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摘 要:本文以西北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田徑隊為例,著重研究高中田徑學生運動員學訓關系,通過對我校田徑隊員學訓關系現(xiàn)狀及其成因分析,提出了相應優(yōu)化策略。
關鍵詞:高中;田徑;學生運動員;學訓關系;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2-0071-02
我校田徑隊于1992年組建,并多次參加國家、省、市、區(qū)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及田徑錦標賽,成績顯著,為高等院校高水平運動隊輸送了大批體育后備人才。討論如何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全面發(fā)展的學生運動員,絕對不能回避學訓矛盾這一現(xiàn)實問題,經(jīng)過多年摸索,我校走出了一條運動人才培養(yǎng)的可行之路。
一、田徑隊學訓現(xiàn)狀分析
1.田徑隊文化學習現(xiàn)狀分析
西北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田徑隊隊員主要來自于體育特招生,有許多未達到中考普高線(每年普高線560分左右),而一般學生成績680分以上左右,因此田徑隊的學生運動員入學前的文化成績較低,跟我校高中正常錄取學生相比文化基礎明顯薄弱。
2.田徑隊訓練現(xiàn)狀分析
(1)訓練計劃
教練員科學的、系統(tǒng)的制定訓練計劃是田徑隊能夠發(fā)展的必要條件。田徑隊每年都制定了年度、季度、周期的訓練計劃,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訓練。雖然田徑隊的訓練計劃相對比較科學系統(tǒng),但是由于運動員較多、年級上的差異性,訓練計劃不能具體到每個人,在針對性和管理力度上都有所欠缺,最終極易導致訓練效果相對不太理想。
(2)訓練時間和強度
訓練時間和強度是保證運動成績的必要條件,它又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訓練過程,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茖W訓練每周一般在3次以上和訓練時間1~2小時是保證課余訓練質量的重要前提。我校田徑隊每周訓練時間一、三、五17:00~19:00,星期日16:00~18:00,共訓練4次。所以在訓練時間和次數(shù)上還是比較科學的,對于以考學為目的的高中學生運動員而言,課余訓練時間的安排還是比較科學的,理論上使學訓關系的良好構建成為可能。
二、學訓矛盾的主要因素分析
1.時間安排的沖突
田徑隊訓練時間是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七節(jié)課后開始,訓練時間在2小時左右,而學校高中年級第八節(jié)、第九節(jié)課程表上多數(shù)都安排了主課教學,學生運動員因為訓練就無法參加這些課的學習。而學校又沒有針對運動員進行輔導補課,對基礎本來就比較薄弱的學生運動員來說,學業(yè)成績所受的影響就更加明顯。
2.基礎差異和精力分配的沖突
學生運動員與普通學生在文化學習基礎上的差距很大,也進一步體現(xiàn)在學習能力與學習狀態(tài)上的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上課聽不懂,學習自信心不足;死記硬背,找不到有效學習方法;自學能力低,查漏補缺能力差。同時,由于訓練花去較多時間和精力,學生運動員做好預習、復習等功課幾乎不可能,這就更加重了上課聽不懂的程度,逐漸惡性循環(huán);精力和體力的較大支出,使學習和訓練的投入提升上存在進一步的相互干擾。
3.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及學習環(huán)境的沖突
學校對于田徑隊學生的管理沒有制定專門的管理規(guī)章制度,學校沒有結合田徑隊學生實際情況,研究制定相關田徑隊的管理制度,沒有充分保證課余訓練和文化課學習的有效契合,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和訓練的實效性。同時由于社會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學校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文輕武”之風,所以學生運動員容易得不到教師、同學的重視和尊重,缺乏榮譽感和進取心。
三、優(yōu)化學訓關系策略
