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人身傷害賠償責任的承擔面臨著多方面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 “責任的承擔是否是必要的”;二是“責任的承擔具體的指向化”;三是“如何去承擔這樣的責任”等方面的內容。建立健全法律法規(guī),明確賠償責任;保障賠償來源;以賠償?shù)木唧w分擔機制的確定,確保各方權益得到保障是有效地解決當前未成年學生賠償責任承擔困難的合理方法。
關鍵詞:學校;未成年學生;人身傷害事故;賠償責任承擔
一、學生人身傷害事故
廣義的學生傷害事故是指學生在學校范圍內因為各類因素導致的身體受到的傷害后果的事故。以空間為依據(jù)可分為校內和校外傷害事故。以時間為依據(jù)可分為學校組織教育活動、學校組織課外活動以及課余傷害事故。以主體為依據(jù)可分為自身引發(fā)的和外力導致的傷害事故。
狹義的學生傷害事故,是指學校為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具體發(fā)生的地點在學校范圍以內或者是學校范圍以外,包括在宿舍或者是參與到其他教育活動當中所發(fā)生的導致學生人身傷害后果的事故。我認為學生遭受到傷害事故時,學校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若學生受到的人身傷害事故超出了上述范圍,其責任具體由傷害人承擔。針對有效認定學生傷害事故當中存在不科學的地方,這樣對于后期雙方所需要承擔的責任無法有效確認,學生傷害事故責任認定存在模糊的情況,后期學生的相關賠償無法得到保障 。
二、學生傷害事故的法律責任認定
(一)學校責任
一直以來,學生受到人身傷害事故,不管是司法實踐層面還是在法學研究方面對這方面的認定較為宏觀。這樣的認定方法會大大降低教育工作者的管理效率,站在長遠的角度來看,則不利于學校改革的推進,同時法律的公平公正就會遭受人們的質疑。所以學生受到人身傷害的責任認定要明確,這對于學校責任認定以及后期的賠償責任的確認顯得非常必要,這逐步成為學生人身傷害事故認定的有效方法之一?,F(xiàn)在《辦法》的實施,對學校責任范圍做了明確的界定,比如:(1)在學生生活、學習的地方所涉及到的各類設施存在著安全隱患,學校提供給學生的學習用具存在不合格的地方;(2)學校的消防管理、保衛(wèi)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著安全不足的情況,相關人員對于設施設備的處理不夠合理。之后未對這些風險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頓等。
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的相關責任以外,站在學校的角度來看,只要按照相關方式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即便是學生受到人身傷害,學校無需承擔有關責任。
(二)學生及未成年學生監(jiān)護人的責任
學生以及未成年學生監(jiān)護人的責任具體是指并沒有按照法定義務管理未成年人或者是因為過失等因素,導致學生受到人身傷害,對此需要承擔的對應的責任。
如學校已履行職責,但因學生自身問題發(fā)生的自殺事件等?!掇k法》從法的角度明確規(guī)定了學生及未成年學生的監(jiān)護人在造成學生傷害事故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這有助于學生加強自我安全保護,能夠在準確了解法律法規(guī)的基礎上養(yǎng)成必要的安全意識,有利于監(jiān)護人對子女的教育更為安全,對于學校在對學生人身事故的認定前后更為合理;有利于學校教職工的權益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確保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得以有效運作。
(三)第三人責任
第三人責任是指學校及受害者學生之外的其他當事人的過錯造成學生傷害事故而承擔的責任。比如說學校為保證教育教育活動的開展,由第三方提供的教學場地等因素導致學生產(chǎn)生人身傷害事故。根據(jù)這類情況,雖然學生人身傷害已經(jīng)造成,學校與此有關,但是具體導致學生受到人身傷害的主要過錯方在于提供產(chǎn)品和服務的經(jīng)營者,具體過錯方為第三方經(jīng)營者,除此之外還包括學校組織活動出現(xiàn)過錯,具體的責任由他們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遭受傷害事故的原因在于不可抗力因素。具體涉及到地震、洪水、戰(zhàn)爭等,對于這類不可抗力導致學生受到傷害事故,學校無需承擔這方面的責任。
三、學生傷害事故的處理
(一)學生傷害事故處理的一般原則
學生在校學習當中因為各方因素導致受傷,學校要在第一時間向上級報告,并開展相關調查,同時需要根據(jù)以下的原則進行處理。
(1)依法處理原則
該原則是我國處理任何事故所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則,處理過程或者是處理時效要客觀公平,以最大程度保障當事人的相關權益。
(2)客觀公正原則
該原則具體是指能夠對事故產(chǎn)生的因素進行客觀合理分析,在學生權益得到保障的基礎上,對于學校履職能力的判定以及學生行為的認定要客觀。學校要如實承擔自身的責任,已經(jīng)受到傷害的學生要客觀,不能夸大其詞,導致學校承擔莫須有的責任。
(3)合理適當原則
根據(jù)責任事故認定的范圍,要相關方承擔對應的責任,這種索賠是客觀真實的,不能偏離事故認定的范圍,同時要根據(jù)責任方的實際能力要求賠償。
(4)及時、妥善處理原則
學生傷害已然成為事實,需要在第一時間內對受到傷害的學生進行妥善處理,進一步減少事態(tài)的嚴重性;學校要盡快開調查會議,分析本次事故產(chǎn)生的原因并制定問題解決對策。猶豫不決是導致問題持續(xù)擴大的根源,會降低學校的公信力度,削弱學校的公信力。
結論
總的來說,一旦傷害事故發(fā)生,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需要冷靜客觀地看待問題,本質客觀公正合理的原則進行處理。雙方協(xié)調出現(xiàn)問題,一方拒絕承擔責任,可直接向法院起訴。學生傷害事故的產(chǎn)生學校存在嚴重過失的,當?shù)亟逃姓块T根據(jù)相關要求對學校相關負責人進行行政處罰,并根據(jù)學生受到人身事故的具體確認要求相關人員給予經(jīng)濟上的追償。觸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參考文獻
[1]對未成年學生在校人身傷害賠償責任問題的研究[J].楊春蘭.教育探索.2009(01)
[2]未成年學生傷害事故的學校賠償責任[J].鄒敏.教育科學研究.2009(05)
[3]淺議未成年學生校園傷害案件中校方的法律責任[J].洪霞.法制與社會.2014(07)
[4]試論學校的侵權責任——未成年學生在校人身傷害事故的賠償[J].周巧凌.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01)
[5]論未成年學生在校受到傷害的學校責任[J].于恩忠.政法論叢.2003(05)
[6]我國未成年學生在校人身權利保障若干問題[J].高亦烜.教學與管理.2012(36)
作者簡介:
汪彤(1994.07—);性別:女,籍貫:黑龍江人,民族:漢族,黑龍江大學碩士在讀; 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