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英
聽說我家旁邊的媽祖廟媽祖有求必應,四里八鄉(xiāng)的香客都涌來了。他們有步行來的,有騎自行車來的,有開小汽車來的,有搭公交車來的。香客多,廟口的路都被交通工具占了,村民干活都要繞遠道而行。
我上小學四年級時,每天上學,我必從廟門口經過。我可不想繞遠路,因為這意味著我要早起半個小時。可是,不繞遠路呢,一段50米的路,我就像蝸牛走路一樣,要走20多分鐘。
我每天上學都遲到,老師老批評我,我天天被罰掃地板。掃地板是輕便活,我受得起。但是,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我受不起。每一位香客拜完媽祖,都要燃一串20米長的鞭炮,鞭炮聲分分秒秒不斷絕。長時間聽這鞭炮聲,我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連上課也覺得老師似乎在放鞭炮。我塞上棉塞都無濟于事,我天天頭暈腦脹,學習成績退得一塌糊涂。
我冥思苦想,這可怎么辦呢?如果不讓香客進村,這容易,隨便在地上擺幾十根鐵釘,讓每一位香客的車都破胎了,香客就少了。然而,這樣做有點損人利己。
聽我奶奶講,媽祖生活于宋代,是福建莆田湄洲灣的一位女子。在她28歲的短暫人生中,救過遇風浪落水的漁民、船客數(shù)不清。后來人們塑像建廟紀念她。這塑像遍地開花,漂洋過海,全世界都有。
現(xiàn)在,媽祖已是中華民族愛的化身,更是全世界傳播愛的使者和女神。
我作為一位中華民族的接班人,應該有責任把媽祖的大愛傳播開來,讓每一個信仰媽祖的人都沐浴在愛的春風中。
想到這,我那損人利己的想法打叉了。
可是,我的煩惱也要想辦法解決啊。
夜深人靜,我一個人叩開媽祖廟的大門。
廟里的長明燈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熒熒閃爍,整個媽祖廟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非常神秘。
美麗端莊的媽祖就在我面前,她沒睡覺,睜著慈祥的雙眼看著我,好像在問我有什么事。
我學大人一樣在桌上擺上供品:兩瓶酸奶、一包葡萄餡面包、四根黑糖棒棒糖、一束龍眼。這些東西是我喜歡吃的,我想媽祖肯定會接受我的誠意。
我得燒香。聽奶奶講,媽祖是神,我們是人,人和神講話,只有先燒香,她才能聽得見。
我學大人一樣點上三根香,雙手舉香對著媽祖自我介紹,然后把我的煩惱一股腦兒講出來,我說:
“親愛的媽祖:深夜打擾您,實在不好意思。白天來,您又沒空。您看,最近來朝拜您的香客非常之多,我知道您這是為四面八方的人做善事,做好事,有求必應,老百姓才如此信任您??墒?,您門前的車輛和人流影響了村民的交通,連我上學都遲到了,您門左側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也影響我的生活,我被震得頭昏腦脹,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我給您提幾個建議好不好?”
“孩子,你說吧?!蔽业恼胺胶孟耧h來了一個親切和藹的女中音。
我想這肯定是媽祖在跟我說話,于是,我把我的三條建議一一奉上。
第二天,村里沸沸揚揚議論開了,因為好幾個人昨晚都做夢了。村長說,媽祖讓他在村里建一個停車場,專供外來的香客停車。媽祖廟廟公說,媽祖建議香客不放鞭炮,讓他用人們添油箱的錢買一個放鞭炮的錄像來代替。媽祖廟理事長說,媽祖讓他在媽祖廟按安一個WiFi,建一個媽祖微信群,大家隨時把自己的出行情況告訴媽祖,媽祖就可隨時幫助大家,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媽祖廟的人流量,也可更好地方便大家。
不久,我們村媽祖廟不遠處真的建了個漂亮的停車場,村路再也不堵塞了,我上學也不遲到了。媽祖廟除了三月十八媽祖生日外,都不點鞭炮。香客們燒完香,點好金箔紙,錄像里的鞭炮就響個不停,這聲音可調大調小,可好了,它絲毫不影響我的生活。
最高興的事是,媽祖廟安了WiFi,建了一個媽祖愛心微信群。香客們燒完香,跟媽祖加了微信。他們就可以跟媽祖私聊,也可以在群里群聊。
暑假的一天,爸爸用微信告訴媽祖,我和我姐姐要去縣城的游泳池里游泳。媽祖馬上發(fā)來一個游泳池游泳注意事項,她還特別告知我們,不要靠近游泳池里的回水口,并發(fā)來一段一個孩子不幸被回水口吸住死亡的視頻。最后她還祝我和姐姐游泳愉快。
暑假的另一天,爸爸在微信群里發(fā)出一個消息,說我們一家要去六鰲海邊游泳。微信群里馬上發(fā)來一個遇到離岸流怎么辦的圖片。這些圖片形象生動,圖片下面還附有文字說明。看一看,我明白了斷層的海潮就是離岸流。它是由于那里海底比兩旁低,海水表面向上涌,可海水下面是向下流。離岸流與旁邊的海浪比,一般比較平穩(wěn)安靜,顏色也較深。我也明白,當我們看到有斷層的海潮時,應該立即上岸,因為這是極易產生浪渦的危險之地。但如果我們已經處在浪窩里,首先要做的是先不要游回岸邊,而是隨波逐流,順著離岸流的水流方向,然后游向與沙灘平行的方向,脫離離岸流后,再轉向,游回岸邊。
我們按媽祖微信里的注意事項去做,結果旅途愉快又安全。
后來爸爸把媽祖的微信轉發(fā)到朋友圈,朋友圈的朋友又轉發(fā)給他們的朋友,整個假期大家都玩得非常愉快而又安全。
我更加喜歡媽祖了,因為她能用新時代的傳播媒體——微信庇佑著千家萬戶,繼續(xù)傳播著媽祖的大愛大仁大慈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