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慕課這一新型的教學形式逐漸普及,推動了各國高校教育的改革,慕課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結合對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彌補教材理論性過重的不足有一定意義。高校思政教學應引入慕課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改革,以期提高思政教學理論課的實效性。
關鍵詞:慕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
慕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形式,興起于2011年秋,它具有資源共享、教學方式靈活、學習時間無限制等特征。慕課適應了人們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在師生間實現(xiàn)互動,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和學生的歡迎。對于傳統(tǒng)高校教學模式來說,慕課的出現(xiàn)是一個較大的沖擊。慕課現(xiàn)已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成為教學發(fā)展的新方向,也成為教育改革的契機。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慕課與教育理論課的結合對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思路、教學效果等各方面都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但思政教育理論課與慕課的結合還處于初期階段,怎樣有效地利用慕課的特點,使之為思政教育課服務,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對思政教育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一、關于慕課的概述
1.慕課的定義
慕課的縮寫是MOOCs,是一種大規(guī)模的在線課程。近年來在線課程層出不窮,有網絡公開課、微課等。慕課與其他在線課程相比有以下幾個不同之處:第一,慕課開放的門檻較低,是向全部人開放的,觀看的人無需支付任何費用。第二,慕課的規(guī)模較大,學習者可能達到上萬人。
2.慕課的特征
慕課具有三個比較明顯的特征:首先,慕課具有開放性。開放性的含義是,人人都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觀看到慕課,慕課的分享沒有設立身份、學歷的門檻。人們可以通過慕課獲取知識,自由交流學習心得;慕課使學習實現(xiàn)了開放、自由和平等。其次,慕課具有靈活性。靈活性的意思是學習者觀看微課不受時空局限,學習者能以自己的時間安排為節(jié)奏,利用互聯(lián)網隨時學習和觀看。慕課根據(jù)學習者保持專注力的時間設計,時長一般在10分鐘左右,方便學習者的下載和儲存,也方便學習者在學習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完一個完整的知識點。此外,慕課的知識點還具有碎片化和統(tǒng)一化的特點。慕課是由相關學者提供的,既碎片化又有特定主題的知識點的集合,所有的知識點具有一定關聯(lián)性。與傳統(tǒng)教學中注重主流思想的特點相比,慕課更注重學習的拓展性和知識點的廣博度。
二、慕課對高校思政教育理論課的作用
1.使高校思政教育變更教學理念
慕課具有互動的功能,方便更多的人通過慕課進行學習、討論,因此慕課能在師生之間實現(xiàn)互動和交流,也能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思政學習并不應該是一個閉門造車或由教師單方面?zhèn)魇谥R的過程,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更能啟發(fā)學生思維,刺激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慕課具有開放性,學習者不用通過復雜的程序即可進行學習,使學習資源共享成為了可能,使授課者的權威性下降。慕課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傳授為主的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得到結果,學生則通過慕課進行獨立探索和思考,更能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
2.豐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理論課的教學形式
在以往的高校思政教育理論課中,教師普遍采取這樣的形式:全程由講師講授知識,僅余留很小一部分時間給學生總結和休息。這樣的教學形式較為枯燥,同時大部分學生對思政課不夠重視,并未事先預習,也很少會主動了解該課的背景和相關知識點。慕課可把40分鐘的教學重點集中在短短幾分鐘內,更有利于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了解關鍵知識點,方便學生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聽課,也有助于學生在課后利用慕課進行自主復習。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引用慕課的情境為學生構建生動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情境交融的氛圍。
3.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之間可以通過互相聽課、評課的方式實現(xiàn)教學交流,但這一機會甚少,教學交流往往流于形式,教師無法通過這一方式提升教學能力。慕課匯集了許多不同教學風格的教師的課程,教師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慕課風格,拓展知識面,仔細研究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教師之間也能通過慕課進行互動,吸取別人的教學經驗,對自己教學中的疏漏進行補缺,提高思政教學效果。
