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鵬
因為工作上的失誤,阿童被人痛罵了一頓。
我猜她不好受,于是深夜十二點多的時候,偷偷私聊了她:“對方說話比較直,你別往心里去。這次的影響不大,別難過了?!?/p>
可能是在洗澡,她到次日凌晨一點多才回復我,內容卻有些突然:“比起這個,你可不可以教教我,父母吵架離婚,高三弟弟想休學,我該怎么辦?”
我愣了十幾秒,還沒想好怎么回復時,她突然撤回了這句話,換成另一句:“我沒事了,你也別往心里去,晚安喲?!焙竺娓粋€賣萌的表情。
她大概以為我睡著了沒看到吧。
突然想起我曾經喜歡的一個女生。她很喜歡玩“撤回”的游戲。
我去洗澡或者睡著的時候,她會發(fā)好幾條消息給我,然后又很果斷地撤回。而無論事后我怎樣問她,她都會很調皮地說:“撤回的消息,是不能再說第二次的?!?/p>
我只能無奈地搖搖頭,但我真的很想知道她到底說了些什么。所以某天深夜我假裝自己睡著了,偷偷盯著手機。
她發(fā)來一句:“你是豬嗎!天天比我早睡,不陪我多聊幾句?!边@句話在屏幕上存在了不到十秒,卻讓我開心了很久。
但這個有些調皮而溫馨的撤回游戲只持續(xù)了兩個多月,某一天她突然發(fā)了條微信說:“我脫單啦?!?/p>
不知道是因為腦袋短路,還是希望她能再次撤回,沉默了十幾秒以后,我才回復說:“那,恭喜啊。”
人的情緒很容易在睡不著的深夜爆炸。那天凌晨兩點多的時候我突然從床上彈起來,編輯了好長好長一段話發(fā)給她,諸如“我很難過,我很喜歡她,我不希望她和別人在一起”之類,是很認真的傻話。
發(fā)出去十多秒,我突然有些慌張。不到一分鐘,我按下了“撤回”。
是啊,那些都是我很想很想說給她聽的話,可一股腦的情緒過后,我很快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在別人脫單以后還說這種話。
后來,她跑過來問我昨晚撤回了什么。我學著她說:“撤回的消息,是不能說第二次的?!?/p>
那一刻我有些失落又有些慶幸:那些話她真的沒有看到。
現(xiàn)在想想,阿童當時把那些話說出來,一定也像我一樣,有那么十幾秒,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
只是她和我一樣,很快打消這個念頭,選擇了“撤回”。
因為我們都害怕某些“越界”的話、某些“越界”的情緒,會成為對方的壓力。慢慢的我們都會養(yǎng)成一個習慣——自己偷偷撫平自己的情緒。
被“撤回”才是那份情緒最恰當?shù)臍w宿。而“沒看到”,則是最好的回應。
我們依然會情緒化,依然會偷偷想念,依然會回頭看。只是比起小孩子,我們懂得用各種方式去撫平這些痕跡。比如撤回的真心話,比如刪掉的簽名檔,比如難受時的那句“我沒事了”。
摘自《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