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惠
17歲時,黃子韜被星探發(fā)現(xiàn),去了韓國當練習生。從他踏進演藝公司大門的那一刻起,他就清楚了解到“勤奮能成就自己,亦能消耗自己”。有一段時間,他甚至為此惴惴不安,總是擔心自己不拼一點就會被不斷涌現(xiàn)新人的娛樂圈淘汰,卻又怕自己拼過了頭會成為另類的輿論集中營。
畢竟,連黃子韜本人也知道:自己可是有著神奇的招黑體質(zhì)!
“其實我有時候真的很不理解,這個社會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我沒有殺人放火,我沒有觸碰法律,我只是在過著我的生活,努力地做著我的工作,我覺得我真的什么都沒有做錯?!秉S子韜嘆了一口氣。他帶著一股少年心氣,仿佛任何話題他都不介意跟這個世界“敞開聊”。
尤其是關(guān)于“夢想”,黃子韜從來都不怕對著鏡頭強調(diào)自己的野心——他要推廣C-POP,中國流行歌。他想打造一個屬于黃子韜的時代,即便有許多新聞標題都寫著“黃子韜的rap帶著濃濃的家鄉(xiāng)口音”。即便他發(fā)行唱片的收益還不到150萬元,不夠他制作一支MV投入的錢,還要被一大群“黑粉”定義為“沒唱功”。但他一點都不在乎這些阻礙,鐵了心地就要唱歌,還要唱得盡興、唱得響亮,唱得合作過的藝人李亞鵬、尹正等都被他的執(zhí)著感動,紛紛幫他打氣。
這股我行我素的固執(zhí)是起初他打破疑慮、最終選擇用努力出道的秘密武器,也是現(xiàn)如今,黃子韜“身在演藝圈卻心在歌手界”的最直觀證據(jù)。這也難怪會有人去質(zhì)疑:演戲?qū)S子韜來說,是不是僅僅為了反哺自己的音樂?
對此黃子韜并未否認。自幼就喜歡周杰倫的他,確實對音樂的喜愛已近“魔怔”。無論是吃飯還是洗澡,只要靈感來了,黃子韜會立馬放下手中的事兒去錄歌。再不濟,他也要先把小念頭轉(zhuǎn)換成文字或是旋律,才能放心去做其他事情。
敬業(yè)的態(tài)度如同一根弦,讓黃子韜總要將自己拉得很緊:“我覺得我現(xiàn)在的收獲與付出是成正比的,當時我想要當明星,我就做了明星。我也堅持做音樂,然后取得了成功。但這不是永久成功,只是一個結(jié)束,我還要有一個更好的開始?!?/p>
他并沒有像傳說中那樣魅惑狂狷,反而很多時候是正經(jīng)的樣子。當然,黃子韜也希望自己的熱血永不寒涼,就算與天下其他所有人為敵,亦要一意孤行。
據(jù)說,《Black White》(AB)這首歌是黃子韜在長途飛行之后,倒時差的間隙創(chuàng)造的。拍MV的時候他對導演說,“我想做一個天使與惡魔的結(jié)合體,黑與白即是我對好人和壞人的對比”。他的世界沒有中間地帶,會偏執(zhí)地認為:對即是對,錯即是錯。
正是這種“愣頭青”式的原則,導致了黃子韜總是習慣性地將喜怒形于色。而論起情緒失控的“黑歷史”,其中最著名的應(yīng)該就是“退團”事件。2014年,黃子韜的好哥們吳亦凡突然宣布與SM公司解約、退出EXO。得知這件事黃子韜將自己關(guān)進練習室大哭了一場,在微博上寫下了各種傷心欲絕的話,表示自己對吳亦凡的不滿。他在那個時間段化身正義的使者,對外展現(xiàn)了自己最真實的感受。結(jié)果,大多數(shù)人給黃子韜戴上了“落井下石”的帽子。然后時隔三年,黃子韜也因腰部受傷選擇離開團體。這個時候,他徹底理解吳亦凡當時的心情,于是便流著眼淚現(xiàn)身致歉。然而,他依舊被人誤解真心,還被指責為“戲多”。
“很無奈,”黃子韜攤手說,“我就是想做自己,怎么那么難呢?”他垂下頭,眸子變得暗淡。
