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際
(中交隧道局電氣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銅永高速公路于2015年9月28日開通運營,除雙石停車區(qū)暫未開通外,路段內機電系統(tǒng)運轉穩(wěn)定可靠。根據(jù)2015年9月30日重慶銅永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渝銅永〔2015〕92號文《關于全線增加車牌識別及雙石服務區(qū)完善功能的通知》,結合交通部ETC全國聯(lián)網(wǎng)收費文件要求和重慶路網(wǎng)規(guī)劃,重慶銅永公司計劃在雙石收費站A/B廣場分別增加ETC車道配置(1入1出)。
目前,雙石A/B互通在開通前已按機電原設計圖紙施工完成,且兩廣場收費土建設計均為2入2出MTC車道,站區(qū)規(guī)模較小,車道數(shù)量有限,已經(jīng)無法擴容。通過與原設計單位及相關技術專家現(xiàn)場界面核查交流探討,確定在不改變原設計MTC(人工收費車道)收費車道數(shù)量的前提下,建議采用MTC和ETC兩套系統(tǒng)并存的方案,將現(xiàn)有的MTC雙向車道改為ETC/MTC混合車道(以下簡稱為“E/MTC混合車道”),在平時開通ETC車道,在車輛造成擁堵時開通MTC車道,可有效確保ETC和MTC車輛的有序通過。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tǒng)(ElectronicTollCollection,簡稱ETC),指通行車輛以不停車、電子繳費的方式通過收費站車道[1]。ETC系統(tǒng)主要由天線閱讀器(RSU)、ETC車道控制器、費額顯示器、車牌識別攝像機、車輛檢測器、ETC綜合信息顯示屏、ETC車道天棚信號燈、高速電動欄桿等構成。
與MTC車道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天線閱讀器(RSU),RSU又稱路側單位,也稱微波天線讀寫控制器,由微波天線、射頻部分、數(shù)字控制和電源部分組成,是讀寫OBU(車載電子標簽,用于存儲車輛信息、標識車輛的設備)信息的設備。
ETC收費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是通過RSU路側單元的信號發(fā)射與接收,識別車載設備OBU內存儲的編碼,判別車型并計算通行費用,實現(xiàn)自動從車主的專用賬號中扣除通行費用,以實現(xiàn)通行車輛無需停車即可自動完成道路通行費用收取工作。
ETC收費系統(tǒng)與MTC收費系統(tǒng)相比,其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收費速度快,減少車輛排隊繳費的時間,進而降低了尾氣的排放。車輛可以以20km/h的速度不停車通過ETC收費車道,實現(xiàn)無紙化收費、節(jié)能減排的社會效益,同時也有效降低了收費站的日常運營管理費用。
E/MTC混合車道收費系統(tǒng)顧名思義就是兼具MTC車道系統(tǒng)與ETC車道系統(tǒng)的全部功能,具體實施做法為:在已建成MTC車道系統(tǒng)上增加ETC設備來實現(xiàn),也可以通過在已建成的ETC車道系統(tǒng)中增加MTC設備來實現(xiàn)。E/MTC混合車道收費系統(tǒng)在保留了MTC車道收費的靈活性和機動性的同時,也兼具了ETC車道收費的快速便捷性,可以有效保障車輛的通行效率。
在ETC車道收費過程中,車輛誤闖以及ETC多次交易不成功等情況時有發(fā)生,通常需要相關車輛改換車道或者進行倒車重新交易。但在收費高峰時,這樣容易造成收費車道的擁堵,需浪費大量的時間去做疏流處理。采用E/MTC混合車道則可有效改善此類問題,相關車輛可在繼續(xù)駛入收費車道后,通過收費人員切換到MTC(人工收費)模式來完成車輛通行收費,有效縮短了原處理流程所浪費的時間,減少了收費車道內的擁堵。
E/MTC混合車道收費系統(tǒng)的缺點主要體現(xiàn)在車道收費高峰時,由于車道內存在誤闖車輛,ETC車輛需要放緩車速通行。
重慶市高速公路ETC收費車道的布置主要采用收費島外模式,即路側單元RSU位于收費島島頭,RSU與OBU在收費島外完成交互的模式(附帶轉MTC旁道的開口),較少部分高速公路采用收費島內模式,即車輛駛入收費車道內完成RSU與OBU交互的模式。圖1所示為收費島外模式,圖2為收費島內模式[2]。
圖1 收費島外模式
主要為雙向收費島,長度在70.2m左右,高速電動欄桿機在收費亭前與MTC收費島頭平齊,其間有5個檢測線圈,以滿足有無車輛駛入、交易、抬桿、落桿的需要;在ETC車輛交易失敗或車輛誤入等情況發(fā)生時,可通過轉MTC旁道開口進而駛入MTC車道,避免ETC車道擁堵的情況發(fā)生。
圖2 收費島內模式
