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騏
感動,即為感之,動之。它是一種樸素的真實,一種心靈的震顫,從未有人刻意去尋找。
窗外,冷冷的冰雨胡亂地拍,幾個豆大的雨點敲打在玻璃窗上,視線已模糊,記憶卻愈發(fā)清晰……
那年,父母因為工作調(diào)動把我一起帶到了撫州,從此我遠離了疼我愛我的爺爺奶奶,遠離了相親相愛的小伙伴。一條高速公路阻隔了我的思念,破碎了美好的童年。
父親見我時常蹲在公寓墻角發(fā)呆,總會在遠遠的地方罵上幾句:“你看看你,又發(fā)呆,你就不會到樓下找同學玩呀?”瞅著滿臉恨鐵不成鋼的父親,我不敢不從,心里卻是一百個一千個不情愿:“我要回去,我要回家去,我一刻也不想在這兒待了……”邊走邊哽咽的我再次惹惱了父親,父親生拉硬拽把我拖下樓。
那會兒,我的記憶里父親就是一個只會發(fā)脾氣的人。在他那兒,我得不到一絲安慰和疼惜,更不敢奢望他的呵護。
直到有一天,父親開始送我去學彈琴,我對他便有了全新的認識。
那一天,同樣是個寒風呼嘯的傍晚。北風在空蕩蕩的校園里舞蹈,冷冷的冰雨盡情地胡亂地拍,公寓門前的合歡樹也難逃此劫,不幸被刮倒在地。母親見天氣惡劣,勸父親今晚不必送我去學琴。父親看看窗外,遲疑了一會兒,終是堅持要送我出去。
父親打開門的剎那,一股寒氣襲來,風迅速灌進我的衣領,鉆進我的褲腿,我不禁打了個寒戰(zhàn),雙手緊緊地抱住胳膊。父親套上雨衣,跨上電動車,我隨即坐在后座,母親將雨衣的后半截套在我身上。
電動車發(fā)動,我們和往常一樣行駛在贛東大道,兩旁的商鋪雖是燈光依舊,可店門卻嚴嚴實實地關閉著。父親的車速似乎比以往慢了些許。大概幾分鐘后,我發(fā)現(xiàn)身后的雨衣越來越?jīng)?,褲腳松開了,風鉆進體內(nèi),臉上開始淌水,身上愈來愈冷。父親示意我把雨衣往后拉,果不其然,緩解不少。又過了一會兒,父親再次示意我緊貼著他,唯恐我聽不清,還重復了好幾遍:“靠近我,貼著我!”父親的聲音鏗鏘有力,不容我思量。我緊緊地,緊緊地貼著,一股暖流在我身體里流淌。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父親的背不僅寬厚,還有溫度,猶如寒冬里的一把火,燃燒了我整個胸膛。
“騏騏,還會冷嗎?把你手塞進我的外套里,快,快……”我沒有聽錯,父親的確是讓我把冰冷的手塞進他的身體。父親的話語向來都是這樣干脆,不容分說。我順從地慢慢地塞進他的身體。當冰冷的手觸及他那溫熱的肌體時,我的鼻頭一酸,心不由得一震,眼角開始濕潤……
平生第一次有了感動。那一刻,我觸到了父親堅實的后背,溫柔的情懷;那一刻,父親不再是沉默寡言,滿臉憤怒,不解風情的父親。
是的,有一種愛,雖不說出,卻常駐于心,它不需要千言萬語,卻隨時隨地都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它可以超越一切,甚至刻骨的疼痛——這便是父愛。
雨衣下的那方天地是愛的港灣,雨衣下的溫熱是愛的溫存,這份感動是一種樸素的真實,一種心靈的震撼。
評析:雨中生情,雨衣暖心。作者巧妙采擷生活片段,采用白描手法,借助環(huán)境渲染,對人物內(nèi)心進行細膩刻畫。由對父親不解甚至不滿的情緒在寒風里凍結開始,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情感一步步升溫,最后升華成內(nèi)心的感動,情感流露可謂水到渠成,于無聲處見真情。
(作者單位:江西省臨川一中高一〈10〉班 指導教師 :康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