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是一門培養(yǎng)學生審美和樹立正確形象認知的課程,更是美育和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載體。目前無論哪門課程都會在課堂教學中應用課堂提問,初中美術教學也不例外,但該門課程在課堂提問中普遍存在難以有效控制問題難易、問題效用低下以及學生思考問題時間較少等誤區(qū),以至于課堂提問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美術;課堂提問;誤區(qū);對策
課堂提問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常用的溝通交流方式,借助提問可以掌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理解程度以及診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調(diào)整教學方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初中美術課堂也是如此,然而受較多因素限制,部分美術教師在課堂提問時存在較多誤區(qū)。在新課程改革大環(huán)境下應正視課堂提問誤區(qū),真正發(fā)揮課堂提問效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 初中美術課堂提問誤區(qū)
(一) 問題難易失調(diào)
一般從事初中美術教育教師都接受過高等專業(yè)美術教育和相關專業(yè)技能訓練,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會下意識地將在學校中接受的教學模式照搬到美術課堂當中,以至于提出的問題過于專業(yè)或脫離學生實際認知,長此以往學生對美術知識只能望而卻步,影響美術教學質(zhì)量。
(二) 問題效用低下
課堂問題要和教學內(nèi)容有著聯(lián)系,更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精心設計,通過問題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錯誤地認為只要提出較多的問題就能使學生投入其中,教學效果也會更好,以至于很多教師缺乏考慮問題設計和其有效性。例如在講解美術某一基礎知識時,教師選擇拆分概念講解,只提問概念中的字詞且喜歡反問學生“對不對”、“好不好”等假問句,而學生則應付式回答,可以說這種提問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實際能力和學習興趣,無法發(fā)揮問題作用。
(三) 學生思考較少
部分美術教師受課程時間影響而選擇將更多時間留給美術基礎知識講述,以至于在提出問題時過于追求快節(jié)奏,常見即拋出一個問題后自己很快給出答案,沒有給予學生思考和討論問題的時間,這種注重提問形式,忽視學生思考的提問方式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二、 改善初中美術課堂提問對策
(一) 精心設計課堂問題,把握問題難度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問題是改變初中美術教學課堂提問現(xiàn)狀的關鍵,所謂精心設計問題即科學把握提問時機和問題難易程度,尤其問題難易更是重中之重。如果教師提出問題較難,那么學生必然會感到茫然無措,降低學生興趣,反之,問題太過簡單則會讓學生產(chǎn)生無趣心理。美術教師可以將根據(jù)順序?qū)栴}劃分為多個關聯(lián)緊密和層次分明的小問題,之后在適合的時機依次提出問題,此時學生的思維就會沿著教師問題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突破問題重點和難點,從而保證借助問題鍛煉學生能力和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目的。
(二) 立足學生現(xiàn)實生活,活躍學生思維
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時期,美術教學內(nèi)容不同于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過于沉悶,課堂氣氛輕松有趣,美術教師就可結合此課堂特征提出有效性、趣味性和針對性問題。首先美術教師應充分了解美術教學大綱精神,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知識線索等準確切入教學內(nèi)容,由此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其次美術教師根據(jù)學生現(xiàn)實生活和實際認知水平等提出問題,調(diào)動學生參與美術教學的積極性。以《單色版畫》一課為例,教師就可借助校園或班級的版畫作為問題切入點,使提問問題具有一定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活躍學生思維和深化教學深度。
(三) 結合多種資源,創(chuàng)新美術課堂教學方式
首先,教師可將課本內(nèi)容和網(wǎng)絡資源相結合,應用視頻、動畫、網(wǎng)頁等資源彌補教材篇幅的不足,加強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例如某教師在講解教材中的藝術作品《向日葵》時,先結合百度百科為學生全面地講解了創(chuàng)作者梵高的生平和《星空》等其他代表性的藝術作品,后為學生放映了動畫短片《至愛梵高》,使得學生進一步直觀、強烈地感受梵高的畫作之美。
其次,為了強化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教師還可與之俱進,將美術教學與時下熱門的社會事件相結合。
(四) 組織多種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美術學習氛圍
首先,藝術與自然是分不開的,采風是藝術家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鍛煉創(chuàng)作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美術教師應定期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置身于鄉(xiāng)村、公園、景區(qū)等自然化的環(huán)境之中,進行采風和寫生。在這一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的審美視角和參照物不同,往往能創(chuàng)造出獨具特色的美術作品,繼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
其次,教師還可在課堂上組織開放性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構建出自由、愉悅的美術學習氛圍。例如某初中教師結合當下流行的“表情包”元素,設計了特色的教學活動,要求學生將世界名畫和表情包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出新的美術作品?;顒又黝}一出,學生便積極投身到繪畫當中,向教師交出了“機器貓式吶喊”、“憤怒的斗牛士”等由世界名畫改編的新作品。
(五) 從多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感悟和鑒賞美術作品
作品鑒賞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對學生審美能力和美術常識儲備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出發(fā),帶領學生全面地賞析藝術作品。以《蒙娜麗莎》的鑒賞教學為例:在上課前,教師為學生布置出作業(yè),要求學生通過網(wǎng)絡搜索、書籍查閱等形式了解《蒙娜麗莎》的歷史背景、作者生平、人物原型等,以便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在上課時,教師向?qū)W生展示出《帶胡須的蒙娜麗莎》《蒙娜麗莎·達利》等歷代畫家的改編作品,并帶領學生進行對比分析,繼而了解各個畫家的藝術特點和畫風特色。
三、 總結
總而言之,將初中美術教學基于新課程標準進行優(yōu)化改良,是推廣素質(zhì)教育、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要途徑。分析可知,作為承上啟下的重要學習階段,初中對學生日后世界觀、審美觀等素質(zhì)的塑造具有重要導向作用。教師在此時結合網(wǎng)頁、動畫等網(wǎng)絡資源以及自然寫生、主題繪畫等教學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美術素質(zhì)水平,有效地提高了美術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最后,希望本文對初中美術教學日后的發(fā)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永麗.試論當前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美術教學要點[J].新課程(中學),2015,(07):59.
[2]邱長華.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對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新課程(下),2017,(02):48.
作者簡介:
曾清君,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南部縣大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