早在去年參加微博之夜的時候,許多人就發(fā)現(xiàn),黃子韜越來越喜歡沉思了。他常常在排練的間隙坐在角落里發(fā)呆。燈光亮了又暗,就像他的成名之路,時而是晴時而有雨。無論哪種情況,黃子韜都不打算離開。他就想固守在那兒,認真頓悟生命之學。
明明自己一直都是在“與天斗,與地斗”,那么為什么不敢“與人斗”呢?黃子韜決定不能輕易認輸,他在被網(wǎng)民“妖化”最慘的時候,爬上4000米的高峰,對著天空大喊:“我不會輕易狗帶(go die)!” 能在汪洋大海一樣反復無常的演藝界,依然熟悉并忠實履行“內(nèi)心強大”的原則很難,但是他做到了。
黃子韜不喜歡吃月餅,那就直說,管他人是否覺得矯情;大家調(diào)侃黃子韜的表情包,那就配合出演,反正又死不了。他好像越來越能適應(yīng)流言蜚語,還能從中怡然自得。不是黃子韜“裝”得灑脫,而是最難的日子他挺過來了。他唯一能將他打倒的,唯有他自己。
興趣式了解的時間是短暫的,三分鐘熱度。在此,借用馬親王的一句話,“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閱讀全文是一項稀缺技能?!奔热蝗绱?,像候鳥一樣容易變心的大眾,更不能憑借藝人的外貌,對喜歡的明星深入了解。若不是有人搜集“陌生人給我感動”的寫作素材,關(guān)于黃子韜的一個故事至今不會被大眾熟知,更不能令人對他改觀。
這個故事,是在很久很久之前,一個十歲的女孩因為父母在外工作,于是只能自己艱難地推著輪椅往家走。當時,雖是放學的時間,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她,更別說為她駐足。只有一個背著雙肩包的男孩,突然出現(xiàn)在了公交站。他按照女孩說的住址將她送回家,這個男生沒有接受任何感謝,也沒有留下姓名。
直至2012年,這個女孩通過電視看到了一個叫“黃子韜”的歌手,她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呀,第一個愿意對她伸出援手的陌生人,竟然是個明星。
激動之余,這個姑娘便通過各種渠道,給黃子韜打了電話,還拿到了他的親筆簽名。那張干凈的紙上,只有很簡短的一句話“祝你早日康復,我們一起跑”,但它實實在在地給了女孩莫大的勇氣。
當然,這也屬于黃子韜“隱秘而愉悅”的范疇。他喜歡低調(diào)地做一些事,去當一個暖男,哪怕所有人都不曉得自己的善良。比如,他在出道前就對一位聾啞朋友承諾“等我成名,一定把你帶在我身邊”,現(xiàn)在他是言出必行。
“我的朋友一直陪伴在我身邊,他做的事情不需要太多,可能在家?guī)臀铱匆幌滦」?,打掃下衛(wèi)生就好了。因為他如果在外面工作,很多企業(yè)都不會去幫助聾啞人,覺得可能溝通起來會不方便,但我覺得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黃子韜尊重每一個人,他還有著一股仗義的“中二精神”。他沒有成長為大多數(shù)人的樣子,沒有成長為20歲該有的樣子,仍舊保留童心。正如黃子韜自己所說,“為什么每個人都要一樣,那太沒意思了?!?/p>
他已經(jīng)用極具個人風格與辨識度的處事方式證明了:“你有你們的生存規(guī)則,我有我的活法,你不懂我,我不怪你。而且,萬箭穿心之后,只會讓我更強大?!辈坏貌怀姓J,不走套路的黃子韜有點酷。不得不期待,其他所有人都能做這樣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