與島外模式的區(qū)別是RSU天線位于收費島中部,而高速電動欄桿機在收費亭后方。不足之處是ETC交易失敗后倒車距離較長,易造成車道擁堵。
雙石A/B互通收費車道皆為2入2出MTC車道,布局完全一致,文章將以單側雙石A收費互通進行說明,整個收費互通包含3個收費島:
(1)單向入口收費島,島長為28m,島內設備主要有車牌抓拍攝像機、車道攝像機、低速電動欄桿、自助刷發(fā)卡機、通行信號燈、單向收費亭等;
(2)單向出口收費島,島長為41m,島內設備主要有車牌抓拍攝像機、車道攝像機、低速電動欄桿、整車計重稱臺、MTC費顯、通行信號燈、單向收費亭等;
(3)雙向1入1出收費島,島長為47m,島內設備主要有車牌抓拍攝像機×2、車道攝像機×2、低速電動欄桿×2、MTC費顯、通行信號燈×2、雙向收費亭等。
針對銅永高速公路現(xiàn)有MTC車道布局,有以下兩種改造方案:
此種模式是在現(xiàn)有單向出(入)口MTC車道增設ETC設備改造成E/MTC車道設備的布局。具體車道改造內容包括:
(1)按照重慶市ETC標準圖布置檢測線圈(如圖2中島內模式),需要注意混凝土層內不得有鋼筋,以避免檢測線圈狀態(tài)為有車輛存在;
(2)合理布局ETC情報板及RSU路側單元位置,增設或更換ETC專用費額顯示器(帶黃閃及信號指示燈);
(3)將工控機進行升級,包括系統(tǒng)軟件(混合車道軟件)、網(wǎng)卡(RSU數(shù)據(jù)上傳)、串口等,以滿足ETC相關設備的接入;
(4)更換低速電動欄桿機為高速電動欄桿機,將控制線與反饋信號線按要求接至工控機配線端子排上。
單向收費車道改造的優(yōu)點:單向收費車道的亭前幾乎沒有什么設備,RSU路側單元的基礎位不會影響到其他原有設備,另外,在改造過程中設備的更換可在原MTC相關設備基礎上實施,相對節(jié)省成本。
此模式的缺點:由于島內空間有限,兩套系統(tǒng)間設備存在共用的情況(如欄桿機和費顯等),如共用設備出現(xiàn)故障,則兩套系統(tǒng)都不能進行收費;如果僅MTC收費設備出現(xiàn)故障,則只能使用ETC收費模式,駛入車輛若ETC沒有正常識別或者是誤闖車輛時,倒車比較困難,容易造成擁堵。屆時,需要收費員使用便捷收費機完成MTC車輛刷卡交易,然后人工抬桿放行。
此種模式是將現(xiàn)有的雙向MTC車道增設ETC設備改造成E/MTC車道設備的布局,由于雙石MTC雙向島為47m,雙向收費亭前后均為原MTC設備,若按照重慶市ETC標準圖島內模式布置檢測線圈及設備,將與原MTC設備位置存在沖突,因此針對雙向收費島改造為島外模式更為合理。具體車道改造內容包括:
(1)按照重慶市ETC標準圖布置檢測線圈及設備(如圖1中島外模式),需注意混凝土層內不得有鋼筋,以避免檢測線圈狀態(tài)為有車輛存在;
(2)增設一套完整的ETC控制系統(tǒng),設備包括工控機(帶顯示器)、ETC專用系統(tǒng)軟件、網(wǎng)卡、串口等,以滿足ETC相關設備的接入;
(3)將ETC系統(tǒng)使用的ETC天線(RSU)、高速電動欄桿機、費顯(帶黃閃及信號指示燈)、車牌識別及車檢器接至ETC車道系統(tǒng);
(4)在混合車道切換到MTC專用收費模式下,島頭ETC專用欄桿將自動抬起停用,啟用收費亭后方原MTC欄桿,ETC車檢器停用,以避免黃閃誤報車輛闖關等問題發(fā)生;
(5)在混合車道切換到ETC專用收費模式下,收費亭后方原MTC欄桿自動抬起停用,啟用島前欄桿,MTC車檢器停用,以避免黃閃誤報車輛闖關等問題發(fā)生。
雙向收費車道改造的優(yōu)點:兩個獨立系統(tǒng)組成的混合車道,ETC模式和MTC模式可由一處開關實現(xiàn)自由準確切換。平時切換至ETC模式下,島前欄桿及附帶轉MTC旁道開口可有效減少ETC交易不成功或誤闖車輛造成的堵塞,提高車輛通行效率。在車道收費高峰時,系統(tǒng)可以自由切換至MTC模式,有效提高車輛通行效率。同時,不存在MTC故障造成的系統(tǒng)癱瘓及車道擁堵。
此方案缺點:相對于島內模式資金投入較大,需要增加兩套完整的ETC系統(tǒng)設備;其次,在MTC模式和ETC模式切換時,收費人員需注意,在島前與收費亭后欄桿抬落過程中,不能有車輛駛入車道內,以避免車道欄桿誤砸車輛。
綜上所述,文章針對重慶市銅永高速公路在雙石收費互通增設ETC收費系統(tǒng)的實際需要,提供了兩套可行的方案作為參考:(1)在改造經(jīng)費緊張時,可采用將現(xiàn)有單向出(入)口MTC車道增設ETC設備改造成E/MTC車道設備的布局;(2)在改造經(jīng)費充裕時,可采用將現(xiàn)有雙向MTC車道增設ETC設備改造成E/MTC車道設備的布局。
[參考文獻]
[1]劉金松.基于μC/OSⅡ的RFID智能讀卡器設計[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3.
[2]王婷.ETC車道改造設計要點研究[J].中國交通信息化,2016(1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