公廁的所在地,無論是廁所革命還是截污治水,上里村都一直走在前面。
走在上里村的黨建五星長廊,一旁是青郁的農田,一旁是潺潺的流水,記者的目光被一塊牌子所吸引,停下了腳步——“上里村黨支部扶貧基地”。
長廊的一頭,??恐惠v助殘車,一位村里的殘疾大伯正在打理田地,見到我們一行人,殘疾大伯臉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地里種的是藍莓,是村黨支部出面,讓村里的10幾位殘疾人成立公社,通過土地流轉的方法,把這20多畝土地讓殘疾人耕種,每年的收入相當可觀,幫助他們脫離貧困?!毙煺鸢亚耙蚝蠊几嬖V了記者。
農忙時,村里的其他村民還會幫助這些殘疾人采摘藍莓,在幫助殘疾人的同時也讓其他村民多多少少提高了收入。
帶領殘疾人貧困戶脫貧致富一直以來是工作上的難題,單單依靠每年的慰問補助不足以變輸血為造血,上里村的集體經濟做好了土地這篇文章,解決了殘疾人貧困戶的收入難題,真正點亮了“富裕星”。
新昌縣,山多田少,是紹興市大部分薄弱村的所在地。發(fā)展薄弱村,關鍵靠人,重點是提升村級集體經濟,記者蹲點新昌3個村莊,看到的是一場場集體經濟蝶變的魔術。
東家坑村紅色記憶亭。
上里村黨支部扶貧基地。
時間:4月10日上午9點
地點:新昌南明街道班竹村
班竹村位于天姥山腳,這里是遠近聞名的“唐詩村”,古往今來有近400多位詩人在此駐足。
村里的詩詞氛圍很濃,每戶人家門前都總結了一個字,配上了一首詩。村民章建中和他的弟弟兩戶人家住在一起,在他們家門口就是一個“和”字,寓意和睦,配上了杜甫的一首《江村》,其中一句為“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也是寓意著兩家人相親相愛。
村黨支部書記章必才家門口,掛的是一個“勸”字,原來章必才的兒子是紹興市高考狀元,這個“勸”有著勸學的寓意,配詩為杜秋娘的《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雖有厚重的唐詩文化,但是班竹村由于兩面都是山,沒有工業(yè)經濟,也沒有農業(yè)基礎,這么一個山區(qū)村又該如何發(fā)展集體經濟?
班竹村想到了要抓住鄉(xiāng)村旅游興起的機遇,但是村里沒有資金,怎么才能啟動項目?靠山吃山,班竹人抬頭看山也看到了出路。
村黨支部牽頭,章必才連夜召開了鄉(xiāng)賢會議,確定鄉(xiāng)賢帶頭籌資,建立“人人參股、戶戶分紅”的利益分配模式。村民可以以資金股或者山林股的形式入股。僅僅7天時間,全村4000多畝山林資源全部實現(xiàn)了流轉。班竹村也開啟了公司化運作的模式。
如今第一期項目建設,班竹村通過入股籌資的形式已經籌集資金3000多萬元,玻璃棧道、玻璃展臺,以及全國最常的玻璃滑道都已經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預計10月1日能全面對外開放。
從2016年村級集體經濟僅僅16萬元,到明年村級集體經濟預計達到500萬元,抓住五星3A的創(chuàng)建契機,班竹村實現(xiàn)了華麗的逆襲。
村子大張旗鼓發(fā)展之時,章必才想到的是首先要保證底層村民的利益,凡是入股10000元以內的村民都能隨時無條件退股,這也打消了村民最后的顧慮。
“我們以前要向政府、向企業(yè)討要資金,以后我們要上繳稅收給政府!”章必才信心滿滿。
班竹村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