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樹勇
【摘 要】 要想讓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可以高效進行,首先要在示范中讓學生養(yǎng)成實驗習慣,從而讓實驗更有序;其次要做好實驗預案,節(jié)約實驗時間,讓實驗更高效;再次要讓學生在游戲中激活實驗興趣,讓學生在實驗中享受快樂。
【關(guān)鍵詞】 習慣;預案;游戲
小學科學教學主要是以實驗為主,所以也一直成為學生樂于學習的科目。但是就目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來看,許多學生雖然樂于走進科學實驗,但是一調(diào)查,大部分都是因為語文數(shù)學教學任務太大了,想通過玩實驗來調(diào)節(jié)一下自己的心情。同時,又由于學生實驗技能差造成他們不想也不敢去實驗。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蘇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火山和地震》一課的教學,來談一談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探究教學的有效性。
一、在示范中養(yǎng)成實驗習慣——讓實驗更有序
俗話說:“良好習慣是通向成功的橋梁。”對于小學科學實驗來講,更應該如此,因為小學生對于科學實驗的操作,還沒有意識到規(guī)范操作的意義所在,甚至連實驗中會存在哪些危險也都不知道,所以,如果我們不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他們的實驗效果會大打折扣不說,甚至還會產(chǎn)生危險。因此,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可以讓科學實驗更有序。
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實驗習慣,首先要從學生走進實驗室或者教室開始,讓學生能夠自覺排好隊,能夠安靜地坐在實驗桌子前。這樣做就是想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意識,那就是實驗是一個非常嚴謹?shù)氖虑?,來不得半點隨意與馬虎。然后,對于實驗器材的操作,都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操作習慣。這樣,學生在操作時才不會有錯誤的動作,才不會給科學實驗結(jié)果的獲取帶來不必要的阻礙。在學生實驗之后,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整理實驗材料的習慣。
比如,在教學這一課時,有一個火山噴發(fā)的模擬實驗。在這個實驗里,需要用到土豆或黏土,酒精燈,番茄醬等。如果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就有可能把番茄醬弄得滿桌子,甚至會因為不知道如何去點燃酒精燈而發(fā)生危險。而在關(guān)閉酒精燈時,如果像平時吹滅蠟燭那樣,就會產(chǎn)生危險。同時,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在實驗過程中互助以及各司其職的習慣,不能讓科學實驗成為操作能力強,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的舞臺,而要成為所有學生的練兵場。只有這樣,才能讓所有學生在科學實驗過程中發(fā)展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
二、在預案中節(jié)約實驗時間——讓實驗更高效
在新課標精神的指引下,課堂上是否會有學生的生成已經(jīng)成為衡量一節(jié)課好與孬的重要標準。所以,目前的許多老師在教學時,往往不給學生劃定一個框框,而是讓學生任意而為之,其目的就是想讓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思維進行學習,從而促進學生的生成。甚至會有的老師認為,如果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預設(shè)去學習,就不會有生成了。其實不然,我們的預設(shè)與學生的生成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所有課堂教學都是需要預設(shè)的,如果沒有預設(shè),那么課堂教學就會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tài)。特別是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學生的自制能力比較弱,實驗的技能低,如果我們不能給學生預設(shè)一個好的實驗步驟,那么學生在實驗時就會有很大的隨意性,這樣對探究正確的實驗結(jié)果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直接影響科學實驗效果。所以,在安排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時,我們就要精心設(shè)計預案,讓學生在實驗時嚴格按照預案進行科學實驗,并能夠真實地把實驗數(shù)據(jù)給寫下來,為結(jié)論的推理準備充足的材料,保證實驗結(jié)果的正確性。
比如,在教學這一課時,教材中安排了一個小實驗,就是模擬地震發(fā)生時,判斷地震的中心和強弱的實驗。這一實驗的操作就是讓學生準備一個紙箱,在紙箱的上面畫上街道,并用木塊在不同地方壘成一些樓房,然后讓學生把手伸進紙箱里,去敲擊紙箱,讓樓房倒塌,看看哪兒的樓房倒塌比較嚴重。如果我們不做好預案,那么這個實驗就具有很強的隨意性,最終會得不到科學的實驗數(shù)據(jù)。所以,在做這個實驗時,我首先做了一個預案。因為估計有的學生會亂敲一氣,有的會敲拐角處,這樣實驗的效果就不會理想,所以在做預案時,我要求學生敲擊的是紙箱最中間部位,然后看看上面樓房倒塌現(xiàn)象,從而讓學生明白,距離震中心的樓房倒塌最嚴重,而越遠的地方,倒塌得就越輕,從而讓學生理解了地震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我們不做預案,隨便學生敲,就會出現(xiàn)各種實驗結(jié)果,不僅浪費實驗時間,還降低實驗效果。
三、在游戲中激活實驗興趣——讓實驗更快樂
科學實驗是嚴謹?shù)?,也是科學的,所以很少有老師把游戲帶進科學實驗。他們總認為游戲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設(shè)置的,是學生用肢體語言進行的活動,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更好的探索,而實驗的每一個步驟都是非常嚴格的,來不得半點馬虎,所以科學實驗課上是不可以帶著學生邊實驗邊游戲的。其實不然。小學生受年齡特征的影響,他們就喜歡游戲,平時只要一聽到要做游戲,學生就會高興得不得了。所以,在科學實驗課中,我們也可以適當引入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探索科學現(xiàn)象、明白科學道理,讓學生在快樂的實驗中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
比如在教學這一課中,有這樣一個內(nèi)容,那就是“當?shù)卣鸢l(fā)生時,你知道怎么保護自己嗎?”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組織學生來做一個“地震逃生”游戲,就是在沒有告知應該如何做的情況下,對學生說“地震來了”,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理解,來表演地震來了之后自己的行為。結(jié)果,有的學生快速向教室外跑,有的迅速轉(zhuǎn)移到墻角,還有的蹲在課桌下面,各種行為都有。這時候,我再讓學生來交流各種逃生方法,說一說哪一種逃生方法是有效的,哪些逃生方法不可取,并說出為什么。這樣,學生就在游戲中掌握了地震來臨時的逃生方法。整個游戲過程學生是沒有壓力的,是快樂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也是最能夠讓學生掌握所學的。而如果我們以告訴的方式來講地震來臨時應該怎么做,這種被動的給予式的教學,很難在學生的腦海中立足扎根,效果也是不會明顯的。
總之,科學實驗教學,首先要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并能夠嚴格按照預案來操作,還可以把游戲融入到科學實驗中。這樣,我們的科學實驗效果才會突顯出來,才能更好促進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丁邦平.小學科學有效教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05.
[2]袁優(yōu)紅.小學科學有效性教學策略探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08.
[3]張素先.魅力科學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09.