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宏亮 陳 英 賈秋芳 洪道先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麻醉科 開封 475001)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是麻醉術后老年患者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約為5%~15%。該病癥可導致神經功能恢復延遲,住院時間延長,進而影響術后身體的康復。由于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如何減少和預防已成為當前臨床麻醉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右美托咪定是一種新型的高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具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抑制交感神經興奮性、無呼吸抑制等藥理學作用,同時在神經保護方面也有一定的潛在作用[1]。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老年患者,麻醉過程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觀察術后患者POCD發(fā)生情況。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擇期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62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ASA分級為Ⅰ~Ⅱ級,經診斷所有患者符合行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臨床特征,排除標準:老年癡呆癥者;精神異?;蚪诜眠^精神類藥物者;有長期飲酒史者;聽力或視力嚴重障礙者;文盲以及語言無法溝通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1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齡(68.5±6.2)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25.1±2.3)kg/m2;觀察組中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齡(68.1±5.8)歲,平均體重指數(shù)(24.8±2.1)kg/m2。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入手術室后給予常規(guī)吸氧,監(jiān)測ECG、HR、SpO2、RR指標,行橈動脈穿刺處理,于患者右側頸內靜脈穿刺監(jiān)測CVP。采用L2~3腰-硬聯(lián)合阻滯法,蛛網(wǎng)膜下腔注射用腦脊液稀釋好的0.5%羅哌卡因1.5mL,觀察組微泵泵入右美托咪定,用48mL的生理鹽水配制成4μg/mL濃度,以0.4μg·kg-1·h-1持續(xù)恒速輸注10min,然后調整速度減半,直至手術結束。對照組采用相同的方式泵入等量的生理鹽水,密切觀察術中患者BP、HR、SpO2水平,手術結束前硬膜外腔單次注入1.5mg嗎啡進行術后鎮(zhèn)痛。
采用簡易精神量表(MMSE)分別對術前1d、術后3d、7d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評估。MMSE包括時間定向力、地點定向力、語言即刻記憶等19項內容,總分30分,術后評分低于術前1分以上者則確定認知功能下降,認定POCD發(fā)生。與此同時,在術前(T0)、術畢(T1)、術后6h(T2)、24h(T3)4個時間段對患者靜脈采血,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S100β蛋白含量。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定義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術前相比,兩組患者術后3d的MMSE評分均顯著降低,但術后7d又能基本恢復正常。術后3d觀察組患者的MMSE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僅有1例患者發(fā)生POCD,但對照組有8例患者發(fā)生POCD,觀察組POCD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MMSE評分及POCD發(fā)生率比較
組別例數(shù)術前1d術后3d術后7dPOCD發(fā)生率(%)觀察組3128.4±2.226.8±3.3?#28.1±2.51(3.2)對照組3128.1±2.324.7±3.8?27.7±2.78(25.8)
注:*與術前1d比較,P<0.05;#與對照組同時間點比較,P<0.05。
與術前(T0)相比,兩組患者術畢(T1)及術后6h(T2)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均顯著增高,但術后24h(T3)又基本恢復正常水平。觀察組患者在T1及T2時段,體內血清S100β蛋白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比較
組別例數(shù)T0T1T2T3觀察組310.063±0.0210.156±0.019?#0.093±0.021?#0.064±0.019對照組310.062±0.0190.191±0.021?0.137±0.018?0.063±0.018
注:*與術前比較,P<0.05;#與同時間點對照組比較,P<0.05。
POCD是一種常見的麻醉術后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術后記憶力、注意力下降,抽象思維、語言理解及社會適應能力出現(xiàn)衰退,嚴重者可發(fā)生神經錯亂、焦慮甚至人格改變。POCD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顯示與中樞膽堿能系統(tǒng)功能降低、神經遞質異常、炎性細胞因子等密切相關[2]。老年患者由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衰老,腦組織、細胞重量、數(shù)量明顯出現(xiàn)下降趨勢,因而麻醉術后極易發(fā)生POCD。
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麻醉用藥,可通過激動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藍斑核α2受體,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而達到鎮(zhèn)靜抗焦慮的作用。大量研究顯示,右美托咪定可減少全麻藥物的用量,對中樞神經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能夠減少外界刺激引起的短暫性整體或局部腦缺血后的神經損傷[3~4]。本研究對老年行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麻醉過程中給予一定的右美托咪定,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POCD發(fā)生率顯著降低,這可能與右美托咪定的藥理作用相關。
S100β蛋白是一種酸性的Ca2+結合蛋白,主要存在于星形膠質細胞中,當患者發(fā)生腦損傷時,S100β蛋白經細胞間液流至腦脊液,進一步通過已受損的血-腦脊液屏障釋放至患者血液中,因此血液中S100β蛋白含量可反映神經系統(tǒng)受損的程度[5]。本研究結果顯示,術畢和術后6h,兩組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但觀察組患者的S100β蛋白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說明右美托咪定對神經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可減少老年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POCD的發(fā)生,減少因外界刺激引起的神經損傷,促進了麻醉術后身體的康復,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陳曉梅,陳廣福.右美托咪定對顱內腫瘤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及腦保護作用.臨床麻醉學雜志,2015,31(1):15~17.
2 李麗妍,黃金平,劉樺,等.右美托咪定對老年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廣東醫(yī)學,2013,34(5):781~783.
3 張奕文,邢祖民,徐穎華,等.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對老年患者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手術術后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4(5):743~746.
4 李躍祥,戴華春.右美托咪定對老年患者全麻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30(10):964~967.
5 王民,楊永安,耿垚,等.右美托咪定對頸內動脈剝脫術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及炎性反應的影響.安徽醫(yī)藥,2016,20(4):77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