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燕
摘 要:目前,山東等地白菜用種主要采用小株采種法。小株采種和大株采種及半成株采種法相比有明顯優(yōu)勢,即小株無須形成葉球,直接開花,生育期短,生活力旺盛,分枝力強,適于密植,能降低制種成本。但是有些技術還有待革新和改進,以達到最高產量和最好效果。
關鍵詞:技術改進;育苗;滴灌澆水
在十字花科雜交種子生產中,制種公司和科研單位現階段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農村從事制種生產的年輕人逐漸減少、制種戶年齡結構嚴重老齡化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直接關系到制種產業(yè)能否良性循環(huán)發(fā)展。日益老齡化的制種戶接受高新技術的能力差,而省工省時、簡單易行的技術更容易被制種戶采納和吸收,并用于雜交種子生產,以減少制種成本投入,提高雜交種子產量和質量,創(chuàng)造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白菜類蔬菜良種在繁育過程中,有幾種白菜類蔬菜小株采種方法,如搭建彩鋼板陽畦,播種萌動種子,穴盤和營養(yǎng)缽育苗,陽畦打隔斷澆水和定植田噴、滴灌澆水,機器脫粒等改進技術,不僅省工省時、簡單易操作,而且效果較好?,F將這些采種方法總結如下:
一、搭建彩鋼板陽畦
白菜類蔬菜小株采種需要在陽畦、小棚、大棚等保溫設施內育苗,然后再定植。為了育出優(yōu)質的幼苗,農戶普遍采用陽畦進行播種和育苗。通常修建陽畦的最佳時間是土壤上凍前,但由于經常遇到連陰雨天氣,導致田間土壤過濕,無法取土修建陽畦,延誤了最佳的播種時間。2017 年春季,在河南制種基地,有的制種戶利用廢舊的彩鋼板搭建簡易陽畦:陽畦的北墻為彩鋼板,彩鋼板兩側用短木樁固定,防止倒塌;東西側墻為大田土或塑料布;在彩鋼板上切割方形口作為通風口;在彩鋼板頂端放置玉米秸稈;長木桿間隔擺放在彩鋼板上,用以支撐塑料布和草簾等保溫材料;再用稀泥固定好玉米秸稈以及玉米秸稈和長木桿間的連接處,這種改良陽畦既簡單實用、美觀,節(jié)約人力,材料又可被重復利用,特別適合在雨水多的季節(jié)修建,值得推廣。
二、播種萌動種子
以往科研單位和制種企業(yè)通常采用干種子進行播種。有時雖然制種企業(yè)提早送給農戶雜交種的親本種子,并告知其播種時間,但由于農戶的疏忽,沒有按照要求及時播種,經常導致需要錯期播種的雙親品種錯期時間不夠,或錯期變?yōu)橥冢桓猩跽?,將播期完全顛倒,致使雙親花期嚴重不遇。因此,在開花期制種戶必須要通過掐花、摘心等整枝方式調整雙親間的花期,導致種子產量和質量受到影響。近兩年來,在山東繁種基地,制種公司或企業(yè)開始嘗試采用萌動種子進行播種。萌動種子的標準是以種皮“破肚”和剛剛露出胚芽尖為宜。
具體操作方法:在播種前一天,將包裹在紗布里的親本種子放在容器中,用溫水將全部種子浸濕,在25~28 ℃條件下過夜,第2 天再分發(fā)種子。農戶在播種時可以采用單粒播種,也可將細沙與萌動種子混勻,再均勻撒播。
萌動種子是在人為干預下使種子提前吸脹、萌動、發(fā)芽。在冬季,萌動的種子播種后可以提前萌發(fā),出苗快且整齊。而干種子播種后需要依靠自身的特性吸脹,由于外界溫度低等不利條件的限制,出苗時間晚。對干種子和萌動種子的播種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表明,同時播種的萌動種子出苗時間早于干種子,親本的出苗數量有所增加,花期提早2~3 d(天),且植株整體長勢比干種子播種的植株旺。在雜交種子生產中,花期適當提早,有利于花枝的充分利用、授粉、種子成熟和后熟,還可以避開干熱風等不利因素,適當增加制種產量。
三、穴盤、營養(yǎng)缽育苗
直接播種在地里的幼苗定植時農戶經常直接拔苗或用小鏟挖苗,幼苗容易傷根或斷根,定植后緩苗時間長。采用穴盤和營養(yǎng)缽育苗,不僅可以節(jié)省親本種子用量,而且幼苗根系被限制在一定區(qū)域,如果澆水及時,幼苗根系容易成坨,定植時不易傷根,定植后植株扎根快,緩苗時間縮短。
