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是一門綜合性、邏輯性極強的學科,擁有難點多、公式雜、程式嚴等特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如今新課改之后的教學需求。學習任務繁重、思想壓力大、數學成績難以提升,成了高中教學的瓶頸問題。本文通過對導研式教學闡釋與分析,旨在充分發(fā)揮教學雙方的主動性,以此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導研式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0-0152-01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導研式教學方法,它充分體現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也展現了新課程改革的準則要求。通過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導研式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意識,也可激發(fā)學生的探求欲望,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和數學能力有著重要推進作用,同時也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一、何為導研式教學
導研式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學情境下,結合教師的指導,通過集體研討和獨立探究,提出分析及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種貼近教學、靈活自主的教學方法,對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導研式教學主要是以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為起點,經探究來進行正確的思考,從而達到掌握數學知識并且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目標。隨著教學研究領域不斷拓展,學校及老師非常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導研式教學將數學教學過程變成了為學、為導、為究、為新的過程,對于高中數學學習來說是一個再發(fā)現、再反思、再創(chuàng)新的過程,導研式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展現了學習研究的重要性。
二、導研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的實踐應用
重視問題的解決是導研式教學的重中之重,通過研究問題達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方法的掌握。因此,為了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率,老師應仔細研讀新課改的相關內容與要求,加強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研究與實施,充分發(fā)揮導研式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價值,所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探究導研式教學的實踐應用:
1.創(chuàng)設良好的導研式教學情境
在高中階段,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邏輯思考能力和一定的自主性。因此,為了有效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導研式的探究學習,還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這就要求老師扮演好課堂主導者的角色,結合數學知識點創(chuàng)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合理的教學情境中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切實規(guī)避脫離教學目標的問題。
2.重視問題的導研式教學設計
導研式教學把問題作為探究的動力,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逐漸拓展問題的方式來組織教學,同時也利用問題為載體來關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導研式教學還是完全的放開,它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這就要求老師在解決問題之前引導學生做好相關的知識準備工作,對學生的研究策略和方法進行指導等,特別在知識結構形成過程中的指導,導研式教學是探究式、研究型教學和學習的進一步發(fā)展,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科學的方法,不僅是一種教學和學習方式,同時還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比如在學習等差數列時,先列出幾組數據參考:
1,2,3,4,5,6,7,8……
5,5,5,5,5,5,5,5……
2,4,6,8,10,12,14……
在這幾組數據中,讓學生觀察這幾組數據的特點和規(guī)律,同時總結幾組數據的共同點,從而使等差數列的概念呼之欲出。這種比較形象的例子能夠激發(fā)學生研究的熱情和興趣,使數學教學不再是枯燥的說教過程。當學生掌握了等差數列概念之后,還可以順水推舟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計算等差數列的和,或者引入等比數列的概念,同步也可學習等差、等比數列,在比較中發(fā)現兩種數列的不同點,對“數列”知識點的掌握與現實應用獲得足夠的認知。
又如,在學習軌跡方程的問題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只貓坐在6米長的梯子正中間不動,但是在光滑地板上的梯子正在抵墻下滑,求在梯子下滑的過程中貓的運動軌跡。然后根據這個問題情境,提出以下幾個問題:這個情境中包含的數學問題是什么;這個問題中,哪些量不變;最后是利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解決,此般問題思考思路為解題找尋到了一條捷徑,為學生后面的解題打下了堅實基礎。
3.優(yōu)化教學手段和方式
以往填鴨式的課堂教學,使課堂變成了一潭死水,沒有活性。通過導研式教學,可以改變過去的教學風格,如學生可以自主成立學習小組,進行交流或者獨立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學。除此之外,教師還需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好教學時間,留足學生思考和交流的時間,使他們抓住有利條件,盡情地自我研究、自我學習,享受這難得的學習機會。學生的研究往往是從問題或者遇到的知識難點出發(fā),教師可以給學生學習思考的初步方案,附加操作方法,將“授人以漁”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導研式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做好問題的創(chuàng)建工作,營造趣味氛圍,通過積極的引導讓學生解決數學難題,以此掌握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與此同時,導研式教學還應充分地考慮學生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主體位置,竭力發(fā)揮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從有效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于柏柱.導研式教學法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應用[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11)
作者簡介:
陳國柱, 出生年月:1978年5月,性別:男,教研室名稱:寧陽一中高二數學組,專業(yè)方向:高中數學,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