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而要把有限的精力合理分配到有限的時間里去,需要學校、體育教師、文化課教師和學生運動員共同努力,處理好運動訓練和文化學習的關系。
1.提高訓練的高效性
科學、系統(tǒng)地制定訓練計劃是學生運動員能夠快速成長的必要保障。教練員應根據(jù)本學年的訓練計劃,制定出詳細的周期訓練計劃,以及課時訓練計劃和分層訓練計劃,科學地、因人而異地安排訓練內(nèi)容、量和強度;結合不同項目、不同性別精心設計訓練內(nèi)容及運動負荷,探索最佳練習手段,提高訓練課的實效性。
2.合理安排輔導時間
針對田徑隊學訓時間沖突安排,在不影響學校大局的前提下,學校統(tǒng)籌安排文化課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情況因材施教,合理安排學生集體或個別輔導、補習。例如在比賽周期過后,教師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對個別學生運動員進行一對一輔導;在早讀課,安排40分鐘的英語聽力練習,周二、周四下午第八、第九節(jié)學考科目補習;自習安排語、數(shù)、英科目等集中補習;周六、周日學考科目補習。同時,學校為學生和教師做好了后勤工作,如調課時提供各科教師及場地為田徑隊學生運動員進行補習等。逐漸培養(yǎng)學生運動員養(yǎng)成根據(jù)自身情況有計劃、有目的地自習、復習的好習慣,并取得家長支持,隨時跟蹤監(jiān)督,創(chuàng)造良好學訓環(huán)境。
3.制定量化管理制度
學校制定學業(yè)標準與參訓、參賽資格掛鉤的措施管理制度,量化管理細則。首先每個學生開學時都有一個基礎分,如果分數(shù)扣光就得退學。而扣分的范圍包括衛(wèi)生、紀律、言行、精神面貌等方方面面,對學生運動員進行全方位的培養(yǎng)。同時,指定自學時間和自學地點,并配齊配全管理教師,與班主任及主課老師無縫對接,實行立體監(jiān)督指導。
4.營造良好環(huán)境
良好的學訓環(huán)境是從外在角度緩解學訓矛盾的關鍵,而這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大環(huán)境上。隨著國家進一步重視青少年的體質健康,學校體育工作越來越受到各級領導的重視,保障體制越來越完善。同時,通過體育團隊自身的不懈努力,田徑隊多次比賽獲得佳績,體育部領導和教練員與學校領導不斷溝通、取得共識。在學校領導支持下,不斷完善了學校體育評估細則,明確了田徑運動員課外運動訓練的目的、任務,建立了一套適合本學校田徑隊的考核辦法,實現(xiàn)了規(guī)范化、精細化管理,嚴格規(guī)定訓練時間和次數(shù),加強田徑運動員的學習管理。大力在學校官網(wǎng)及校園內(nèi)宣傳田徑隊學生運動員取得的成績,并相應設立體育獎勵金,進行表彰,逐漸取得其他學科教師和同學的理解和尊重,大大提高了田徑隊學生運動員的榮譽感和學習動力。
5.注重身心健康教育
在“以人為本”的培養(yǎng)理念下,我校格外重視學生運動員的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因為學訓矛盾的產(chǎn)生,最根本的還是源自高中田徑學生運動員的身心反應。所以,學校在合理安排學生運動員訓練與學習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運動員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維護。一方面科學制定學習與訓練計劃,又對運動員的學習方法、營養(yǎng)、休息、按摩恢復等相關方面知識進行傳授,使學生運動員學訓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學校還配備專門針對田徑學生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教師,從專業(yè)的角度對運動員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進行有的放矢、有理有據(jù)的引導,使學生運動員更客觀地分析自己、明確努力方向,挖掘潛力,加強自我建設,尋找提升原動力。
參考文獻:
[1]劉靄峰.青少年田徑運動員科學化訓練探索[J].青春歲月,2017(7).
[2]牛強.運動訓練與文化學習矛盾的成因與對策[J].黑河教育,2007(1).
[3]余利斌.中學體育運動隊訓練與學習的互動關系[J].體育師友,2006(4).
[4]張輝.中小學運動員課外訓練與文化學習的矛盾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7(11).
(陜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 71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