1.穴盤育苗。在河南、山東等繁種基地,一般采用32 孔或72 孔穴盤進行育苗,效果較好。建議有條件的地區(qū)采用32 孔或50 孔穴盤進行育苗,育成的幼苗營養(yǎng)面積較大,繁種株生長效果更好。
2.營養(yǎng)缽育苗。在山東等大棚黃瓜產區(qū),農戶多采用營養(yǎng)缽育白菜類蔬菜幼苗對播種在營養(yǎng)缽和露地的幼苗生長狀況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的植株根系被土壤緊緊包裹,根系不容易散坨,而采用露地育苗的植株根系容易散坨。同時,前者根系生長狀況好于后者。四、陽畦打隔斷澆水及噴、滴灌澆水采用穴盤和營養(yǎng)缽育苗時,由于穴盤、營養(yǎng)缽與地面以及穴盤間、營養(yǎng)缽間有空隙,育苗土壤容易變干,幼苗易缺水,長勢不勻,大小苗明顯。通常,農戶在離家較遠的地方修建陽畦,需要挑水或運水澆苗,很難做到經常澆水。采用穴盤和營養(yǎng)缽育苗時,一旦幼苗缺水,更容易出現大小苗的情況。
3.育苗陽畦打隔斷澆水。在河南基地,農戶主要采用2 種方法解決澆水問題:①盡量鋪平畦面,將穴盤、營養(yǎng)缽碼平、碼齊,并在穴盤、營養(yǎng)缽四周圍填細土;②在整個陽畦的1/2 處,利用土墻打隔斷,將整個畦面分為兩半,然后再用磚塊、木板和工作隔斷,將每半個畦分成不同小畦,然后再分別單獨澆灌每塊小畦面,保證穴盤和營養(yǎng)缽充分被澆透,幼苗不易缺水,從而達到出苗整齊、生長一致的目的。
4.定植田噴灌和滴灌澆水。隨著國家對農民致富的大力支持,在河南、山東等制種基地普遍鋪設了灌溉設施,在田間地頭處留有水閥,方便農民隨時澆水灌溉。近三年,有些農戶開始采用噴灌和滴灌的方式澆水,既節(jié)水、省人力,又可以避免首次澆大水而降低地溫的情況發(fā)生。一般噴灌設施安置在田間過道處,露在地膜外,每隔4~6 個定植行擺放1 根噴灌管。滴灌則在地膜下,每2 行或每1 畦面鋪1 根滴灌管。在保護地設施條件下,如在大棚等設施內生產商品種子,滴灌管和噴灌管可直接鋪在地面上,每隔2 行鋪1 根管,無須覆蓋地膜。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滴灌設施澆水時,由于滴下的水逐漸向四周滲透,所以在幼苗定植時土坨的上邊緣最好與地面持平或略低于地面,盡量不要高出地面,否則會導致低處的土坨已經澆透水,而高出地面的土坨依然沒有被水浸透,此時一旦關閉水閥門,極易導致植株干旱缺水、不發(fā)根,甚至形成小老苗、死苗等,影響植株后期生長勢和繁種產量。
五、收割機脫粒
收割后的繁種株必須及時脫粒,清選和晾曬脫粒后的種子是繁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尤其是當繁種株收割后恰逢雨季,種子更易受潮、霉變,甚至腐爛,進而喪失種子活力,失去商品性。因此,白菜類蔬菜繁種株的脫粒工作刻不容緩。目前農戶大多還是采用手搓、用木棒敲打等手工脫粒的方法進行種子脫粒。手工脫粒要求繁種株需要有一定厚度的秸稈和堅實光滑的曬場等作為襯托,但是用力不能過猛,否則容易導致種子破裂或被壓扁、種皮脫落和混入土砂等雜質,從而影響種子的質量。有時農戶也用拖拉機、汽車或電動三輪車碾壓、擠壓等方法。輔助脫粒,但是生產中不建議使用碾壓的方式進行脫粒。目前,在農村具有一定規(guī)模曬場的制種基地越來越少,機械脫粒就成為效率最高的脫粒方法。在大規(guī)模白菜類蔬菜種子生產時,機械脫粒不僅可以降低種子收獲成本,而且可以做到及時、集中收獲種子,防止種子霉變。
隨著工廠化育苗、測土配方施肥、節(jié)水灌溉與水肥一體化等育苗技術的推進和普及,應用于白菜類蔬菜種子制種的新技術、新措施將不斷涌現,如何將這些技術普及、推廣應用和真正使制種戶成為最大的受益者,應是制種企業(yè)、科研單位重點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德雙.《白菜類蔬菜小株采種技術的新改進》【J】栽培管理. 2018(1):89 – 91.
[2]楊建平.《大白菜小株采種技術》【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