三、基于慕課的高校思政教育理論課的改革策略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思政教育理論課的教學工作也是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展開的。在慕課對教育環(huán)境形成沖擊的情況下,作為思政教師,應該將慕課的教學理念融入到理論課堂中,更新教學理念,并以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方式。
思政教師應注重課本外的知識的拓展,重新調整思政理論課的備課方案。在備課時,除了對課本知識深入理解,找出關鍵知識點外,還應對教材重新梳理,納入一些與課題相關的課外知識,以期能提高學生對思政課本的興趣。
思政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思考,將學生和教師放在平等的位置,構建平等融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放松心情,主動參與思政理論課的學習。
此外,思政教師還應注重課后對學生的輔導和關注,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減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使學生能自然地請教有關學習的問題,在師生間、學生之間形成討論,提高學生學習思政理論的積極性。
2.更新思政教師的教學技能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新的技術層出不窮,教學方式和教學設施也在不斷更新,作為思政教師,唯有提升教學技能,才能跟隨時代步伐,符合新時代教學的需求。
預計在今后的幾年內,慕課將大規(guī)模應用于課堂教學。高校教師需要了解視頻的制作方法,了解基本的美學原理,熟練掌握格式工廠等剪輯和制作視頻的軟件。建議思政教師加強對先進教學技能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赏ㄟ^網絡公開課、培訓班等方式學習與思政教學相關的專業(yè)課程,也可轉換身份,虛心向學生請教軟件的用法。
3.在思政教育理論課中引入慕課課程資源
現(xiàn)今課堂仍是教師向學生傳授思政理論知識的主要場所,在大多數(shù)思政理論課堂中,因為課堂的理論性較強,趣味性不高,導致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課堂氛圍較為沉悶,建議思政教師在思政教育理論課中引入慕課課程資源來提高教學效果。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可以引入不同類型、不同知識點的慕課資源。思政是一門綜合政治、歷史、文化、國內外形勢的學科,如在課堂開始,可以此為切入點,引入有關歷史背景、名人軼事等慕課課程,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調動課堂氛圍。在某節(jié)思政理論課的知識點較少的情況下,可以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濃縮到10分鐘左右的慕課中,在思政理論課上組織學生觀看慕課,快速掌握知識點,然后鼓勵學生結合教材和慕課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開展討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總結經驗。在復習階段,可以利用慕課將本學期需要記憶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如將建國后我國發(fā)生的大事制作成慕課視頻并在思政理論課上播放,使學生在觀看慕課的時候加深對歷史發(fā)展進程的印象。
4.完善慕課的評價體系
傳統(tǒng)的思政教育理論課沒有完整的評價體系,人們對某位導師授課效果的評價一般來自學生成績和導師自評,缺乏學生的評價和同行的評估,不能準確客觀地反映出教學效果。慕課是一種開放性較強的教學方式,能在授課者和學習者之間實現(xiàn)在線的交流互動,學習者對慕課的評價一目了然。建議在思政教育中參考慕課的模式構建評價體系,思政教師可將自身制作的慕課或為課程引用的慕課視頻上傳到網絡,接受觀看者的自由評價。思政教師可以從評價中了解到學生對于慕課的真實反應,了解到學生的喜好,根據(jù)建議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也可以通過其他學者、教師的評價獲取專業(yè)建議,反思自身在教學中的不足,從而提升教學水平。但同時要注意的是,由于慕課的評價體系較為公開化,部分評價由于受到觀看者本身水平的局限不具備參考價值。建議思政教學工作者在觀看評價時注意鑒別。
慕課的傳播為我國高校思政教育理論課的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思路、教學方式等方面給了高校思政教師諸多啟發(fā)。針對現(xiàn)階段思政理論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學生學習興趣度不高的情況,作為教學工作者,應引入新的教學理念,采取措施對傳統(tǒng)的思政理論課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鄧梅.慕課在高校思想理論課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施一滿.慕課(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研究[J].學術論壇,2015,38(9):177-180.
[3]汪倩倩.慕課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學改革芻議[J].高教探索,2015(7):83-86.
[4]程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及其實效性研究[D].溫州大學,2016.
[5]林秉智.慕課視域下高職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評論,2017(4):135-138.
[6]陳文旭,崔欣玉.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教學的價值與挑戰(zhàn)[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2):13-15.
作者簡介:
鄒杰婷(1986-),女,漢族,湖南益陽人,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助理館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