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霞,鄒自英,劉 媛
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都屬于腸桿菌科細菌。根據(jù)2017 CLSI標準規(guī)定[1],頭孢唑啉是腸桿菌科細菌選藥A組常規(guī)報告、首選試驗的抗菌藥物,主要用于由敏感的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異變形桿菌等腸桿菌科細菌引起的非復雜性尿路感染的治療[2],判讀標準是基于每8 h 2 g的治療方案,試驗結(jié)果還被用于預測口服頭孢菌素類包括頭孢克洛、頭孢地尼、頭孢泊肟、頭孢丙烯、頭孢呋辛、頭孢氨芐和氯碳頭孢的敏感性。但當頭孢唑啉耐藥時,頭孢地尼、頭孢泊肟和頭孢呋辛需要單獨試驗,因為有的菌株可能頭孢唑啉耐藥而對這些藥物敏感[3]。
由于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檢測的頭孢唑啉敏感性結(jié)果沒有把敏感、中介和耐藥區(qū)分開,為了準確報告頭孢唑啉結(jié)果,筆者采用體外K-B法對其結(jié)果進行驗證,以期為臨床準確用藥提供依據(jù)。
1.1 標本來源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實驗室采用法國梅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檢測的320株非尿液標本中頭孢唑啉藥敏結(jié)果為敏感以及164株尿液標本中頭孢唑啉藥敏結(jié)果為耐藥的菌株。
1.2 K-B法藥敏實驗 使用K-B法對細菌的抑菌圈進行測定。選取320株非尿液標本中頭孢唑啉藥敏結(jié)果為敏感以及164株尿液標本中頭孢唑啉藥敏結(jié)果為耐藥的菌株,用比濁儀將菌液調(diào)到0.5個麥氏點,并涂布于普通MH平板上,貼頭孢唑啉藥片(北京天壇藥物生物技術(shù)公司),放置于37℃孵箱中18 h后取出,用游標卡尺測定抑菌圈直徑。測量結(jié)果依據(jù)2017年美國國家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CLSI)制定的標準,判定藥敏結(jié)果為敏感、中介、耐藥。K-B法每張紙片中心的間距≥24mm。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描述性統(tǒng)計學分析方法。
2.1 非尿液標本頭孢唑啉藥敏菌株來源分布320株非尿液標本中頭孢唑啉藥敏結(jié)果為敏感菌株主要分離自呼吸道、全血和膿液等標本(表1)。
表1 頭孢唑啉藥敏結(jié)果為敏感菌株來源分布
2.2 頭孢唑啉藥敏菌株K-B法驗證結(jié)果 在儀器檢測頭孢唑啉敏感的320株菌株中,K-B法測細菌抑菌圈直徑,92.50%為敏感,7.50%為中介,無耐藥菌株。見表2。
表2 頭孢唑啉藥敏菌株K-B法驗證結(jié)果[株(%)]
2.3 尿標本中頭孢唑啉耐藥菌株平板擴散法驗證結(jié)果 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鑒定的164株尿液標本,用K-B法檢測抑菌圈直徑全部≤14mm,結(jié)果均為耐藥,與儀器結(jié)果一致.
頭孢唑啉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皮膚組織、骨和骨關(guān)節(jié)、膽道等感染,也可用于心內(nèi)膜炎、敗血癥、咽和耳部的感染[4],屬于一代頭孢,具有血藥濃度較高及蛋白結(jié)合率高的特點[5],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推薦頭孢唑啉作為Ⅰ類切口手術(shù)常用預防抗菌藥物[6],目前在臨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按照臨床用藥規(guī)則,頭孢唑啉屬于腸桿菌科所致感染A組首選抗菌藥物,準確報告其抗菌藥物敏感性結(jié)果,對于臨床是否可以選用及如何選用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7-8]。目前微生物實驗室廣泛采用的梅里埃系列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tǒng),對頭孢唑啉最小抑菌濃度(MIC)檢測的下限值是4μg/ml。按照2017 CLSI-M 100文件的規(guī)定,當頭孢唑啉使用2 g/8 h的用藥方案,治療由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異變形桿菌所致的除外非復雜性尿路感染時,最小抑菌濃度(MIC)≤2 μg/ml判斷為敏感,MIC=4 μg/ml判斷為中介,MIC≥8 μg/m l判斷為耐藥[1]。MIC≤4 μg/ml儀器判讀為敏感的菌株中,包含敏感菌株和中介菌株,而中介菌株可能需要加大用藥劑量或增加用藥頻次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如果均按敏感報告結(jié)果,患者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療效,甚至可能使得治療失敗。當頭孢唑啉采用1 g/12 h的用藥方案,治療由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異變形桿菌所致的非復雜性尿路感染時,判斷標準是:MIC≤16μg/ml為敏感,MIC≥32μg/ml為耐藥。按照此判斷標準,MIC≤4μg/ml儀器判斷為敏感的菌株可全部報告敏感,MIC≥8μg/ml儀器判讀為耐藥的菌株可能有少部分為敏感菌株,結(jié)果報告可能限制了頭孢唑啉的使用范圍,但不會造成治療劑量不當?shù)暮蠊?/p>
目前各醫(yī)院針對頭孢唑啉的藥敏檢驗報告僅有以下兩種現(xiàn)狀。一是將頭孢唑啉濃度MIC≤4μg/ml的藥敏結(jié)果屏蔽后不報,因此,致使臨床醫(yī)生在選用抗生素類型時,很少選用頭孢唑啉。二是將所有頭孢唑啉濃度≤4μg/ml的藥敏結(jié)果判定為敏感,致使部分病例治療效果達不到預期。
頭孢唑啉作為一代頭孢類藥物在臨床應用廣泛,為更加準確地指導臨床醫(yī)生對頭孢唑啉使用,需要在使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進行腸桿菌科藥敏試驗時,同時進行頭孢唑啉K-B法檢測,儀器和手工兩種檢驗方法相互補充后,方可出具頭孢唑啉的藥敏檢驗結(jié)果,為臨床用藥提供準確依據(jù)。
【參考文獻】
[1]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Twenty-seven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S].CLSI documents,M100-S27.CLSI,2017.
[2]崔社玲.合理應用頭孢類抗生素[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0,10(5):489-491.
[3]陳堅,黃堃.2011~2013年上海119家醫(yī)院頭孢唑林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5,10(15):1328-1330.
[4]石琳,李麗,賈晶星,等.頭孢唑林治療產(chǎn)婦產(chǎn)褥期感染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7(26):1619-1621.
[5]湯穎,鐘一紅,丁小強,等.頭孢唑林封管預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guān)感染的前瞻性研究[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09,36(5):523-527.
[6]王穎.頭孢唑林與萬古霉素治療非甲氧西林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3,33(14):1167-1171.
[7]葉華英.頭孢唑啉鈉在剖宮產(chǎn)圍術(shù)期中的預防效果探討[J].海峽醫(yī)學,2016,12(28):209-210.
[8]石海梅.頭孢唑啉鈉在剖宮產(chǎn)圍術(shù)期預防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11(14):1672-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